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世间才俊荆襄最,当属卧龙诸葛亮(2/3)
吕布道:“本侯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
如你怕冷,可先回去。”
文丑受不得激将法,只是高声道:“死且不怕,岂怕冷乎!
但恐主公空劳神思。”
吕布道:“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将近茅庐,忽闻路傍酒店中有人作歌,吕布三人立马听之。
其歌道:“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
君不见东海者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
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
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
歇罢,又有一人击桌而歌。
其歌道:“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
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二人歌罢,抚掌大笑。
吕布遂下马入店,上前问道:“卧龙其在此间乎!”
。
见二人凭桌对饮:上首者白面长须,下首者清奇古貌。
吕布问道:“二公谁是卧龙先生?”
长须者道:“公何人?
欲寻卧龙何干?”
吕布道:“某乃刘备也。
欲访先生,求济世安民之术。”
长须者道:“我等非卧龙,皆卧龙之友也:吾乃颍川石广元,此位是汝南孟公威。”
吕布喜道:“备久闻二公大名,幸得邂逅。
今有随行 马匹在此,敢请二公同往卧龙庄上一谈。”
广元道:“吾等皆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不劳下问。
明公请自上马,寻访卧龙。”
吕布乃辞二人,上马投卧龙冈来。
到庄前下马,扣门问童子道:“先生今日在庄否?”
童子道:“现在堂上读书。”
吕布大喜,遂跟童子而入。
至中门,只见门上大书一联云:“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吕布正看间,忽闻吟咏之声,乃立于门侧窥之,见草堂之上,一少年拥炉抱膝,歌道:“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吕布待其歌罢,上草堂施礼道:“久慕先生,无缘拜会。
今特冒风雪而来。
得瞻道貌,实为万幸,”
那少年慌忙答礼道:“将军莫非温侯,欲见家兄否?”
吕布惊讶道:“先生又非卧龙耶?”
少年道:“某乃卧龙之弟诸葛均也。
愚兄弟三人:长兄诸葛瑾,现在江东孙伯符处为幕宾;孔明乃二家兄。”
吕布道:“卧龙今在家否?”
诸葛均道:“昨为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矣。”
吕布再道:“何处闲游?”
诸葛均道:“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吕布道:“直如此缘分浅薄,两番不遇大贤!”
诸葛均道:“少坐献茶。”
文丑道:“那孔明既不在,请主公上马。”
吕布道:“我既到此间,如何无一语而回?”
文丑道:“风雪甚紧,不如早归。”
吕布道:“愿借纸笔作一书,留达令兄,以表吕布殷勤之意。”
诸葛均闻言,便就进房取出文房四宝。
吕布呵开冻笔,拂展云笺,书信一封,其后交与诸葛均,拜辞出门。
吕布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
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
高顺,文丑等人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吕布。
文丑道:“主公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
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
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吕布笑答道:“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
况吾欲见大贤耶?”
文丑道:“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主公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吕布叱道:“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
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
今番汝休去,我自与高顺去。”
文丑闻言,急忙变色道:“我如何落后,自当一同前去!”
吕布斥责道:“汝若同往,不可失礼。”
文丑连连应诺,却是惹得高顺暗自笑话。
于是吕布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
离草庐半里之外,吕布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问道:“令兄在庄否?”
诸葛均道:“昨暮方归,温侯今日可与相见。”
言罢,飘然自去。
吕布道:“今番侥幸得见孔明矣!”
文丑道:“此人无礼!
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
吕布笑道:“彼各有事,岂可相强。”
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
吕布道:“有劳仙童转报:吕布专来拜见先生。”
童子道:“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
吕布道:“既如此,且休通报。”
分付高顺、文丑二人,只在门首等着。
而吕布则是徐步而入,见诸葛亮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便就拱立阶下。
高顺、文丑二人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吕布犹然侍立。
文丑大怒,谓高顺道:“这诸葛亮如何敢这般傲慢!
见主公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
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不可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