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夜闯四皇子府(2)
第60章 夜闯四皇子府(2) 作者: 十三嫣 第60章 夜闯四皇子府(2) 李诚淡声道:“找出来了他们不给梁家,跑来我这里作甚?”
“他们要求我们别把那位解毒者放出来解毒,说如果不按此办,就把信公之于众。”
“是公之于众,不是交给梁家?”
李诚终于抬起了眉眼,笑了,“有些意思。”
“确实。
他们找到信不交梁家, 反而来这里撒野,有些不合常理。
何况以周勇夫妇那榆木脑袋,不可能从信中知晓那毒是我们所投,我也不曾在信中提过半句。
只怕是,有高人指点他们。”
张柯能在四皇子府任幕僚多年,靠的就是思维敏锐, 能洞察秋毫。
“熊大人今日去国公府一查, 事情已经对我们相当有利。
就算周勇把信交给梁家,再由梁家把信公之于众,别人也只道梁家和老五使计在诬蔑我。
若是此信由周勇自己公布,确实是有些麻烦。”
“给周勇出主意的这个人很刁钻,只逼我们不把解毒者放出来,表面上是在帮周家,怕我们把一切罪责都推给周大坤,实际上,只怕是另有所图。”
李诚站起身,揉了揉肩,“梁家今日的一把火起得时间巧妙,梁家人说不定还在怀疑是我们和熊大人合谋好,选在那个时机里应外合的放火。
实际上真只是一个巧合罢了。
今日我李诚这个黑锅是背定了。”
张柯也笑了,“事情巧合太多就是阴谋。
听说今日云家的小庶女被霍太夫人请去为周梁氏解毒,结果霍太夫人不仅要云家小庶女写出解毒方, 还叫人给她灌了药,以供她孙子梁七郎霍霍。
巧合的是,熊大人大驾光临,梁家大小全出,梁七郎没霍霍成。
然后国公府就起了火。
再然后周梁氏就回家了, 晚上就登了门。”
李诚笑道:“先生倒是特别关注这件事。”
“我只是觉得那个云家小庶女敢把梁七郎卖钱,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于是就多给予了些关注。”
“先生一说,我也觉得如此。
那你说,云家小庶女到底有没有写出解毒方?”
张柯道:“据说没写。
霍太夫人认为赃物被找到,北志商会的人已经达到了目的,他们的人应该马上就会给所有人解毒,或许是她认为没必要在有众多高官还在梁府的时候再去老着一张脸干那不要脸的事。
就放人家小姑娘走了。
不过……”
李诚问:“不过什么?”
张柯回道:“不过梁子渊却没准备放过她。
赃物在梁家被找到,他知道这将很麻烦,他估计北志商会因为解毒的事可能会见小姑娘,他竟然带人跟踪。
小姑娘接到一封信后确实去了望月楼,结果梁子渊扑了个空。”
李诚感慨,“这个梁子渊还真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他为了给赃物之事找个替罪羊,居然把主意打到了他所谓两情相悦的云家小庶女身上。
如果当时真让他抓到云家庶女与北志商会或者北魏人见面的现场,估计他会捏造各种事实把罪责全推到北志商会和小姑娘身上。
谁叫小姑娘恰好能解毒?”
张柯点头,“没错。
他这么做,至少可以把对梁家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确实是个心狠手辣的人。”
李诚猜测, “所以话说回来,小姑娘让梁子渊在她面前一再失利,说明是个非常聪明的人。
有没有可能, 这个指点周梁氏今晚登门的人就是她?”
“若是她,她能得到什么好处?”
“好处嘛,是可想而知的。”
说完,两人心照不宣的相识一笑。
李诚最后道:“也罢。
那个解毒者就让他消失吧。
云家小庶女的提醒没错,放他出去,恐成为李琮玉和梁家攻击我的缺口。
就让此案最终成为一个没有结局的悬案,坐实梁家的罪责便罢了。
也算是我们承了小姑娘一个人情的回报。”
“是。
今晚,那个解毒者就会横尸于梁府门外。”
* 德昌侯府里,此时此刻还灯火通明。
德昌侯宋孟贤和夫人江氏皆坐于大堂之上,两人伴着灯火,由长子宋竹陪着,都在等宋砚宁回来。
在大堂一侧的地面上,大小楠木箱二三十箱,都呈打开状态,而盒子里面摆放各式各样的物件: 有金丝腰带,纯白流云锦的袍子,荷包、玉鞋、古玩、字画、白玉、东珠、珍稀兰草、珍贵皮革、宝剑等等。
从穿到赏,从文到武,几乎是包罗万象,琳琅满目,令观者为之眼花缭乱。
而对着这一地的物件,江氏一脸怒气,德昌侯和宋竹则满面愁容。
直到近三更时,才听管家来禀,说二少爷回来了。
江氏神色不善道:“叫他进来!”
待到管家出去请,才见宋砚宁极其不情愿地进了屋。
“父亲大人,母亲大人,不知如此晚了为何不去歇息,在此等孩儿是何故?”
今日跟着熊大人他们办了一天案,他一身官袍都还未换。
尽管表现得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却依然掩不住他清透温如玉石的容颜。
宋竹连连朝他眨眼,德昌侯也道:“阿宁,贺大人那边今日来信,说你在牧马州的表现还不错,决定京城的案子结后就把你升为……”
“侯爷,半夜三更都杵在这里,是为了让你和他谈公事?”
侯夫人江氏毫不留情面的截断了德昌侯的话,“难道侯爷看到这一屋子的箱子不堵心么?”
德昌侯尴尬地咳了声,“夫人,我也是看到阿宁为公事忙到半夜很欣慰,一没忍住就把他即将高升的好消息告诉他……”
“高升?
贺大人说他高升他就高升了?
看他干嘛嘛不行,撩姑娘一撩一个准的行径,只怕是贺大人想留他当上门女婿吧。”
侯夫人冷嘲。
德昌侯诧异道:“不会吧。
贺秋又不是没有儿子,没道理还要找上门女婿……”
“住口!
现在是讨论别人有没有儿子的时候吗?
问题是这小子回京没几天,那贺诗诗是可着劲儿天天往侯府里送箱子,送书信。
府里着专人接送也就罢了,偏那些长嘴的夫人们传谣说宋二公子在牧马州故意赢得人家姑娘的芳心,又始乱终弃,现在人家姑娘不同意天天派人上门送礼求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