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九章:玄越(1/2)

青蒲捧了杯君山银针上来,锦朝亲自接过放在他手边,斟酌了片刻道:“三爷如今在妾身这里常住,身边要不要添个伺候的人?

如今妾身伺候不方便,也不知道几位姨娘您怎么打算……”

陈彦允用茶盖轻轻撇去浮沫,低头喝了口茶。

他什么都没说,表情都没变,锦朝却觉得心里紧绷起来。

如前世一般,她还是摸不清这个人在想什么。

她本来觉得,知道陈彦允不会害她就够了,但是两人是要相处一生的,自然也该心意相通。

陈三爷这样强势的人是习惯了掌控,习惯拿行动来说话的。

若不是必要,也不会做过多的解释,觉得自己做了别人就会看。

顾锦朝心里苦笑,她自己又何不是有自己的心思,未完全向他袒露呢。

她应该还是有些防备吧,不敢交心而已。

“这话……是你想的?”

陈三爷看也没看她,淡淡地问了句。

锦朝就回答到:“上午三位姨娘来请安,王妈妈提了一句,余姨娘似乎还没有伺候过您。”

陈三爷点点头:“江氏的陪嫁婆子,如今在管你房里的事吗?

你的陪嫁婆子呢?”

他为什么问起这个?

顾锦朝有点拿不准,要是可以,她也不想用王妈妈,但王妈妈是江氏的陪房,也是陈老夫人亲自吩咐过给她用的。

她要是立刻夺了王妈妈管事的权力,难免会让人垢语。

何况王妈妈对江氏的陪嫁十分了解,换个人来反而会摸不着头脑了。

“妾身还有个陪嫁的婆子,只是帮着妾身管嫁妆,府里的事务还没有完全熟悉。”

顾锦朝说的是佟妈妈,佟妈妈如今在帮她管田庄的事,正是要收玉蜀黍和花生的时候,她忙得不可开交。

府中的事务也一直没有上手。

安排各房日常嚼用的事是她亲自管,有时候管不过来,王妈妈就要协助她,就常往她这儿走动。

陈三爷点头说:“既然你陪嫁的婆子还不熟家中的事,我再让母亲给你安排一个吧。”

那通房的事怎么办?

顾锦朝看着他平和从容的眉眼,心里不自觉酸涩。

她突然想起前世的一件事。

陈三爷迁居前院之后,两人也不常见着。

陈老夫人说了她两句,以为是两人不和睦。

顾锦朝回来就挑了两个自己陪嫁的漂亮丫头送过去,她甚至没再过问后来的事。

后来那两个丫头怎么样了…… 前世她就十分狠得下心,因为心里无所谓。

陈彦允开始吃饭。

碗箸之间听不到多余的声音。

顾锦朝站在他身边越来越觉得僵硬,这样僵持着不是办法,等丫头再端菜进来的时候,她拿了一副筷子,亲自给他布菜。

陈彦允也没有说什么,等吃完了饭,吩咐丫头把菜都撤下去,关上了门。

他站起身看着顾锦朝,表情平静无波。

过了会儿才叹了口气:“顾锦朝。

你总是让我生气。”

她怎么让他生气了……这事本就不该她来拿主意。

每次她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就是这样无辜又沉默的表情。

陈彦允伸出手捏住她的脸,逼迫她抬头看着自己:“要是我说我要个通房,你是不是明日就把人给我找好了。

或者等我回来。

已经把余姨娘送到我床上了?”

他的语气很是平静,目光却十分犀利。

顾锦朝不敢直视这双眼,低声道:“您要是说了,我就做。”

“那你心里愿意吗?”

她愿不愿意……要紧吗?

顾锦朝不说话。

过了片刻。

陈三爷放开她,语气很淡漠:“今天在内阁拟了一上午的折子,我也累了。

先歇息吧。”

他起身径直去了净房。

顾锦朝感觉到陈三爷对此事很不高兴。

她默默的反思自己哪句话没说对。

想了一会儿觉得都没有问题,要真是哪里错了,就是她表现得太大度了。

她这样得态度,会让陈三爷不高兴吗?

但凡男子,不该都喜欢自己的妻子大度些,不理会自己一些眠花宿柳的事吗?

顾锦朝过了会儿叫了采芙进来伺候她梳洗,拆了头饰梳了小攥,换了件碧色素缎的褙子。

用茉莉花汁泡水洗了脸,再抹了香膏,她躺到床上去。

陈三爷自然不是一般的男子,他要是重女色,身边围绕的莺莺燕燕还会少吗。

凭他如今的身份地位,想要什么侍妾没有。

也许她真是错了,顾锦朝闭上眼觉得睡意渐浓…… 陈三爷从净房里出来,揭了薄衾躺在她身边。

顾锦朝立刻清醒了,她闭着眼睛听了好久,直到听到陈三爷平稳的呼吸传来,才侧过头看他。

朝堂里的事太累,他应该真是睡着了。

他睡着了,顾锦朝反而胆子大了。

她支起手肘看了他一会儿,浓而弯的眉毛,直挺的鼻梁,俊朗而儒雅的轮廓。

她复躺回去,心事重重。

第二日去给陈老夫人请安的时候,陈老夫人就叫了一个婆子过来给她看。

“老三今晨走的时候特地说过,让我多拨一个婆子给你使唤。

这是孙妈妈,原是在针线局做事的婆子,她的儿子就在保定的田庄里做庄头,在陈家伺候了十多年。”

陈老夫人跟她说。

孙妈妈穿了件深蓝色的棉布褙子,头上戴了一只素银簪子,样子很是朴素。

笑着向她屈身行礼,“奴婢孙氏,向三夫人请安。”

锦朝谢过陈老夫人,“难得您这么快找了人出来。”

不知道陈三爷有没有把情况说清楚,顾锦朝又说:“我陪嫁的婆子正忙着田庄上的事,府里面仅是王妈妈顾不太过来,母亲费心了。”

陈老夫人笑道:“是我考虑不周而已,你二嫂那里也是有三个管事婆子的。

有时候到了春秋对账,忙不过来,还要到我这里来借人使唤。”

一会儿二房过来请安,沈氏抱了四岁大的长孙献哥儿、庄氏牵着三岁的筝哥儿过来,两个孩子都嫩生嫩气地喊陈曦和陈昭四姑姑、五姑姑。

沈氏和庄氏把两个孩子放在罗汉床上,剥炕桌盘中的糖炒栗子喂孩子吃。

孙氏看着两位嫂嫂的孩子。

不由得摸着自己的肚子笑道:“也不知能不能再给祖母添个曾孙……”

陈老夫人看着孩子玩乐,笑得很慈祥:“我倒是希望你再添个曾孙女,给献哥儿、筝哥儿添堂妹。”

献哥儿要懂事一些,闻言睁大眼睛道:“献哥儿要妹妹!”

秦氏就笑道:“那母亲说不定能偿愿呢,宜香肚子圆圆的。”

她倒是无所谓孙氏生男生女,反正她已经有两个孙子了,在陈家的地位无比稳固。

想想反倒是觉得孙氏生女好,免得她张狂了。

孙氏自然高兴不起来,手里端的牛乳炖鸽汤滋味也不好了。

却转而笑着和顾锦朝说话:“说不定三婶今年就要给祖母添个孙女呢……”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