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0章 印章:古稀天子之宝(1/2)

杨丽丽将钱再次的推向了宋文镜,同时解释着不收这钱缘由。

可宋文镜心里很清楚,这大概是杨树林不愿意接受他宋文镜的钱,所以才让女儿这么急切的送回来。

只不过,杨丽丽为了安慰他,才故意如此解释而已。

从刚刚谈话的言语以及神情之中,宋文镜都能够明确的感受到杨树林对他的抗拒以及鄙视。

面对着杨丽丽再次递过来的钱,宋文镜这次没有拒绝。

既然上赶着给人送钱,人家也不收,并不愿意领他的情,那么他也不是非得下贱到那种程度。

如果不是因为杨丽丽的缘故,他又何尝如此的低三下四呢。

在宋文镜看来,再过上两三年,等到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放宽,那时候的自己已经能够积累一部分的资本。

而他也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两三年而已,他等得起,毕竟还有几个月,他才19岁而已。

也许在杨树林的眼中,他宋文镜就是一块烂泥。

但他却很清楚,自己正走在一条大道上。

只要给他一定的时间积累,他相信自己不会落后于人。

“收老旧物件,废纸、旧书、废铁铜铝啊!”

生活再次的恢复了平静,宋文镜也没有按照其他人的意思,换一份显得有身份的工作。

而是继续收着自己的破烂。

十多天过去,期间宋文镜再一次去看望杨树林,但并没有得到对方的好脸色。

甚至还拿张栋的家世来跟他做对比,等于是当面侮辱了宋文镜。

即使宋文镜再如何的大度,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羞辱。

当即,他就不辞而别。

虽杨丽丽追上来道歉,但也无法消灭他内心的愤怒。

越是在乎,往往就越发显得愤怒,当时的宋文镜就是如此。

生活还得继续,宋文镜将借的周一平的钱还了回去,自己则是坚持着每天出去收破烂。

哪怕偶尔的小雨,也阻止不了他那颗越发坚定的心。

“收破烂的,什么时候又开始收集老旧物件了?

以前听你叫唤,好像只是收废纸、废铁之类。

怎么,现在生意做大了?

哈哈哈……”

一幢筒子楼前,一位年约六旬的大爷明显的对宋文镜还算眼熟,半开玩笑半好奇的问道。

“养家糊口嘛,只要转手能卖钱,能赚一点是一点。

大爷,怎么的,你家有好东西想出手?”

宋文镜停下了脚步,跟大爷唠着嗑。

大爷倒也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点了点头,“我这边确实有个好东西,可就怕你钱不够,受不起啊!”

听到此处,宋文镜来了兴趣,“大爷,你都没有说什么东西,就知道我收不起?

我好歹做这行也有段时间了,真让我收不起的东西,我还真没有见到过。

要不,你让我见识见识。”

宋文镜故意如此说话,就是将这位大爷抬在高处,下不来台。

果然,大爷有点实诚,并没有继续吊宋文镜的胃口。

“我的老父亲去年走之前留给我一枚印章,说是寿山石的,还是什么乾隆皇帝的印章。

不过,我是不懂这些,也不喜欢这些玩意儿。

如果价格合适的话,我倒是愿意出手。”

听到老人说是寿山石印章,宋文镜已经是很开心。

而当他听到居然是乾隆皇帝的印章,更是差点激动的跳了起来。

可同样的,却又感到不可思议。

这位大爷是真的实诚,还是在搞什么阴谋诡计?

哪有家里藏着这样的宝贝,就直接跟他说的道理。

“大爷,乾隆皇帝的印章怎么可能落到百姓的家中,那些东西大部分都在故宫博物院呢。

不过,如果真的寿山石的印章,还是能值一些钱的。

要不,大爷您去取来,我帮你看看。”

宋文镜不动声色的盯着眼前大爷的表情,似乎想要从中发现点什么。

可惜,不知道是这位演技高超,还是本就如此,大爷挥挥手,迈着步子就朝着家中走去。

对此,宋文镜也不显得着急,而是坐在了板车上,掏出一根香烟,自顾自的点上。

走了大半天了,正好借这个机会歇歇脚。

对于刚才大爷所说,他还是存疑的。

只不过没有看到东西,也不便多说什么。

几分钟过去,当宋文镜抽完一根烟的时间,大爷也从楼上走了下来。

“来,小伙子,给你瞧瞧,让你掌掌眼!”

大爷从口袋里掏出掏出一方锦帕,缓缓的打开。

一方高约10厘米、长约4厘米、宽约4厘米的小印显露出来。

宋文镜用手指轻轻的捏起那枚印章。

此印章通体黄色,色泽光亮柔和。

石体明透,仿佛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

印章的上端,雕刻有两条黄龙,呈二龙戏珠之状。

翻转看其底部,印面篆刻阳文:古稀天子之宝。

这哪里仅仅是寿山石,这是寿山石之中的极品:田黄石。

而且还是通体黄色的田黄石。

至于说其印面篆刻阳文,宋文镜还不敢肯定是不是真的就是那位乾隆皇帝的印章。

说起乾隆皇帝,就绕不开他的一个称号:盖章狂魔。

据相关史料记载,乾隆皇帝一共拥有1800多枚印章。

其在位期间,将历朝历代的名作收于宫中。

为了显示其尊贵的地位,乾隆皇帝开始在各个名作上题字。

后来,因为下臣给其奉供了大量的珍稀玉石,他突发奇想,命人找来能工巧匠,为他雕刻各种类型的印章,以便他字画鉴定和赏析的需要。

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其作品《快雪时晴帖》号称神作,为世人所称赞。

这幅字帖只有28字,其篇幅并不是很大。

但在乾隆皇帝的努力下,硬是将之拓宽到5米多,更是在字帖上写下了硕大的“神乎其技”

、“神”

字。

可以说这种行为是破坏了其字帖整体的美感。

而更令人叫绝的是,整个字帖之上,乾隆皇帝的印章就达到了170多枚,堪称旷古绝今。

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算得上是一副名作。

偶尔之间,乾隆爷得到了它。

很多人都知道,这幅画上方留下了不小空白位置。

乾隆爷一看,顿时见猎心起,他的印章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于是,每次拿出来欣赏之时,都会在上面题上几个字,盖上一个印章。

结果偌大的空白位置,很快就被这位皇帝给题满了字,盖满了章。

连缝隙之间都没有放过。

可偏偏搞笑的是,乾隆爷得到的这幅《富春山居图》是伪作,是后人模仿而成。

大臣们哪里敢将实情告知,所以也就一直隐瞒着。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