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坐立难安(2/2)
所以他与葛小青丝毫不犹豫,目标清晰一对一的粘着敌方照死里楸。
葛小青盯着耶律芪的骑兵打,赵长垣则与韩彰血战在瓦桥关下。
韩彰的枪兵攻击力高,但防御力低下。
赵长垣的“铁壁”
军团,速度慢,没什么杀伤力。
赵长垣与韩彰都知道,让这群人互相打来打去,完全是拖延时间,浪费精力。
最好的解决方法便是将帅之间摆开阵营鸣锣决斗。
韩彰虽然年纪不算老,三十多岁,却也是辽国的老将了。
十五岁便骑在马背上驰骋疆场,论功夫,论战法,丝毫不会比赵长垣逊色。
但他有个很致命的缺点,便是傲慢轻敌。
所谓骄兵必败,这句兵家古话绝对是血与泪堆砌的经验之谈。
他见赵长垣年纪轻轻,细皮嫩肉,眼神呆滞。
这“眼神呆滞”
是他韩彰的主观臆断,实际上人家只是故意装傻卖萌而已。
果然,在双方战士们嘈杂的鼓动声中,韩彰偶巴的长枪很快便被赵大白兔缴在手中,他情急之下,一脚踢飞了赵大白兔手中的刀。
好在他早已听说赵长垣向来只使一手长刀,不像自己十八班兵器样样使过,不由的松了口气。
眼见大白兔想要下马捡刀,他也伺机抢先一步翻身跃上前夺刀,闪神之间便被大白兔跳回到身后一个回马枪刺穿了胸口。
人家大白兔子只是觉得自己那杆长刀最好看,才会最赵用而已…… 将领一死,军队自然溃散开来。
赵长垣并不是那种动不动就要来个大屠杀的狂霸酷拽之辈。
兵法上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他自知没有大军事家孙武那样“不战而屈人之兵”
的能耐,但还是希望,将不必要的死伤降到最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