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第240章 山海市(2/3)
山海市已至。
入市的人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的从屋顶上下来,有的从墙壁里钻出,也有的从地上冒出来…… 盖因长桥搭建的方位不一,所以众人出现的方位也不相同。
见愁双脚已经落在了那飘荡着雾气的石板地面上,回头一看,一个大大的赤红色“味”
字,鬼画符一样,占据了她整个视野。
见愁微惊,退了两步,才看清那是一面大大的旌旗。
此刻她正站在一座四五层的高楼前面,移过目光来一看,她才瞧见这高楼正门上的牌匾。
“知味楼”
。
门口几个小鬼穿着小二的衣服,扬着笑脸迎接今日新进来的客人。
不少华服打扮的人,从见愁身边走过,笑着走了进去。
“终于又能尝尝知味楼的知味酒了,不容易,不容易啊!”
竟是先前见愁看见的那酒糟鼻。
想来真是个酒鬼。
见愁心里哂然,有心要进去一探究竟,可她又不是不知世事的少女,囊中羞涩,如何迈得动脚步?
所以脚步一转,她很快顺着长街走去。
就像是十九洲西海岸那林立的修界商铺一样,这山海市之中竟然也不例外。
卖丹药,卖法器,卖石头,甚至卖长袍…… 应有尽有。
“山海市,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
“都说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我们把这里叫山海市,其实大人物们都把这种飘在天上的叫做‘蜃城’,虚虚实实,谁也分不清楚。”
“不过啊,但凡在这里有座楼、有间铺面的,可都是地府响当当的大人物,绝对招惹不得的。
所以千万别起什么侥幸心思偷拿抢骗的,我怕你连鬼都做不成!”
一个身着青衫的书生,手里持着折扇,双脚离地,漂浮在半空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正跟自己身边的新鬼们炫耀自己所知。
山海市乃是浮城如船,漂流在整个地府,自不是每天都会出现。
来得晚些的小鬼,向来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今日看见了,又有人引路,纷纷好奇了起来。
一只新鬼叹道:“我倒是想买很多东西,可我的钱都拿去孝敬给判官了……身上倒是还有几个物件,可……四爷,我左看右看,怎么没看见当铺啊?”
书生斜了他一眼:“这里就是做生意的地方,当铺是没有,可每间铺子都是当铺。
卖法器的必定买法器,卖丹药的必定买丹药,成色够好还愁没人要?
不过德性跟当铺一般无二就是了。”
这时候,见愁恰好从他们旁边走过,闻言,忍不住看了书生一眼。
青衫虽简单,却以玉簪束发,腰上还挂了一只小袋子,看上去鼓囊囊的,只怕有不少“好货”
。
面皮白净,丹凤眼颇有几分风情,不过眉眼间却流露出几分不自觉的高高在上来。
这感觉…… 像是纨绔子弟。
见愁看见书生的时候,书生也瞧见了见愁。
那一瞬间,他微微有些恍惚,那折扇抬起来,似乎就要指着见愁。
不过这时候的见愁已经自觉冒犯,只不大好意思地点头致歉,便顺着人潮走去,转过个拐角,没了影子。
那书生站在原地,望着见愁离开的方向,人都不见了,却依旧没有撤回目光。
甚至,在经过了一番回想之后,书生慢慢地张大了嘴巴。
“不……不会吧……”
“四爷?”
“四爷?”
那几个跟着他的小鬼,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纷纷问询起来。
四爷,乃是他们对书生的称呼。
人间孤岛就那么大,死的时间差不太远的话,到底还是能碰到几个熟人的。
这几只小鬼,便都认识书生。
陈廷砚,大夏太傅陈大人家的第四子,人称一声“陈四爷”
。
这原本也算是游遍京城,看遍群芳的浪荡子一个,却没想一日从自家出来,竟被无缘无故掉下来的陈府匾额砸在头上—— 死了。
就这么儿戏一样地死了。
待得到了地府,陈廷砚才知道,自己竟是枉死的。
还好老爹陈太傅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平日也没少搜刮民脂民膏,是以陈廷砚死了之后,收到了不少上面烧来的东西。
老头子出手大方,陈廷砚在下面的日子也就逍遥。
今日本是准备带这几只小鬼出去见见世面,可他没想到,走在路上,竟然也看见了一张熟脸!
刚刚那经过的女人…… 怎么看怎么眼熟!
陈廷砚绞尽脑汁地想了半天,终于是想起来了!
他勐地攥着折扇一拍大腿:“我的乖乖,这不是谢侯府那主儿吗!”
“什么谢侯府?”
“她是谁啊?”
“长得挺好看的……”
几只小鬼摸不着头脑,只觉得陈廷砚这表现未免也太夸张了,半点不像是那个号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的陈四爷了。
可他们哪里知道?
陈廷砚乃是太傅之子,京城风流圈子里也算得一号人物,因着才华不错,也与谢侯府三公子谢无名有几分交集。
曾有一日,谢三公子请他们去府上吃茶。
茶是白芽奇兰,新来的异种,可金贵,泡上三个呼吸便得倒出来, 当时谢无名刚把滚水注入盏中,其余几个人坐在旁边闲聊,还没等谢无名把茶倒出来,外面便有丫鬟通报,说是见愁姑娘来了。
谢无名那倒茶的手一顿,竟把茶盏放下,也不叫人进来,只让人在外面候着,自己出去。
众人都奇了怪:见愁姑娘是谁?
怎地谢三公子连茶都不泡了就出去?
阅美无数的陈廷砚当时就怀疑了起来,抻着脑袋偷偷往外看。
谢无名出去,绕出了门,就站在走廊下面,那女子则在他前面两步远的地方,隔得很近,只双手捧了一卷佛经递给他。
声音是不沾半分烟火气的澹。
说是才抄好的,今日她有事,无法将佛经面呈给老夫人,所以只能交给谢三公子。
两人在廊下,也顶多三两句话的功夫。
谢无名走回来了,陈廷砚的魂儿却还没回来。
一直到一盏茶入口,他才慢慢按了按自己心口,一片口干舌燥,忍不住开始旁敲侧击,想知道方才那“见愁姑娘”
的身份。
谁料,素日待人寻不出半分差错的谢三公子,无声看了他一眼,半句话没说,便把话题轻轻揭了过去。
陈廷砚也不是傻子,还能感觉不到他的不悦?
只是心里到底有那么一种奇怪的感觉。
美人儿见多了,方才却只看见个模煳的轮廓,没能看全,陈廷砚想到哪儿哪儿不舒服。
等他回了家,着人一打听,原来是个为谢侯府做事的良家姑娘,现在为侯夫人抄佛经,是个蕙质兰心的,独独身世凄楚了一些。
表面上看,什么问题都没有。
可陈廷砚老觉得谢三公子对这一位有那么点什么。
后来,他半真半假跟谢无名讨要过“见愁姑娘”
,左右不过是个丫鬟样的人,还能委屈了她不成?
没想到,每一次提起,谢三公子都不冷不热地给他挡了回来。
再后来…… 陈廷砚就死了。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 这才过了多久,他竟然在这枉死城看见了见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