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科莫湖畔的明珠(1/2)
虽然由南至北,河流绵延近五十公里,但科莫湖的菁华所在,其实就集中在少数几个城镇周边。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科莫城,光看名字就知道,这座八万五千人口的伦巴第小城,是科莫湖的起始,也是科莫湖的终点。
绝大多数游客,都是在这里的圣乔瓦尼火车站下车,沿长阶拾级而下,抵达湖畔,开启观光之旅。
也是从这里登上黄昏经过的城际列车,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米兰。
第二热门的目的地,是由贝纳焦、梅纳焦、特雷梅佐和瓦伦纳组成的黄金三角,这几座小镇坐落在科莫湖Y字的中心点位,拥有巴比安内罗别墅、卡洛塔别墅、韦齐奥城堡等诸多名胜。
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乔治-克鲁尼的入住,带动了一大批好莱坞名流将他们租住的度假别墅选在他拥有的奥利安德拉别墅附近,也让科莫城与黄金三角之间,上临拉利奥,下及切尔诺比奥的这片区域,变成了最炙手可热的新兴沃土。
但“新兴”
这个词其实并不准确,毕竟,纵然整体的旅游热度是随着Instagram等社交媒体的崛起才倏然暴涨,带动了大众消费,可切尔诺比奥、拉利奥和莫尔特拉西奥,早就被老钱们收藏了几十载的时光。
欧盟各国元首、政要和商界巨贾云集的安布罗塞蒂国际经济论坛,每年都在安托万-嘉舍提到的埃斯特别墅举办,而一行人刚刚抵达的帕萨拉夸庄园,也以隐士之姿默默地伫守在这里。
之所以用伫守这个词,首先是因为,帕萨拉夸庄园的位置实在太过隐蔽。
从SS340公路上下来,要在圣马蒂诺道、回忆道、贝萨纳道和普斯宫道之间,转上三个一百八十度的回头弯,才能抵近庄园。
“Mi scusi, sinore。”
奔驰轿车驶过两座古老的石柱,其中一座镌刻着“莫尔特拉西奥宫”
白色大理石铭牌。
穿过一条两侧皆是葱郁松柏,由鹅卵石与碎石块铺就,锈迹斑斑的金属栏杆隔限的小道,来到帕萨拉夸庄园的前庭。
听见轮胎碾过石子发出的嘎吱声响,倚在大门口,双眸半睁半闭,看起来似乎在美梦与现实中辗转流连的银发老者打了个激灵,扶正自己的白色檐帽,朝轿车走来。
“Che cosa stai cercando?”
“Abbiamo una prenotazione con il maggiordomo。”
安托万-嘉舍将车窗全部摇下,探出脑袋,用流利的意大利语回应道。
“Il maggiordomo……”
老者含混地嘟囔了一句,“come si chiama?”
“Colombini。”
安托万神色一滞,声线随即低沉了几分。
“ah, sì, una prenotazione per le quindici。”
老人转头看了一眼贴在大门左侧石墙上的,那张皱皱巴巴的白纸,然后以树懒移动的速度,颤颤巍巍地推开铁栅栏门,冲司机挥挥手,示意一行人继续开车往里走。
“哇噢。”
低头整理了一下衣角,安托万晃晃脑袋,发出一声明显有些嘲讽意味的感叹。
“怎么了?”
韩易不明就里。
“我们的门卫先生很不专业……也很不尊重,我只能这样说。”
安托万舔舔下唇,“而且跟我们看到的所有事物一样衰老。”
“明白了。”
韩易微微颔首,打量着安托万-嘉舍口中所说的那些事物。
一道地中海风情浓郁的灰白拱门,一间能看出来曾经是供驿马和其他马匹休息的马厩,现在被改造成门卫室的低矮石头房子,还有一座比周遭建筑明显高出一截的campanile,即教堂钟楼,这是意式风格庄园最为显著的特征。
不需要专人介绍这座庄园的建筑与历史,韩易自己也能看出,帕萨拉夸,绝不会是近三百年内的产物。
为什么会如此笃定?
看拱门和塔楼那些已经黢黑到糊成一团,甚至快要将原本颜色盖过的烟渍和霉斑就知道了。
刚才经过的那两樽石柱,也是爬满了岁月的青苔。
“没猜错的话,帕萨拉夸的主人家……是不是很久都没来过这里了?”
“我听说有十六年没来了。”
安托万点头应道,“最近十年,都是以单间出租的形式在接待旅客。”
“会有旅客愿意住这种地方?”
