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刮目相看(2/2)
“但我还是觉得有些奇怪。
据我了解……作为异域第一教派的明教,向来禁止教众参与军政之事。
怎么这回却一反赵态了……”
她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的说:“凡事皆有可能,人是会变的,规矩也是会变得嘛。
再说,现在也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明教的人确实参与了此事啊。”
他点点头表示赞同:“你说的对,乱猜无意义。
真相如何,迟早会知道的。”
这是潘竹青首次参与军事活动,由于算是个标准的门外汉,他从头至尾都表现的十分低调。
这也是他比一般人精明之处。
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甘于将锋芒遮掩的一丝不漏。
但这并不代表他心不在焉,相反的,他把所有注意力全都放在听和学上,任何人说的话,提的意见,他都会放在心上默默琢磨一番。
最后根据赵雄和曹瑞的抉择,去粕存精,存放在自己脑子里。
会议的主心骨虽是赵雄和曹瑞,但与会将领们对于此次的御敌计划各有各的想法。
以杨尽义杨尽忠为首的一部分将领,主张将大部分军力调集在玉门关玉池店附近安营,就算不能吓退辽军,也能在第一时间布阵迎敌。
但是以潘恶少,何勇为首的一部分将领,却坚持各自坚守城池,直到确认敌方最终以何处为战场时再集中兵力也不为迟。
双方各自都有各自的合理说法,僵持不下,始终没个定论。
就连赵雄与曹瑞也持相反的意见。
赵雄倾向于杨尽义的建议,曹瑞则认为潘恶少的想法更为稳妥。
一直从上午争论到晚上,始终不声不响的潘竹青倒是终于开口说了他在场后的第一句,也是唯一一句话:“其实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可拿主意的总该是三军统帅不是么?”
这无异于背后一刀,捅在本就紧张兮兮的方知文屁股上,让他倒抽一口凉气,瞬间成为了所有人目光的焦点。
这时,大部分人才反应过来,这个三军统帅,今时今日也忒没存在感了。
潘竹青这么做,并非是要揭穿方知文的身份。
他知道在座有很多方知文的捉刀手,比如赵雄,何勇,潘景元……各个都有能力替他把这局面圆回去。
但他觉得,总不能让赵长垣与方知文就这么舒舒服服的瞒天过海,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而且,方知文此刻出的任何洋相和纰漏,实际上都只会应在赵长垣身上。
就在赵雄,潘景元与何勇各自在脑中迅速搜索可以拿来化解这尴尬局面的说辞时,神经快要崩断的方知文说了一句让这三个人无语凝噎的话:“我……能不能……先去趟茅房……”
不知内情的人被他这句话,和他说话的口气逗乐了。
心里都在琢磨,这赵长垣到底是个毛没长齐的小屁孩子,平日里耀武扬威也就罢了,他老爹一在场,吓得连说话都不利索了。
到底不是个能挑大龚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