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千万营收的热门单曲(1/2)
如果说碧梨-艾利什是在音乐圈内崭露了头角,那么最近两个月,她的好闺蜜麦迪逊-比尔就是把热力延烧到了每一个她能触及的领域。
VMA颁奖典礼之后,借着六百五十万人同时观看直播的热度,《Closer》终于超过《Cold Water》,坐上了单曲榜第一的宝座,而且一坐就是六周。
10月3日,公告牌杂志公布了最新一期榜单,烟鬼与霍尔希的Future Bass合作曲目,以令瀚音乐绝望到无语凝噎的巨大优势继续领跑。
数字销量方面,《Closer》本周下降16%,以13.
7万次数字下载的成绩第八次蝉联冠军。
流媒体播放量方面,《Closer》本周下降3%,但3780万次播放的历史级数据,依旧让哥伦比亚唱片连续七周问鼎。
哪怕只算会员制的主动播放,也有2160万次。
更可怕的是,这一周,《Closer》的电台播放频次居然还上涨了9%,终于以1.
38亿听众的覆盖率回到了第一的位置。
公告牌的三个细分榜单,数字销量榜、流媒体播放榜和电台播放榜,本周的《Closer》全部拿下冠军,成为总榜第一名自然是一件毫无悬念的事情。
这种四个榜单同时登顶的盛况,自2013年流媒体播放榜诞生以来,只出现过四次: 第一次,2014年6月28日,Iggy Azalea和Charli XCX的《Fancy》。
第二次,2015年2月至4月,Mark Ronson与Bruno Mars的年冠单曲《Uptown Funk》。
第三次,2015年11月28日,Adele的《Hello》。
而这第四次,便是The Chainsmokers和Halsey的《Closer》。
与此同时,烟鬼还顺带打破了一项纪录,这个组合超过了Macklemore & Ryan Lewis的《Thrift Shop》,以及LMFAO的《Party Rock Anthem》,成为了最近12年来,获得单曲榜冠军次数最多的双人组。
上个获得这一殊荣的组合,还是2003-2004年凭借《Hey Ya》叱咤风云的Outkast。
这种注定名垂青史的里程碑之作,不是韩易光靠雄厚财力和歌单宣发就能击败的对手。
就像九十年代热衷慢板情歌的听众选择了《One Sweet Day》和《I Will Always Love You》,零零年代初次尝试流行舞曲的乐迷选择了《I Gotta Feeling》一样,一零年代把电子音乐捧上神坛的欧美乐坛,选择了用《Closer》为这股席卷全球的EDM浪潮加冕。
有些风向可以改变,但极少部分趋势,注定非人力所能左右。
《Closer》便是其中一例。
但超越不了《Closer》,不代表不能超越自己,VMA颁奖典礼之后,《Closer》拿到了六周冠军,而这六周,在次席陪跑的单曲也一直没有更换过。
正是《Cold Water》。
《Closer》夺冠首周,《Cold Water》数字销量82000张,排名第二。
流媒体播放量2020万次,排名第二。
电台覆盖率1.
34亿人,排名第二。
《Closer》连冠第六周,《Cold Water》数字销量85000张,排名第二。
流媒体播放量1990万次,排名第三。
电台覆盖率1.
21亿人,排名第三。
也就是说,六周时间里,这支单曲的数据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展现出了坚若磐石的稳定程度。
怎么做到的?
流媒体播放很简单,瀚音乐的大歌单战略,可以让版权库的任何单曲,从零开始冷启动,一周就拿到数百万次播放,让一首公告牌拿过冠军的热门单曲保持在2000万播放的区间,几乎不存在任何问题。
电台覆盖率方面,商业电台的歌单一周一小换,一月一大换,而像《Cold Water》这种稳定在排行榜前十的单曲,则基本上不会受到调整。
从夺冠时的1.
428亿人,到滑落至第二位时的1.
34亿人,再到10月3日的1.
