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31章 估计乃是戏言(1/2)

正要说话,这时候,一大群宫女朝着这边走来。

又出现了几个皇女。

似乎是兰陵公主李淑和临川公主李孟姜等人。

兰陵公主李淑李丽贞早嫁,仅仅十二岁就嫁人,驸马乃是太穆皇后族孙、兖州都督窦怀悊。

据说这位公主也很厉害,自幼聪慧,才气出众,九岁时研读《易经》,就已经能理解其谦和的精妙词句;七岁时学习书法,尽得钟繇、张芝这些名家的真谛。

临川公主李孟姜自然不必说了,也是才学出众,据说她跟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五品才人武媚关系相当不错。

似乎见到李世民和李治等人在这边,两个公主脸色一滞,急忙过来行礼。

“李淑,李孟姜!

见过父皇!”

李世民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年关将近,这些年纪不大的公主,都选择回长安过年,如今都在宫中与姐妹们齐聚。

此时,估计是看到这么多大臣都在这里,神情古怪,所以刹住了脚步,看看李世民等人在做什么?

“稚奴,你说说看!”

李世民对着李治说道,没空理会这些公主,知道李治这段时间都在晋阳那边。

其他大臣也不由安静下来。

李治想了想,点头说道:“父皇,其实房常侍说的大多都乃是格物之举。

虽然偶尔也做诗词字画,但是他似乎对于此类种种并不在意。

更多的是跟稚奴和皇妹等人说格物之道!

他说,格物致知,方能修身齐家!”

李世民皱眉说道:“朕自然知道他推崇格物。

如若不然,也不会有这曲辕犁之事。

除此之外,他就没有说其他的了?”

“自然……还有6一些!”

李治想了想,继续开口:“其实房常侍说东西的时候并不多,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家里面玩玩,只有偶尔稚奴问几句,他才会说一句。

房常侍常说,懂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

所以有时候,他也闭口不谈!”

“懂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

李世民等人皱了皱眉头。

“正是如此!”

李治点头说道:“格物致知,致知而物格。

房常侍常说,虽然他确实懂不少格物。

但是依旧有很多问题想不明白。

例如物件为何而掉落?

月亮为何而升起?

为何有日夜?

风雨雷电,又是何物?

归于天神吗?

只有天神吗?

人,乃是万物之唯一?”

“后来房常侍又说:人,非万物之唯一。

人,也是芸芸众物中的一种。

道不以人为转移。

天地众物都有其道。

例如,植物为何而长?

花朵为何而开?

牛羊牲畜,为何也能壮大成群?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知道自己是人,而非神定义人为人。

物之所以为物,而是不知自己为物,也并非神定义其为物!

后来,他又说了许多很多!”

李世民与房玄龄等人皱了皱眉头。

前者继续说道:“他平常就跟你们讲这些?”

“也不是!

其实房常侍讲的很少很少。

只不过是稚奴好奇,所以才多问了几句。

事实上,他跟皇妹在家都不讲这些!”

李治说道,想了想,又说道:“而且后面,房常侍还讲了几句可怕的话!”

“什么可怕的话?”

李世民说道。

李治看到又有几个人朝着这边走过来,似乎又是哪位公主,顿了顿才继续说道:“说此话的时候,房常侍也在说格物之举。

后来他说大唐的学子都看不起格物,似乎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学,心中有些气愤。

于是便开口说了一句!”

“他说,所谓士子者,理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由此,方知自己为何而学?

将来展现何种雄心壮志?”

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猛地巨震,瞪大眼睛。

“后来稚奴也觉得此句有道理,就问他为何自己不为万世开太平?

结果房常侍顿时就笑了,说他乃国公次子,又是什么驸马。

不需要这样做芸芸!”

李治说道这里,似乎想起了房俊的反应,于是笑道:“房常侍说虽然会说,但是做却不会做。

当然,稚奴觉得这也仅仅只是他不想做而已!”

场面忽然一片死寂。

不少人听到李治这么说,似乎都被吓住了一般。

喉咙宛如卡壳,瞬间说不出话来。

面面相觑。

房玄龄已经满脸都是凝重。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李世民深吸了口气,死死的盯着李治。

李治点头:“他又说什么天地以生生为心,圣人参赞化育,使万物各正其性命,此为天地立心也。

和什么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芸芸。

只不过太久,稚奴忘记他怎么说了!”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说道:“没有想到这房遗爱小小年纪,竟然有这番认识。

实在是……难能可贵!

为天地立心此句,实乃天下大善之句!

房爱卿,你觉得如何?”

房玄龄心中也有些激动,但是想了想,却说道:“陛下,俊儿说此话多少夸张,估计乃是戏言。

不可为真!”

“哦?

戏言?”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