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二章 龙君岂能直呼我名?(2/3)

她侧头看向幽深的空山巷,这空山巷倒是一如既往,青砖绿瓦。

甚至被工部神通修士施加的神通,一应嘈杂之音,连同漫天的烟尘都难以入着空山巷。

徐无鬼和濯耀罗就坐在陆景小院门前,正把玩着手中的弹珠。

而他们身前,还有很多低眉顺眼,弯腰作揖的人递上名帖,大概是想要参见陆景这位炙手可热的少年国公。

只可惜徐无鬼和濯耀罗往往只是收下名帖,就将人支使离去,无人能入那小院里。

锦葵看得出来,这些前来递上名帖的人物,绝非是什么贵人府上的小厮,也绝非是管家一流。

他们往往衣着华贵,体态雍容,便是身上的坠饰都颇有讲究。

而就在距离锦葵不远处,还有很多管家、下人正在躬身等待这些去递名帖的人。

很明显,这些人物俱都是大府上的少爷公子,甚至是府中的老爷。

于是锦葵就更加紧张了。

“老太君和几位夫人可真是……支使不动蔷小姐、漪小姐,便强要我来。

我又如何能请得动三公子。”

锦葵想到这里,又叹了一口气。

“呸呸呸,早已不是什么三公子了,陆景少爷现在可是真正的大人物。”

锦葵一想起国公二字,脑海中就不由一阵阵发昏。

国公这一身份带给锦葵姑娘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哪怕是自家的老爷,锦葵眼里绝顶的大人物和国公这一身份比起来,都显得渺小不堪,显得黯淡无光。

“不过仔细想来,陆景少爷还在府中时,宁老太君和钟夫人没少苛待于他,现在陆景少爷熬出了头,老太君与钟夫人有求于他,又因为过往那些苛待,不敢亲自来说,也就只能派我前来探一探陆景少爷的口风了。”

锦葵深吸一口气,壮了壮胆子,这才走向空山巷。

她刚刚来到那小院门口还。

旁边摆着大堆名帖,手里正玩着弹珠的徐无鬼忽然抬头。

他仔细看了锦葵一眼,咧嘴一笑道:“可是锦葵姐姐?”

锦葵愣了愣。

徐无鬼站起身来,推开小院门庭道:“陆景先生让姐姐请进去。”

锦葵忽然惊醒过来,陡然松了一口气,旋即又想起将要见到陆景,心中也就更加紧张了。

“弟弟,少……国公大人院里,可有其他客人?

不如等那些贵客离去,我再进去?”

“不必。”

徐无鬼摇头:“院里就只有十三皇子在,姐姐莫要拘束,进去便是。”

“十三皇子?”

锦葵沉默下来,怔然间点了点头,不知怎么就迈步进了小院里。

今日,春阳高照。

院里的花花草草中,有些已然盛开,有些正在萌芽。

锦葵走入院中,却看到一位头戴高冠,身穿明黄色长服,约莫十一二岁的孩童正手持水壶,仔仔细细给院中的花草浇水。

不远处桌案前。

陆景正手持毛笔,在一张草纸上写着什么。

“十三皇子在哪里?”

锦葵有些诧异。

“大姑娘来了?”

陆景的声音打断了锦葵的思绪。

原本正埋头写字的陆景抬起头来,脸上带着几分笑容,缓缓开口。

锦葵身躯一下子僵硬起来。

她站在远处看向陆景,此时的陆景比以前成熟了许多,身姿越发挺拔,脸上似乎散发着某种独特的光,价值连城的珠玉,令锦葵出神了。

不知为何,锦葵的思绪一下被拉回了许久之前。

那是一个秋日,她受了老太君之命,前去陆府西苑那小院里请陆景前往琉光水榭。

锦葵还记得那时的陆景十分消瘦,身上那一身灰袍洗的发白。

“仔细想起来,陆景少爷的眼神与那时几无变化,无波无澜又深邃万分。”

锦葵看得有些出神,还记得那时,陆景少爷就站在屋前称呼了她一声“大姑娘。”

这少女忽然间觉得有些恍如隔世。

世事在变,昔日那备受冷眼的少年……已经是国公的身份了。

“大姑娘?”