韩易啧啧称奇,轿车在庄园的碎石路上艰难行驶,右侧临湖的植被生长得确实茂盛,但完全看不出有什么修剪痕迹,趴在门口的两只仿中式风格的青绿色石狮,似乎都变得蔫蔫搭搭,主体建筑前面的喷泉,更是很久都没有正常运作过了,里面残留的池水已经变成了一滩黑泥。
总的来说,帕萨拉夸跟他想象中的豪华庄园,完全沾不上边,韩易也很难想象会有任何人愿意支付八千美元一晚的价格,来住这种可以说已经快要死去的鬼屋。
“当然没有,这就是主人想要卖掉它的原因……也是我们最大的议价优势。”
“但是,为什么我们要买一座衰败成这样的庄园?”
“因为从卢加诺到科莫城,没有一个投资者会在这种市场情况下卖掉手中的豪华酒店资产……它们比金子还值钱。
一般的酒店,年现金回报率在6-12%左右,而在科莫湖的某些热门区域,这个数据可以达到25%。”
“那岂不是四五年就能回本?”
韩易吃惊不小。
“风险小,回本快,预期收益稳步上涨,留给我们的,自然只有帕萨拉夸这种连正经酒店都算不上的历史古迹了。”
安托万-嘉舍推开车门,对韩易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不过,历史古迹也不是全无好处。
底蕴深厚,招牌响亮,只要遇到一个舍得砸钱的金主,自然能变成科莫湖的又一块金字招牌。”
“我们先去跟这里的管家会面吧,韩先生,我看了帕萨拉夸2001年的评估报告,室外疏于维护,但室内保持得还不错。”
“2001年的报告,现在能管用吗?”
韩易一边小声嘀咕,一边跟随安托万朝帕萨拉夸庄园的正门走去。
主建筑的外墙看上去倒是光洁如新,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种微泛荧光的奶黄色。
但建筑本身的造型,却没有什么可为人称道之处,就是一个呆板单调的长方体。
三层小楼,窗户均匀排布,感觉是设计师直接复制粘贴,两分钟搞定的设计。
除了气势还算恢弘的大门,为大门遮蔽风雨的二层露台,还有站在大门口,双手交叠垂在身前,迎接韩易一行人的中年管家。
之所以一眼就能看出是管家,因为他身上,整齐地穿戴着一套明显过于紧绷的制服,以至于连压在米色西装背心里的深红色领带都拱起了一点。
“科伦比尼先生。”
安托万-嘉舍与管家相向而行,同一时间伸出手,同一时间绽出笑容。
“下午好,嘉舍先生。”
有力地双手交握之后,科伦比尼向安托万斜后方的韩易浅鞠一躬。
“下午好,韩先生,久仰大名。
我叫马蒂亚-科伦比尼,帕萨拉夸庄园的家令,代表洛夫家族和庄园的全体员工,诚挚热情地欢迎您的到来。”
“下午好,科伦比尼先生。”
韩易瞳孔微微一缩,如果他没听错的话,刚才这位浓眉棕瞳,脸颊瘦削到凹进两道沟槽的典型意大利男人,操着一口流利且无任何口音的美式英语,“您英语讲得棒极了。”
“我的名字听上去很意大利,但其实我在南布朗克斯长大。”
马蒂亚笑容谦和,完全看不出一点美国人的外放,“马蒂亚,就是英语里的马修,如果您叫我马修-科伦比尼,那可能就没那么让您惊讶了。”
“原来如此。”
韩易张张嘴,也给马蒂亚回敬了一个微笑,“是我思维固化了。”
“您太谦虚了,韩先生。”
马蒂亚侧了侧身,亮出身后一位端着托盘的侍从,“请问我们能用哪种饮料为您提供娱乐?
嘉舍先生说您对冰可乐加柠檬情有独钟。”
“I’ll take that。”
向安托万抛去一个感谢的眼神,韩易从递到身前的托盘里接过一个表面有浮凸花纹的玻璃杯,轻啜了一小口。
“很美味,感谢你们。”
“乐意为您效劳。”
分别为安托万-嘉舍和费亚穆-德尔维希奉上早已备好的浓缩咖啡与冰水之后,马蒂亚向屋内伸直手臂,“先生们,请随我来……韩先生,如果您不方便的话,可以把杯子交给我。”
“我必须得说,马蒂亚。”
将玻璃杯放回托盘里,韩易咂咂嘴,打量着帕萨拉夸庄园主楼的前厅。
“室内看起来……整洁如新。”
安托万-嘉舍口中那份2001年的报告所言非虚,主楼内部看起来,跟户外花园简直是两个世界。
外面是卡西比尔停战协议签订当天的意大利,里面是公元一世纪五贤帝统治时期的意大利。
“我明白您的意思,韩先生。”
马蒂亚-科伦比尼转头向外瞟了一眼,嘴角泛起的笑意略显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