21亿,虽然呈现持续下滑的态势,但却符合一首单曲正常且健康的生命周期。
至于逆势上扬的数字下载量……那是因为《Cold Water》9月底开启了打折销售的模式,以挽救数字销量的颓势。
69美分一首的价格,能很好地吸引最后一批持币观望的购买力。
两个月前还在嘲讽《Cheap Thrills》和RCA是“69人”
的瀚音乐,举起打折的价签,喊了声“真香”
。
商场就是这样,自己做的时候,是“智慧敏锐的超前决策”
,别人做,那就是“钻规则漏洞的无耻之徒”
。
韩易也不能免俗。
只要能让《Cold Water》稳住亚军的位置,别说打折了,要不是不能计入销量,他甚至愿意白送。
因为《Closer》的12周连冠,是电子音乐与电子音乐制作人,在公告牌主榜的最高光表现。
它标志着,1980年代发端、1990年代蓄势、2000年代上升、2010年代总爆发的EDM文化,正式在主流文化圈到达了顶峰。
接下来的七年时间里,还会有一些电子音乐相继夺冠,比如The Weeknd和Daft Punk合作的《Starboy》、Lady Gaga和Ariana Grande的《Rain On Me》、Halsey的《Without Me》、BTS的《Dynamite》和《Butter》、The Kid Laroi和Justin Bieber的《Stay》……但再也没有一位电子音乐制作人,可以像之前的Calvin Harris、Zedd、Diplo与The Chainsmokers那样,在艺人栏挂上自己的名字,直接夺魁了。
随着2020年代,Techno音乐的商业化和主流化,这股席卷全球的EDM浪潮,会被完全融入流行音乐架构的复古舞曲取代,逐渐消弭。
电子音乐还会有广泛的受众,Tomorrowland和EDC依然会一票难求,但再也不会以独立而独特的形态,用最传统的Chorus-Buildup-Drop模式征服电台与榜单了。
至少到韩易重生为止,这样的情况仍在持续。
所以,想要让旗下签约的电子音乐人继续出成绩,让刚刚收购的Mad Decent乘风而起,让瀚音乐未来的电音产业布局之路走得更加顺畅,韩易就必须尽自己的一份心力,尽可能提升、扩大、延长电子音乐在主流圈层的商业成绩和文化影响力。
《Closer》这首歌,他只能出个歌手霍尔希来演唱人声旋律,别的事情他管不到,也不该他管。
但《Cold Water》,他可是拥有完整母带版权和音乐版权的。
唱片公司和版权发行公司能揣进兜里的每一分钱,他都是幕后的直接受益者。
自7月底单曲正式发行以来,包含美国在内,《Cold Water》全球流媒体平台的每周播放总量,就没有跌破过3000万。
截止10月6日,瀚音乐录得的流媒体数据已经超过了4.
28亿。
这意味着,光是这两个月,瀚音乐旗下的Mad Decent就通过这首歌,获得了至少192.
63万美元的收益。
去掉艺人分成之后,也有将近150万美元在账上留存。
考虑到热门歌曲的长尾效应,未来《Cold Water》至少还能为厂牌带来这个数字两倍以上的收入。
而这还只是流媒体一个环节而已,随着冠军单曲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与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电影方、广告商,甚至是购物中心和大型连锁餐厅会选择将《Cold Water》加入他们的歌单以吸引顾客,由此,同步授权和公开表演授权的收入也会上升到七位数的区间。
换句话说,一首《Cold Water》,就能为Mad Decent与控股的瀚音乐带来千万美元的收入。
考虑到这支单曲的制作成本,这些绿油油的美钞,全都是净利润。
到这一步,哪怕再愚钝顽固、再故步自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韩易掏出3600万美元收购Diplo和凯文-库萨特苏股份的商业行为,是一次精明而富有远见的战略投资。
实际进账的版税和授权费,再加上母带版权和音乐版权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便足够韩易回本了。
甚至,如果一直持有到2020年之后,等华尔街开始大肆收购音乐版权,热单的溢价升到最高时再出手,韩易不仅可以回本,甚至还能大赚一笔。
对于没有备忘录外挂的普通人来说,完成这一次投资转手,就可以原地退休,享受余下时光里,漫长而悠闲的赢家人生了。
哪怕不去想那么远,把《Cold Water》的收益全部放在Mad Decent厂牌账户上不动,这笔钱也足以支持Mad Decent在不发行任何一首新歌的情况下,继续运营五六年的时间。
要是砍掉制作和宣发方面的工作人员,只留下最基本的运营维护功能,那Mad Decent甚至可以就依靠这一首歌,永远生存下去。
一首冠军单曲,就蕴含着如此巨大的能量。
而今年,公告牌的冠军单曲,总共会有13首。
除了这一首属于瀚音乐,其他的,都是三大音乐集团的资产。
往前倒推76年,自1940年7月27日公告牌发布第一份榜单开始,美国音乐工业里诞生的每一首冠军单曲,几乎都躺在这三个集团的版权库里。
环球、索尼和华纳在这一领域无可撼动的强大,以及韩易想要跻身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人家版权库里数千首冠军单曲,每年收入100亿美元……哪怕有不停返现的奖励机制,韩易又得花多久,才能从零到一再到一千,赶上三大的脚步?
另外,不要忘记,音乐,或者说二十一世纪的流行音乐产品,并不只有取悦耳朵这一种功能而已。
伴随着可视化内容的呈现,音乐同样也可以成为像电影和电视剧一样,给人带来视觉享受的娱乐内容。
而这种音乐可视化内容,在网络媒体的各类收益逐渐扩大化、正规化的今天,也可以为音乐集团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这就是MV。
音乐视频,自1927年的歌舞电影《爵士歌手》开始,便是现代社会的娱乐消遣里,最受人欢迎的几个类别之一。
普通人喜欢听用旋律谱写的爱情故事,也喜欢看摄像机记录的动人场面,更抗拒不了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的视听魅力。
这颗宝莱坞和迪士尼越浇灌越茁壮的摇钱树,音乐工业自然也不会放弃。
1974年,皇后乐队惊世骇俗的《Bohemian Rhapsody》MV发布,这支风格庞杂的摇滚音乐,被广泛认为是第一首全球热门单曲,而它营销策略的核心,就是其配套的音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