陆景看到锦葵发呆,侧着头又喊了一声。

锦葵这才惊醒过来,连忙躬身行礼:“国……国公……”

“大姑娘何须客气?”

陆景随意开口。

自院中主屋里,魏惊蛰提了一把椅子走出,放在锦葵身前,又一语不发回了主屋,不知在做些什么。

锦葵看着眼前的椅子踌躇不定。

陆景看着犹豫的少女,忽然失笑道:“还记得陆府的锦葵姑娘向来精明能干、聪悟绝人,宁老太君时常称赞你百伶百俐,目达耳通。

陆府中,也唯独大姑娘在许多事上还可以与宁老太君说一说话,劝一劝宁老太君,怎么年余不见,锦葵姑娘反而变得这般拘谨了?”

“陆景还记得以往的陆府时,大姑娘曾对我多有照拂,几次传信于我,令我不至于那般被动……”

陆景一边说着,一边又揭开一张新的草纸,在其上落笔。

“国公大人竟然还记得往日那些琐碎小事……”

锦葵听到陆景的话,眼神中的拘谨之色消散了许多,她又向陆景行了一礼,却也不曾入座,而是左右看了看:“青玥不在院中吗?”

“青玥去了书楼。”

陆景笑着回答。

锦葵姑娘眼底深处闪过一抹羡慕之色,脸上又有些犹豫起来。

“先生,这些花花草草都已浇过水了。”

那身穿明黄色长服的孩童放下水壶走来,又从桌案上拿出一本典籍,就坐在陆景不远处仔细看了起来。

陆景朝他微微一笑。

锦葵酝酿良久,终于叹了一口气,道出前来空山巷的原因。

“陆琼兄长想要出家?”

陆景有些诧异。

锦葵哭丧的脸道:“这些日子以来,琼少爷不知着了什么魔,终日读些佛经,流连于经中庙宇,时常有些大和尚被他请来府中。

宁老太君与钟夫人因为此事不知责罚了他几次,琼少爷却始终不改。

后来老太君与钟夫人便想给琼少爷说一门亲事,说中了参知中书家里的小姐,那小姐不论是样貌还是人品都称得上一等一,可偏偏琼少爷看不上,钟夫人强逼他相亲,他便拿刀在额头上画出了一个一字,留下了极长的疤,吓的那参知中书家的小姐泪水连连…… 如今太玄京中都在盛传,神霄伯府遭了妖怪,府上的大少爷中了魔……”

“便是这一原因,宁老太君和钟夫人都说国公身上自有国势护持,可镇压鬼神,想让伱帮着琼少爷看一看。

其次便是……”

锦葵似乎不敢再说了。

陆景接过锦葵的话,继续道:“其次便是宁老太君与钟夫人想要我以国公身份,举荐陆琼,给他一官半职?”

锦葵点头。

陆景似乎写完了草纸上的字,收起毛笔。

他站起身来,低头打量着自己的笔墨,又抬头看向锦葵,嘴角露出些许笑容:“宁老太君、钟夫人倒也真是……太可笑了些。”

陆景徐徐摇头。

“但凡换一个睚眦之辈,我成了国公,在朝堂上有议事之权,必然会因为那诸多过往责问陆家,甚至令陆家大难临头。

这宁老太君和钟夫人倒好,竟然还敢央我做事?”

陆景语气平和,只是话语中却隐含着冰冷。

锦葵顿时吓了一跳,连忙低下头道:“国公大人……老太君与钟夫人说了,往日里是她们被女子气性迷了心窍,行下的诸多腌臜之事。

如今再回想,她们也深觉后悔。

倘若国公大人心头仍然有气,老太君与钟夫人愿意亲自前来着空山巷,亲自向国公大人请罪。”

“大姑娘不必紧张。”

陆景直起身躯,道:“大府行恶并非在于我一人之身,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许多事不必陆景亲自出手,世事的浪潮自然会清算。

可这确实看在宁蔷、陆漪、陆琼,乃至锦葵姑娘的面子上。

你回去告诉宁太君、钟夫人,陆琼未曾着魔,他想要出家便是他的选择,陆景不仅不会干预,甚至还会给他送去三两本珍贵的佛经。

至于官职一事……”

“陆家已然走到尽头,要官职何用?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