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出发寻九阳,遇周芷若(1/2)
第134章 出发寻九阳,遇周芷若 作者: 青衫依旧在 第134章 出发寻九阳,遇周芷若 次日,殷梨亭、俞莲舟、莫声谷以及可怜巴巴的张无忌就兵分两路下山了。
殷梨亭自己去昆仑山找《九阳神功》,而俞莲舟和莫声谷则拿了殷梨亭昨晚仓促写就的亲笔信,送张无忌去蝴蝶谷。
到了武当山脚下,两拨人准备分开,殷梨亭看着可怜的张无忌,忍不住摸了摸他的脑袋。
这孩子如今双亲去世、满脸伤心彷徨。
殷梨亭对他道: “无忌, 你放心,最多一年,六叔一定给你找到《九阳神功》!
到时候若你还在蝴蝶谷,我就去蝴蝶谷找你。
若你已经回武当山了,那便正好。
等你康复了,小昭还等着跟你玩儿呢!”
“好的六叔,我记住了。”
张无忌点了点头,他娘临死前让他有事就找这个六叔,现在看来,这个六叔对他的确不错。
(作者:哪有什么无缘无故的爱?!
) 他想起小时候父亲张翠山和他讲过,武当七侠里,他张翠山和六弟殷梨亭年纪相近、关系最好,顿时心里多了些安全感。
没爹没娘的孩子,现在忽然感觉又有了些依靠。
…… 独自策马往汉水而去,殷梨亭准备先坐船到汉中,再往西。
这几年雨水频繁,如今汉水上游也能通行渔船,因此他才这么打算。
当初去华山,他是骑马去的,那可太辛苦了, 他可不想再遭那茬罪。
刚到汉水边, 正准备往上游行去, 找艘渔船载他呢,殷梨亭忽然听到远处有厮杀之声传来。
急忙策马奔驰一段,他拿眼瞧去, 只见前方河边, 有几十名蒙元鞑子正在围攻一名虬髯大汉。
那大汉守在江边, 护着身后一艘小小乌篷船,想必是船里有他誓死守护的人。
这人一脸虬髯胡子,高大威猛,此刻一人独战这些鞑子,勇猛非常,手里长刀左杀右挡,几个呼吸之间就连杀好几名鞑子。
只不过他要护着身后船上的人,无法乘胜追击,顺势杀入敌阵,因此时间一长,势必大败亏输。
果然,那些鞑子见他勇猛,当即下令放箭,顿时箭如雨下,让那大汉左支右绌。
蒙元鞑子杀我大汉男儿?
是可忍,孰不可忍?
殷梨亭一眼就弄明白了形势,当即冲上去帮忙!
他大吼一声, 拔剑冲了上去。
“狗鞑子, 敢杀我汉人!
武当派殷梨亭来也!”
那些鞑子见到还来了援兵, 当即分了几个人来挡住殷梨亭。
可他们的军中武艺对付普通江湖人物还行,如何能对付得了殷梨亭这等高手?
几招之间,就命丧殷梨亭剑下。
原本围攻那大汉的鞑子顿时慌了,有人大喊: “贼子是高手,不可硬拼!”
“速速呼叫援军!”
这时候,当即有人掏出号角,眼看就要吹响。
殷梨亭哪能让他们呼唤援军啊,万一来个几千大军,他就是有三头六臂恐怕也不是对手啊!
当即强提内力,一品境界的梯云纵施展出来,如闪电般降临到这些鞑子头顶,手里剑光一闪,就让这些准备吹号角的鞑子了账。
接下来他更是虎入羊群,手里长剑如阎王爷的夺命神鞭一样,朝着那些蒙元鞑子抽去。
几十名蒙元鞑子不过半盏茶功夫,就被他杀了个一干二净。
说到底这些人只是蒙元军中士卒,并非武林高手。
所以面对他的进攻,才会这般毫无还手之力。
这时候,先前那被围攻的虬髯大汉连忙下跪道谢: “常遇春多谢武当殷六侠援手。”
哎呦,原来这人就是常遇春。
那个将兵十万,勇猛无敌的明初大将!
