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风起长安(2/3)
邸店逆寓太无聊,皇帝得去上档次的会所。
不要以为青楼是贬义词,青楼本指豪华奢侈的雅舍,也指代豪门贵户,只有上档次的地方才能够被称为青楼,跟普通的肉铺子不在一个频道,而且娼和妓也两个东西。
娼原为倡,初指唱戏伶人,不分男女,后来引申出了娼妇,即偷情揽客的失足女子,娼没有服务技能,面向对象多为社会底层人物,有钱就行,于是男盗女娼这个词就出现了。
男人偷盗,女人失娼,为社会不耻。
妓是受过专业训练,具备特色技能和高水平服务意识,专门从事皮肉感情交易的女子,以情感交换为主,妓的社会地位比娼高得多,面向对象多为上流社会的达官显贵与当世才俊。
在上档次的青楼,只要你有才,人家不收你一文钱,也就是所谓的白嫖,具备如此功力的人包括李白、温庭钧、孟郊、元稹等,这几位大佬都是平康坊的常客,基本不给钱,白嫖党一群,裤子一提不认人,孟郊的那首脍炙人口的登科后就是考中进士后在平康坊写的。
通俗些说,在青楼里,为才华跟你睡的是妓,为钱跟你睡的是娼,元稹在长安那会儿,上他当的长安艺妓可多了,但凡有点名气的,元稹都白嫖过,比如薛涛,比如刘采春。
看到李晔的眼神示意,刘过有些犹豫,那种地方实在不太适合李晔这位天子去,如果刘崇望知道他带着皇帝去青楼鬼混,那今晚的刘府又会传出震天响的惨叫声了,刘过害怕。
“皇帝去不得,李公子也去不得?”
李晔不屑一笑,挥手道:“快快带路,不要聒噪!”
犹豫了一会儿,刘过咬牙点头。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一个客人很多的青楼。
这家场子明显不同,无论是建筑的风格还是规模都要高档不少,门口也没有花枝招展的站街女,而是眼光毒辣的龟公,一楼入口处,客人进进出出,大多都操着各地的方言。
显然,这就是李晔想找的那种。
“如意阁?
这好像是崔胤的产业啊……”
看了一眼牌匾,笑了笑,李晔直接进去了。
“公子!”
看到李晔想也不想就进去,高克礼急得不行。
龟奴瞧见李晔这一行,满脸笑容迎了上来,龟奴眼光毒辣,一眼就识别出李晔是只肥羊,头银簪,腰白玉环,双手佩玉镯,右腰带剑,一身青色大放空,料子还是上佳。
作为皇帝,李晔自然流露出的尊贵气质也引人注意,更别说他身后跟着的随从了,高克礼、顾弘文、江方庆、魏进中、陈弘间、西门君,都是深宫权宦,裴进、刘过、王有石、夏允文、李武等打手,不是屡立战功的禁军武官就是世家子弟,气势和寻常百姓有明显差别。
“贵人,请上座?”
龟奴点头哈腰,满脸堆笑问道。
顾弘文掏出一贯钱,随意丢到龟奴怀里,嚣张道:“废话,不上座来你这作甚?
请上座,上香茶,我家公子有的是金山银山,一辈子花不完,就怕你这如意阁不上我家公子心!”
“低调,低调。”
顾弘文立马恭敬道:“知道了,公子。”
得到一贯赏钱的龟奴大喜不已,认定李晔是高门子弟,出手这么阔绰,自然要好生伺候,裴进看到李晔已经进去,给王有石等人吩咐了一声,于是除了高克礼、顾弘文、刘过跟着李晔进去,裴进和其他人都在外面的街巷里候着,把门望风,观察情况,防止有变。
“好多人,真热闹啊。”
李晔一进来,就发现如意阁热闹非凡。
人声鼎沸,高朋满座,男男女女,老的少的。
看着这么多人,高克礼眉头微皱。
“公子,这么多人,是不是……”
人越多就意味着不稳定因素越多,高克礼很是担心。
“先看看,都低调些。”
“科考降临,这几天我们如意阁也在举会,以文会四海群英,还是老规矩,谁写的诗词能让某位姑娘满意,谁就可以跟那位姑娘共度良夜,贵人气度非常,想来也是读书人……”
龟奴一边把李晔往上座引,一边指着大厅介绍。
这些高档会馆之所以可以白嫖,本质上是一种押宝,这些士子如果中进士,将来多半都是官运亨通,有了政绩,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那时候会馆就有了一次人情。
与此同时,被睡过的女人也会身价大涨。
宰相玩过的女人,你确定不试试?
