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31、第一百三十章(1/3)

如何?

不如何。

这样的要求, 傅宝元被这个要求当场吓清醒了。

拿三千城防军去修河道,还让沈明带领, 这就是□□裸在要兵权。

虽然荥阳这个地方兵少, 一个城池也就只有个四千人马, 但毕竟荥阳和望都那种常年征战的边境城池不太一样,四千已经是永州兵力最多的地方。

这样一来问题的确解决了,可是从王思远手里要人,王思远怎么可能真的放人?

傅宝元勉强露出一个笑容:“顾大人,您怎么突然又想起这事儿来了?

不是说好了不限期吗?”

“我可没和你说好, ”

顾九思嘲讽笑了笑,“陛下命我明年夏季前修好黄河,而此次钦天监也说明白了八月有汛,若是因为我们没有固堤导致黄河水患,到时候你我的乌纱帽怕都不保, 无人论如何, 都得想办法在八月前固堤。”

“顾大人的想法是极好的。”

傅宝元轻咳了一声,随后道:“但是未免有些太过激进了。

直接拿士兵来修河,怕是军队的人不答应。”

“我会请奏陛下。”

“那就等陛下的圣旨吧。”

傅宝元立刻道,“陛下圣旨来之前,怎么可以乱动军防上的事呢?

顾大人, 您也就是来修黄河的,总不至于修个黄河,就比知州管事儿还多吧?”

“我是修黄河,”

顾九思抬眼看向傅宝元, 冷着声道,“可也是拿着天子剑过来修黄河。”

“顾大人不要吓唬下官,”

傅宝元坐在一边,端起茶道,“有天子剑,也不能草菅人命是不是?

凡事要讲个道理。”

“好,”

顾九思点点头,“那我就讲个道理。

给脸不要脸是吧?”

顾九思坐下来,直接道:“这一次修堤坝,一共耗银七十万,其中人力费用共计四十万,材料费近三十万,河工此番一共招募十万人,一人给银二两五十文,包食宿,每日三餐规格至少两个馒头加一荤一素一汤。

这是工部给你们的钱,你们和我说不够用,那你到告诉我,荥阳平淮平均一个劳役一个月只拿一两银子,你们给人二两五十文,怎么还不够?!”

这话说出来,傅宝元脸色有些变了,立刻道:“顾大人是听哪个不长眼的瞎说,影响一两银子,哪里能招到劳役?”

“这话得问你们啊。”

顾九思嘲讽笑开,他拿出了河堤上监工给他的契约:“这个是你们开给别人的契约,这上面的钱,总不至于是我无赖你吧?”

傅宝元看着上面的数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顾九思看着他,继续道:“还不死心?

那我继续问,按照规定,你们包食宿,管饭菜,可是无论是平淮还是荥阳,最好不过就是睡桥洞,给两个馒头,荥阳甚至连馒头都没有,就让河工喝点粥,要不要我去查一下,到底钱去哪儿了?

你们说钱不够钱不够,可钱总得有个花出吧?

天子剑是不能滥杀无辜,”

顾九思靠近傅宝元,冷着声道,“可是有罪之人,这把剑可是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

“顾大人……”

傅宝元端着茶,抬头看向顾九思,有些无奈道,“您非得做到这一步吗?”

“不是我想做到这一步。”

顾九思平淡开口:“我也是被逼无奈。

傅大人,”

顾九思坐下来,软化了态度,“我负责这件事,我不能让黄河在我手下出岔子,您明白吗?”

钦天监明明白白都说了会有水患,拿了一千万两银子,如果开始就没保住百姓解决水患,顾九思的官路,也就算走到头了。

傅宝元沉默着,许久后,他终于道:“顾大人为何就要将每件事做好呢?

提前和陛下说一声时间太紧,把百姓先疏散开去,到时候再补贴安抚,继续修黄河,这样不好吗?”

“先捞一笔修黄河的钱,再捞一笔安家费?”

顾九思忍不住嘲讽出声来:“你当陛下是傻子?”

“若您这么作想,”

傅宝元面上收了笑容,淡道,“那您不如换一个人来管这事儿吧,这事儿,您管不了。”

“我乃正三品户部尚书,拿着天子剑到区区荥阳,连这点事儿都管不了?!”

顾九思怒喝出声来:“傅宝元,我知道地方官的事儿错综复杂,可你别欺人太甚!”

傅宝元拿着杯子,他没说话,好久后,他笑了笑道:“行吧,顾大人要修,那就修。

八月中旬修完,那就八月中旬修完。

也不用去请调城防营的军队,按照顾大人的算法,七十万两应当是足够固堤了。”

说着,他站起身来,恭敬道:“一切听顾大人吩咐。”

傅宝元不再阻拦,第二天,顾九思就亲自到了堤坝上去,看着监工招人,二两银子一人,每顿饭两个馒头一荤一素,包吃包住。

顾九思怕他们中间吞银子,只能每天去堤坝上蹲守着,他和河工一起吃饭,一起做事儿,每天数着人。

他不止要盯荥阳,许多地方都要盯,于是派了几个亲信,盯着看着。

他不敢再把沈明派出去,他这样强行做事,下面怕是不满,怕是要有刺杀不断。

这么盯着硬推工程进度,修河这件事有了前所未有的速度。

然而他这么做,当地官吏叫苦不迭,纷纷到了王思远那里去诉苦。

王厚纯直接同王思远道:“叔父,这个顾九思真是太不懂事了,以往来修黄河的,谁会像他这样蛮干?

简直是不识趣!

不懂事儿!”

王思远喝着茶,淡道:“年轻人嘛,不懂事,很正常。

多吃点亏就明白了。”

“叔父,”

王厚纯转过头去,压低了声道,“您看,是不是……”

他抬起手,在自己脖子上做了一个“抹脖子”

的动作。

王厚纯低笑:“人家可是正三品户部尚书。”

“吓唬吓唬他,”

王厚纯冷笑起来,“一个毛孩子,我看有多大的能耐。”

“别直接动粗。”

王思远慢慢道:“多给他找点事做,自然就垮了。”

王厚纯想了想,便明白了王思远的意思,他笑起来,恭敬道:“明白了。”

于是顾九思就发现事情多起来。

河堤上,只要他离开一会儿,就会有人出事。

要么是有官兵用鞭子抽了河工,要么是饭菜出了问题。

按着规定,遇到这种事,也就只能是对那些人按律责罚。

可那些人对责罚似乎完全不怕,顾九思才罚了一个人,只要他不在,便会有第二次发生。

他没有办法,只能跟着耗在河堤上,早上天没亮就要起来,等到深夜了才回来。

他整个人迅速消瘦下去,柳玉茹一面督促着仓库的建立,一面关心着顾九思这边的事儿。

但她几乎见不到顾九思,好几次她去的时候,都看见顾九思在河堤上。

他就穿一件粗布长衫,带着一个斗笠,甚至还光着脚,手里拿着一根竹仗,在河堤上和监工一起说话。

偶尔的时候,他甚至还会去搭把手,上百斤沙袋扛在身上,鼓舞着所有人一起干。

每次他下去干活儿,大家都会很激动,鼓足了干劲做事儿,于是最初河堤上的人都叫顾九思“顾大人”

“顾尚书”

,后来有一些年轻人就大着胆子,叫上“顾九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