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铺天盖地的批评(2/2)
都铎.
琼斯说完之后,他立刻插话道:“先生们,问题并不在这里。
因为香港政府的插手,使得他们在短期内肯定会大幅地提振信心,现在我们的问题是,还能不能成功地攻下香港?”
“虽然目前的指数离我们建仓的平均位置很远,但是在未来的半个月内,很难保证他们不会把指数提高到我们建仓的水平,到时候如果港币攻不下来的话,再加上恒指期货上的损失,我们就真的在香港市场上宣告失败了!”
“你们还没有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吗?
先生们!”
最后一句,他几乎是怒吼着说了出来。
“放松点,斯坦利!”
眼见着德鲁肯米勒是真的着急了,索罗斯赶紧出声安抚自己的这位头号助手,“我的老伙计,你应该也很清楚,香港政府一方面要扶持股市,一方面要应付来自港币市场的压力,这一下无疑是从两端开战。
想想吧,我的朋友,只要我们继续坚持消耗的战术,在某一天突然加大攻势,从两方面消耗它的资金,等到那个时候,恐怕是香港政府再怎么提振市场信心,恐怕都抵消不了来自港币上的利空冲击!”
“你的意思是?”
德鲁肯米勒面露疑惑,低头思索了半晌后,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发现其他几人都一动不动地盯着他看,这一发现让他若有所思,“在某个特定的时候突然来一下,让香港政府的救市措施劳而无功?
你们是不是已经有了什么计划?”
“不错!”
朱利安.
罗伯逊大为赞赏地点了点头,在看了索罗斯一眼后,见对方微微颌首示意后,这才接着说道,“斯坦利,对于香港,我们的确有个初步的计划,现在说出来大家可以商量一下,看看有什么可以补充的。
具体的策略是,即便香港政府出手,我们也继续攻击不误,因为这一点和俄罗斯的市场是同一战略上的两个环节。
不过目前市场反向,我们只能先暂避风头,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发力。
而如果再次发动的话,可能要多种策略一起进行,力求达到最大的收益效果!”
“期指?”
德鲁肯米勒顿时反应过来,脱口而出道,“八月份的期指,不打算转仓,就在八月最后的计算日和港府打个你死我活?
我明白了!
不过随后呢?
难道我们就不攻击港币了吗?”
“自然是要攻击的!”
保罗.
都铎.
琼斯插话道,“这一点就要从长计议了!
只要我们能够从俄罗斯市场上获取到足够的利益,到时候我们可以动用的资金规模就足够再次冲击香港市场,即便有香港政府出手支撑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够和他们打长久战,慢慢地耗光他们的资金!
当然,为了给他们一个教训,我们必须在八月份就让他们知道,干预市场会有什么样的恶果!”
“像俄罗斯一样?”
德鲁肯米勒陷入了沉思当中,过了良久之后,他才突然说道,“也是要在报纸上公开呼吁,给对方施加压力?”
“太正确了!”
索罗斯一拍掌,哈哈大笑起来,“既然斯坦利你想到了这个办法,到时候就以你的名义去发表文章,给香港政府施加最强大的舆论压力,让他们知道,区区一个香港政府,还不被我们放在眼里。”
德鲁肯米勒的脸上立刻露出了苦笑,“就凭我,恐怕是力有不逮吧?
乔治,你一定是在开玩笑,我可不认为我有什么威信。”
“不要太小看自己!
斯坦利,我是认真的。
不过既然你有所顾忌,但如果有其他的名人站出来发声的话,你应该不会还有顾忌吧!”
索罗斯面色一正,严肃地说道,不过很快,他的脸上就浮现出高深莫测的笑意来,看的德鲁肯米勒的心中直发毛。
“谁?
会是谁?”
德鲁肯米勒赶紧发问道。
他听出来了,能让索罗斯说有名的人,肯定不会是泛泛之辈,至于是谁,他却是一时间猜不出来。
索罗斯笑了笑,没有回答。
…… 岑印权关于救市的言论见报后,就如同在原本并不平静的湖水里投入了一块千钧巨石,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很快在全球经济界,就掀起了一场针对香港政府救市行为的批判风潮,其中尤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名声最大,影响最为广泛。
“香港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将使得民众对他们的金管局失去信心,违背了香港一直奉行的自由经济理念。
而且,最为可怕的是,香港政府的干预行动不可能成功,反而会赔上纳税人的财富!”
格林斯潘这么说道。
而除了他之外,还有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随后的几天陆续发表文章,抨击香港政府的救市行为。
至于其他在财经界小有名气的人的抨击,就更别说有多少了!
(未完待续。。
) ps:感谢书友皇天龙投来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