听完龟奴介绍,李晔摇头道:“某腹内草莽,愚顽不精文章。”
来到一处凭栏雅台坐下,李晔开始体察民情。
“方从,你一定要去?”
如意阁前,刘奂很头大,他没想到刘鸢跟了过来。
“姐姐,我只想籍此识交才俊,不会乱来的。”
刘奂并没有屈服,反而顶嘴道。
他口中的姐姐,就是站在他面前的年轻女子,名叫刘鸢,与他相依为命的姐姐,二人是亲姐弟,父亲叫刘政,刘政之父刘审季,是刘禹锡次子,刘审季一家随父亲定居洛阳。
忆起祖爷在长安的传奇故事,刘奂充满了敬仰。
听说如意阁今晚办文会招入幕之宾,也就想来看个热闹。
“姐姐,求你了,祖父当年也来过啊……”
刘鸢犹豫一会儿,点头道:“看看可以,但不许卖弄文章。”
刘奂不解道:“为何?
如果有幸被贵人赏识几句…… “你那点功力,我怕你堕了祖父文宗。”
刘政早逝,姐弟二人与秦氏相依为命,洛阳大乱后,秦氏死在了孙儒刀下,刘鸢带着弟弟东躲西藏才逃得一命,这回听说弟弟想来长安考试,刘鸢便多方筹措盘缠,好在二人有个好祖宗,得知姐弟俩是刘禹锡后人,张全义很大方的资助了路费,并派兵护送两百里。
“好吧,我不卖弄。”
面对严厉的刘鸢,刘奂无可奈何。
很快,姐弟俩进了如意阁。
由于经费有限,刘鸢挑了个比较次的位置。
好巧不巧,正对着李晔的坐台,李晔能清楚看到她。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闻风而来的客人陆续入场,读书人占多半,虽说只剩十几天就要开考了,但不少读书人还是愿意出来散心说诗赏风月,这可是读书人最喜欢的东西。
“归兄,以你的才华,肯定能抱得美人归!”
“白公子,你承了乐天公的文道,如果能趁此机会扬名京师,那你就算不虚此行了。”
“贤弟过奖,韩勋也来了,他是韩退之嫡孙,功力定然了得。”
“看,快看,十不上第来了!”
“嚯,居然是罗隐,他得了宰相赏识,已为一方观察使!”
“那又怎样,非进士出身,只能是个检校。”
如意内外,四海文人,八方同聚,满座高士,或谈天说地,或交流预测考题,或为好友引见来路不凡的高门子弟,也有人商量着今晚怎样才能大出风头,得了才名又赚美人归。
人声鼎沸,好不痛快。
有读书人想为美人作诗,也有富豪想要跟美人共度春宵,还有特殊的,比如罗隐的好友,来自杭州的大富豪冷士贞,他给罗隐说了,你看上了哪个就说,冷某为你买回家!
钱不是问题,冷某最不缺的就是钱。
如意阁的真正老板是宰相崔胤,或许是因为喜欢读书人,或是想把如意阁打造成平康第一楼,如意阁对读书人特别厚待,在二楼预留了位置,虽不是雅间,但位置也是绝佳。
至于普通人和商贾,只能在一楼看个热闹了。
崔胤人虽然不在这,但他立的规矩却没人敢打破。
拿管事的话来说就是:“看清楚这是什么地,咱们的来路通天!”
“公子,此地龙蛇混杂,人也越来越多,若是暴露身份……”
伴随着一阵轰动,郑从傥长子郑预翩然而至,客人纷纷起身,老鸨子亲自迎接其落座,郑预对众人温和一笑,静静在李晔斜对面落座,隔着一道朦胧珠帘,郑预并未发现李晔。
高克礼却慌了,连连劝李晔走人。
“不妨事,再坐会儿。”
火炉烧酒正沸,李晔痛饮一大白。
不一会儿,老鸨子上台。
“今晚是我们如意阁举行的一个文会,仅图为郎君们提供一个以文会友的机会,照顾不周,都是我的错,请贵人们原谅再三,科举快开考了,如意阁祝愿各位饱学之士一击中的,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感谢天南海北的贵人们对如意阁的支持,祝愿你们家和万事兴!”
话音落地,如意阁内外响起热烈的掌声。
“能不能让姑娘们出来跟大家见个面?”
人群中,不知是谁大吼了一声,直白不已。
“来之安之,听如意阁安排就是。”
听到这粗鄙言语,立即有公子出来指责。
“我只是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你们读书的真喜欢绕弯子……”
老鸨子赔笑道:“既然如此,诸位且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