难怪如此威猛!
殷梨亭连忙摆手: “常大哥不必客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罢了。”
这时候,常遇春身后的船舱里忽然传来一声小女孩的哭喊声: “爹!
爹!”
声音哀凄,让人心酸。
殷梨亭当即脚尖一点,落到船上,只见一个衣衫敝旧、赤着双足的漂亮船家女孩正趴在一具尸体上哭泣。
那尸体被三四只羽箭射中,早就没了呼吸,看衣着形貌,显然是个船家。
此刻,常遇春也奋力跳到了这船上,顿时也是大惊,连忙对着另一具尸体跪下,虎目含泪: “小主公!”
原来这船舱里还有另一人在,是个几岁的男孩,只不过此刻也已身中数箭,命丧黄泉。
常遇春抱着这孩子,哭喊了半天,没得到一丝回应。
半晌之后,他只能放下那孩子的尸体,对那船家女孩下跪道: “小姑娘,对不起,是我常遇春连累了你们,害死了你爹。”
此刻他身上也有好几处伤,鲜血淋漓的样子,惨烈非常。
那船家女孩却不理他,只顾着哭。
殷梨亭见此,当即对那楚楚可怜的小女孩道: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逝者已矣,请你节哀。”
“我叫周芷若。”
原来这就是周芷若,还真是巧了。
殷梨亭心道。
他连忙问: “姑娘,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我送你回家去吧。”
周芷若双目垂泪,小声道: “我跟爹爹两人住在船上,再没……再没别的亲人了。”
常遇春闻听她家破人亡,连忙又是赔礼道歉,又是掏出一锭银子来递给她: “周姑娘,对不起,是我老常不该请你爹摆渡,害了他的性命。
这点钱你拿着,或可谋几日饭食。
再多,我老常也没有了。”
周芷若寒家贫女,何曾遇到过这种情况?
往日里,她与爹爹住在船上,打鱼摆渡,都是她爹操持的,她不过是缝缝补补、烧汤做饭而已。
这会儿面对常遇春的银子,她不知该不该拿,只拿眼睛去看殷梨亭。
她本能的觉得这个武当派的大侠是个好人,也许他会帮忙。
不得不说,她虽然年幼,但看人真准!
殷梨亭见她看向自己,当即对常遇春道: “常大哥,事已至此,你也不必愧疚,先帮周姑娘把他父亲就葬在这汉水之畔吧。
随后我带这姑娘回武当山吧。
周姑娘,我是武当派张三丰真人座下六弟子殷梨亭,你愿意与我去么?”
“我……我愿意!”
周芷若知道这是自己最好的选择,拿了常遇春的银子,再如何省着花也不过能用个一年半载,可自己年少体弱,到时候何以谋生?
万一遇到坏人,说不定生不如死!
还不如跟着这大侠走,若是以后能学些武艺,也能保护自己,不再被人轻易践踏。
刚刚那般眼睁睁看着爹爹被射死的场景,她再也不想经历!
她想成为一个像这位大侠这样,能轻松杀死几十名鞑子的强者!
所以她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了下来。
随后常遇春和殷梨亭二人就帮周芷若把她父亲埋葬,随后各自分手。
常遇春背着他小主公的尸体要去寻找旧部,而殷梨亭则是牵着周芷若的手找回自己的马,准备继续去昆仑。
没错,他懒得先把周芷若送回武当山了,还是干脆直接去昆仑山得了。
有自己照顾着,应该也出不了什么事。
周芷若也是十岁的大姑娘了,又不是自己女儿,男女大防还是要注意的。
因此殷梨亭也没有与她同乘一匹马,而是让她坐在马上,自己牵着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