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64章 名将朱桓与约法三章(2/2)

朱桓起了一个很好的话题,孙策顺着便说了下去,对堂内所有豪杰说道:“吴县豪杰既然有雄心壮志比肩于沛县豪杰,那我亦效仿高祖,与江东约法三章!”

“四百年前高祖入关中,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乃与父老约法三章,馀悉除去秦法,诸官吏士民皆如故。”

这个是史记里明确记载的,在座豪杰,不论读过诗经与否,在听孙策说完这些后,都对四百年前的形势有了鲜明的了解。

甚至有些人思路活泛,想到了当今。江东形势与当年亦颇有类似。

同样是汉室失德,导致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乱兵四起。

去不去汉室,这些豪强还没有想过,但只要汉室子民,无不思朝廷能出明君、贤臣,使政治清明,去除暴法,匡扶汉室。

而孙策就是针对天下士民所想,正式向江东推出自己的政治理念。

“昔秦法苛暴,高祖入关中,约法三章为父老除害。今汉室暴虐,我入江东,亦约法三章,为父老除害。且诸官吏士民皆如故,我大军军纪严明,绝不侵暴!”

听闻孙策所言,满堂豪杰无不欢欣!

江东豪杰为什么抵抗孙策?最大的原因不就是怕利益受损?

如果孙郎统治江东,对官吏士民皆秋毫无犯,父老自然悦服,甚至竞以牛酒诣军亦不在话下。

就算有人因为其他原因抵抗,那激烈程度亦会大幅下降。

只是有豪杰亦十分关注,孙郎欲稳定江东,效仿高祖不侵官吏士民,这一点不足为奇。

可孙郎到底打算如何治理江东?可别如高祖一般只是为了暂稳人心。前面说秦法暴民,为父老除之。后面就来了一个汉承秦制。

楚汉战争期间,关中父老比秦国治下还惨。在萧何治理下,男战女运,连免于兵役老弱以及少年都得组织起来,源源不断的支援荥阳前线,这才挡住了项羽。

有人当即问道:“敢问孙郎,约法三章内容究竟为何?”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