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208、第209章 佛顶之战一(4/4)

一柱金光,从人间孤岛海岸边青峰庵后山之中漫散而出,又似乎从天穹之上照射而下。

隐隐约约之间,竟然有一尊大佛的虚影,出现在了湛蓝的天幕之中,引得人间万姓仰头观看。

一佛塔已彻底倒塌,满地废墟尽数倾入天穹平湖之中。

业火红莲盛开在湖面之上,接天而起,爬满了这高处的苍穹,一片灿烂得让人心悸的金红。

一尊彷佛接天的佛像,宝相庄严,面容慈和,带着一种对人世的悲悯,盘坐在平湖之上。

祂头部的发髻是一个又一个的旋儿,连成了一片,覆盖了整个佛像的头顶。

那是何等巨大的佛像?

站在下方,即便是仰酸了脖子,也难以看清佛像的面部,人在佛像脚下,只如蝼蚁一样卑微。

可偏偏,此时此刻,就有那么两道飘摇的身影,站在了整个佛像的最高处—— 佛祖的头顶!

像是两抹极其微小的影子,如蜉蝣之于天地,不值一提。

一个一身青袍,一个浅蓝的一身,就站在这最高处,站在那一片凛冽的罡风之间。

他们脚下是飞动的层云,是飘散的业火红莲,是废墟坠落溅上来的金色尘烟…… 谁也没有说话。

见愁看着他,他也看着见愁。

她手中还握着那生生从谢不臣手中撕出的半卷《青峰庵四十八记》。

玉质的轴心卷着一点飘飞的干枯鹿皮,上面写满了艰深的文字,撕裂的边缘显得格外毛糙,在风中飘摆。

剩下的一半,依旧在谢不臣的手中。

只是,那握着卷轴的手掌,已经用力地收紧,以至于手背之上竟然露出了一条一条凸出的青筋。

到了嘴边的鸭子,竟然就这样生生拽下来半个!

就像是一个张开了血盆大口的对手,凶悍地一咬,就咬去了大半…… 若非谢不臣乃是心志坚定之辈,只怕在这当场便要撕破脸皮了。

他注视着见愁,看着她背后渐渐隐没的帝江风雷翼。

如果没有猜错,这便是杀红小界之行,她最大的所得,那从顾青眉手中抢来的帝江骨玉之中凝练而出的道印。

重逢以来的种种,悉数从谢不臣心头划过。

针锋相对,入隐界,妥协与相杀…… 从一开始的处于下风,到渐渐势均力敌,不相上下,再到—— 略胜一筹。

变化太快了。

或者说,她成长的速度,远超所有人的预料。

只怕便是成竹在胸的横虚真人,也不曾想到,他会面临此刻这样尴尬的境地吧?

完整的《青峰庵四十八记》,生生被撕去了一半,而他竟没有十足的把握夺回…… “不敢相信吗?”

悠闲的一声笑,忽然低低地传出。

见愁没有什么动作,只用指腹摸索着鹿皮纸那打磨细腻的触感,感受着那镌刻在数百年前的印记,心中却有一种难言的畅快之感!

看看自己对面这一张永远波澜不惊的脸,看看这一张脸上此刻难以言表的复杂情绪!

谁能想到,在他出其不意使出瞬移的情况下,她还能如此诡诈,从他手中撕走一半卷轴呢?

轻飘飘的风,吹着轻飘飘的卷轴。

她轻飘飘的话,落入了谢不臣的耳中,却如同一柄又一柄重锤在敲击。

谢不臣注视着她,久久没有移开自己的目光。

他们隔着两丈的距离站立,很近也很远。

“红尘千丈灯中,你早从我棋路之中猜得与你弈棋之人乃是我,因而故意改换棋风,故布疑阵,迷惑于我……”

“不错。”

见愁笑眯了眼睛,目中露出欣赏的光芒来,出口的话却不那么好听。

“看来谢道友的脑子,在入昆吾这几年来,竟不曾退化,还能想清楚原委,着实不容易。”

一切正如谢不臣所言。

见愁故意迷惑于他。

她本执白先行,最后一子落下,最后一盏青灯便会点燃,同时红尘千丈之境自动破除。

两个人在两个红尘境界之中,下着同一盘棋,见愁不用想都知道,棋局尽时,她便会撞上谢不臣。

可谢不臣不知道。

在此处,她本就占得一分先机,又兼之谢不臣并未猜到棋局对面是她,所以在最后棋局尽了之时被她打了个措手不及。

谢不臣何等聪明之人?

念头只消在脑子里一转,便清清楚楚。

听着见愁那嘲讽的声音,他并未露出什么异样的表情,只是注视着她的目光之中,带着一种久违的熟稔。

“阔别两年余……”

喟叹一样的声音。

见愁手腕一抖,割鹿刀在手,划过一片雪亮的刀光。

袖袍轻扬—— 是周悬狰狞头颅三千余,是振衣千仞佛顶清风里!

闻言,她只一笑,目中无有情,无有爱,无有仇,无有恨,只有最浅的那一片云澹风轻。

“是啊,不过两年。

谢三公子这一张脸,却是谁也不敢认得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