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45、第一百四十四章(2/3)

按照李玉昌的说法,顾九思最后去了城郊,现下王家还没反应,应该就是还没抓到人。

既然进了城郊还没抓到人,顾九思必然已经跑远了。

他不会扔下她不管,跑了之后,无论如何他也会去一次码头,按着这个路线和时间来算,他应当是不会入城。

那么如今他肯定就没困在城里了。

如今司州没有动静,荥阳却这么大手笔用一场□□来了结他们的性命,那顾九思去司州调兵的消息,十有八九是落在了王家的手里,司州如今必然有王家的人在,顾九思如果自己去,那就是自投罗网,以他的聪明,如今必然不会单枪匹马去司州了。

那剩下最可能的方法,就是去东都搬救兵。

他星夜疾行,到东都也要两三日,到东都之后,应当是会带一个使唤得动人的靠山来司州,从司州调兵,又是三四日。

所以她得在这城中,至少坚持七日,这样顾九思才能领着人来救她。

而且,哪怕真的等到七日后,他带兵过来,把王家逼急了,她或许就会成为荥阳的挡箭牌,或者陪葬品。

她想到这些,心里就有些难受,印红在旁边给她铺着床,铺好了之后,柳玉茹同她道:“我先歇一会儿。”

“我给您去小厨房弄些粥来。”

柳玉茹点点头,印红便走了出去,等她走出去后,她脱了鞋,坐在床上,放下帘子,整个床顿时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她坐在里面,抱着自己,将脸埋进了膝盖。

其实洛子商说得没错。

她镇定不过是因为此刻不能慌乱,这样的境遇,谁都怕,她若乱了,这近三百个人,那就真的成了一片散沙。

她得坚信所有人能活下来,也必须如此相信。

*** *** 荥阳城的城门一关,顾九思在外听到钟声,他便意识到了。

他站在码头边上,过了片刻,听到船上人道:“大人,船要走了,您要跟我们走吗?”

顾九思抬起头来,船上人补了一句:“柳老板本就是让我们等着您的。”

听到这话,顾九思心里有一阵锐利的疼。

他深吸一口气,终于道:“你们都是柳通商行的人?”

“对。”

说话那人道,“我是荥阳这边的掌柜,我叫徐峰,您以前见过。”

“我记得。”

顾九思点点头,他想了想,终于道:“我这里需要些钱和人手,你留些银两给我,要是愿意留下的,你们留一些人,不愿意留下的,就按照玉茹的吩咐离开吧。”

徐峰得了话,应了一声,随后便将人聚起来,清点了愿意留下来的人,又拿了银子交给了顾九思,随后道:“大人,因为小的此行负责看管货物,便不能留下陪同大人了,小的长子徐罗,今年虽只有十七岁,但学了些武艺,人也灵巧,愿留在大人身边,供大人驱使。”

顾九思表示感谢,而后便让徐罗点了人,随着他离开了去。

他不能在码头待太久,王树生是一定会让人来码头搜人,只是早晚而已,他得赶紧离开。

顾九思领着徐罗朝着周边山林里赶了过去,随后在山林里找了个山洞,落脚下来。

商队给他留了二十个人,都是年轻力壮的,他们平日与柳玉茹交好,留下来,为的也是想救柳玉茹。

一行人安顿下来后,顾九思便遣派了其中两个人分成两条路,往东都去找江河。

等人派出去后,徐罗坐到顾九思身边来,同顾九思道:“大人,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先去司州,”

顾九思冷静道,“打探一下司州情况,我再找几个人。”

“那东家她……”

“只要我还没被抓,她就不会有事。”

顾九思抬头看向荥阳方向:“若我被抓了,才是真的出事了。”

徐罗不太明白顾九思的弯弯道道,但是柳玉茹素来对顾九思称赞有加,柳玉茹的丈夫,也是他的主子,他也不多说。

顾九思看其他人捡着柴火,顾九思休息了片刻,同其他人道:“你们在这里休息,我同徐罗去司州看看。”

说完之后,顾九思便翻身上马,领着徐罗朝着司州奔去了。

在荥阳一切巨变时,东都皇宫之内,范轩静静看着沈明:“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草民知道。”

沈明冷静开口,他抬起头来,回视范轩:“臣请陛下,派合适人选,出兵永州。”

“朕给过顾九思令牌,”

范轩冷静道,“他若需要调兵,那就可以调兵。”

“若司州的人也被买通呢?”

