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39章 你看朕的大唐如今如何?(2/2)

朕岂是那等卑鄙小人?

只不过可惜的是,如今这些从龙之臣,大多都已经进入了迟暮之年,虽然雄才大略依旧还在,但是包括朕在内,都自知已经时日不多!

房遗爱,朕的大唐绝对不仅仅止步于此。

朕有一批贤臣能将辅佐,理应走的更远!”

“看到吐蕃了吗?

过几日他们就会过来!”

“还有吐谷浑、新罗、百济、大食、甚至突厥。

他们依旧还在!

朕心知,这些人亡大唐之心不死,朕岂能让他们如愿?”

说着,李世民眼中冒出一丝杀机:“只不过朕的大唐还不够强,粮食还不够多!

如若不然,朕当真是要灭了他们,永诀我大唐之后患!”

房俊闻言哭笑不得,笑道:“陛下雄心壮志。

他日定然可成!”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摇头说道:“若是有可能,朕自然理应如此。

只不过可惜,朕已经自知时日不多!

而朕的从龙之臣们的时日也不多。

朕如今只担忧朕百年之后,天下芸芸众生会忘记了朕的从龙之臣,不知他们的策略,不懂他们的功绩,不解他们的做法!”

“朕曾经日日夜夜与他们讨论国策,议论民生。

如若不然,岂会有着大唐盛世?”

“如今他们无论是对朕,还是对着大唐,都功不可没也!”

房俊怔了下:“陛下与诸位大臣有如此功绩,后世子孙,自然不会忘记!

陛下无须担忧!”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继续摇头说道:“房遗爱,如今长安之人都说你聪明绝顶。

但是你却还是看不透这天下人!

策论文章又能如何?

忘了就忘了。

他们忘了朕倒也没有什么,如今朕只怕他们忘了大唐之志,忘了那些大臣!

若是没有这些从龙之臣,我大唐又岂能长治久安,蒸蒸日上?”

房俊想了想,说道:“既然陛下害怕后世子孙忘记。

那不如立个丰碑,让后世子孙记住就好了!”

李世民一愣:“哦?

立个丰碑?”

房俊笑道:“正是如此!

就立一个大殿,名为名臣阁、名将阁或者凌烟阁。

把陛下从龙之臣的策论、文章、再遣人画上其音容,悬挂阁中,以供后人瞻仰!

这样,后世子孙恐怕就不会忘记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