沈明回问:“又或是顾大人的人来不及去司州调兵呢?”

“他们敢?!”

“有何不敢?”

沈明冷静反问,他指着自己誊抄的王思远的供词,询问道:“永州上上下下完全已经被当地乡绅家族把持,如今他们知道王思远身死,便会猜到王思远把人都招了出来,我们按着这份名单抓人,按着王思远给的消息查证据,人赃并获是早晚的事,永州如今若不奋力反扑,还待何时?”

“若上下联手,要杀两位朝廷正三品以上尚书,他们会用刺杀的手段吗?

是怕陛下不砍他们脑袋吗?

陛下,”

沈明叩首下去,“如今永州怕是岌岌可危了,臣来已经花了三天,若再耽搁,怕是来不及了。”

“大夏新朝初建,”

范轩摸着手边的玉玺,慢慢道,“朕不能乱了法纪,没有你一个罪人,说一番就发兵的道理。

若今日我无凭无据发兵永州,其他各州,怕是心中难安,空有生变。”

“陛下!”

“陛下,”

江河突然出声,范轩转头看了过去,江河上前一步,恭敬道,“陛下之前已经赐九思调司州兵马的令牌,此番不如微臣领着小叶大人一起过去,纠察两州官员,考核今年两州官员情况。”

大夏传承了大荣大部分制度,其中包括了每年的官员考核,官员下一年的俸禄与升迁,和考核息息相关。

他拿了这个权利,等于就能握住司州一大批官员明年升迁和俸禄的管辖权,一到司州,便会直接多了一大半友军。

他一贯没个正经,区分叶世安和叶青文,也就是小叶大人和叶大人,范轩听习惯了,也没搭理。

江河见范轩想着他的提议不说话,江河便接着道:“顺便,若是永州真的出了岔子,朝廷也不能坐视不管,以防这乱子闹得太大。

一座城闹事,也不必大动干戈,速战速决后立刻重新扶着人起来,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你的速战速决,”

范轩思索着道,“要多少人,打多长时间?”

“五千人,一日。”

江河果断开口,他笑了笑:“不怕陛下笑话,以小侄的能力,若有五千兵力,取下荥阳,也不过一日。

若能一日取下荥阳,治好荥阳旧疾,陛下,”

江河慢慢躬身,眼神意味深长,“大夏新朝初建,这才是真正,有了国威。”

听到这话,范轩眼神中顿时有冷光汇聚。

“你说得对。”

范轩点点头:“大夏不能学着大荣的样子。”

他也曾经是节度使,他再清楚不过大荣是如何倾覆。

江河见话说到份上,也不说话了。

范轩迅速拟旨,让江河立刻出发。

江河接了圣旨应下来后,范轩才终于看向沈明。

“至于你——”

范轩看着沈明,皱起眉头,沈明跪在地上,得了江河去司州管这事儿的消息,他总算是放心了。

江河去司州,证据他给齐了,一切他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也不是他能管的了。

他的路已经走到尽头,余下是悬崖还是长路,都没了所谓。

他静静跪在地上,许久后,范轩终于道:“先收押天牢,等永州事结束,与永州的案子一并办理。”

听到这话,沈明愣了愣,江河忙道:“谢恩。”

“谢陛下恩典!”

沈明立刻叩首。

等沈明同江河一起出了大殿,江河使唤叶世安去准备出行的事宜,沈明被抬着坐在软轿上,江河走在他旁边,抬扇遮着阳光,笑着道:“陛下有心赦你,你怕是死不了了。”

沈明笑起来,看上去有几分傻气。

江河勾了勾嘴角:“活下来了,以后可要好好珍惜,找个机会,去叶家提亲吧。”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