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76章 回港——老爸的野心(1/2)

第176章 回港——老爸的野心 作者: 水下野鱼 第176章 回港——老爸的野心 1975年12月19日,一辆大型波音747飞机,在香港的上空盘旋了将近一个小时后,才在启德机场下降。

和记黄埔早就安排好了接机的人员,不过并没有送到公司,而是送到了陈家位于浅水湾的别墅。

这栋重新装修过的别墅目前就是陈家人居住的地方,进入大门后便是一片小的花园,两名园丁正在清理着花园里的杂物,见到陈志文后,都招手示意。

“陈生,东西我来拿吧?”

一名管家走了上来说道。

“谢谢,约翰。”

陈志文将手中的行李箱递给了说话的一位约50岁的英国鬼佬。

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陈志文比较看不上香港的大量英国鬼佬,但无论如何,香港还是在英国人的统治之下,自己未来还是需要与很多英国人接触的,因此,陈志文也特意寻找了一位标准的英国贵族管家,来指导自己一些该怎么做或不该做的事情。

至于学英国人的贵族礼仪?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另外一个方面,英国的一些文化也不是完全没有用,这些贵族管家,在安排生活方面的事情上还是很有能力的,在香港,其实有不少华人富豪也喜欢聘请这类人。

当然,很多华人也是有着特殊的傲娇心里,让英国佬为自己打工,最近的香港媒体上,也经常讨论这个话题,着实让一些香港华人开心一阵子,再次一点,如果没能力让鬼佬给自己打工,那去某些特殊的街道找找也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心理了。

“这挺重的。”

约翰接过行李箱,结果没想到那么重,差点把腰给闪了。

“拿这个袋子吧,下面有轮子,可以拉的。”

陈志文从行李箱前方抽出一根袋子,笑说道。

其实陈志文在几年前发现一个的小事情,那就是这个时代的行李箱与后世的不一样的是,它没有拉杆,而是靠着前方的一根绳子来拉的。

不过因为那时候自己的主要精力还是在电子产业与红牛以及后续布局地产与收购和记,时间长了就忘了。

“抱歉,我其实是知道的,只是我也没想到您的行李箱会这么重。”

约翰带着歉意说道。

“这里面有一些朋友送的红酒,所以重了点。”

陈志文说道,一路上都是手下拿的,他当然也不在乎重量了。

“好的,那我将红酒放在地下的酒窖里。”

约翰说道,随后拉着行李箱朝着另一边走去。

“阿文,回来啦。”

老妈吴秀玲看到儿子,立刻放下手中的一只狸花猫,笑着说道:“要不要吃点东西?”

“不用,飞机上都有的,我去拿瓶矿泉水就行了。”

陈志文笑了笑,走到沙发旁边,又问道:“老爸呢?

去公司了?”

“没,应该在楼上吧?”

吴秀玲指了指上面说道。

“好,我上去一趟。”

陈志文点点头说道,没有手机,家里人也只能知道他回来的大概时间,自然不可能一直在门口等着,该干嘛就干嘛。

“晚上要吃什么?”

吴秀玲接着问道。

陈志文说:“烧点清淡一点的吧?

青菜、生菜、紫菜汤之类的,荤菜就随便烧两样就行了。”

老美的科技的确不错,但食物这一块,真的很让陈志文吐槽,蔬菜主要就是靠水蒸再加点橄榄油与调料,要么就是蔬菜沙拉,味道倒是也还不错,特别是大酒店的,但吃时间长一点就让陈志文很不习惯了。

走到三楼的阳台之上,陈天福正在打着瞌睡,后面的动静似乎惊醒了他,转头看了一眼是自己儿子,连忙将旁边的椅子拉了出来,说道:“来,坐一会,这里太阳晒得挺舒服的,风景还不错。”

“就这风景,看了快半年了,还不错啊?”

陈志文笑了笑,也坐了下来。

“海景还是百看不腻的,什么时候有机会去深海看看才好。”

陈天福笑说道。

“可以啊,我的游轮也可以去深海,就是不要太远了就行。”

陈志文说道,他之前购买的游轮,虽然比不上后世那种超级大的类型,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安全设施还是有的,在避开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去深海还是没问题的,但因为航程的原因,也不能走的太远,绕着海岸线是最安全的。

“算了,最近我可是忙的快疯了,今天你正好从美国回来,我就难得给自己放半天假了。”

陈天福说道。

陈志文问:“有这么忙?”

“当然啊,你的和黄一次性给了8个地皮给我,再加上我本身就有的几个项目,天天忙的到处乱窜。”

陈天福说道。

“你也考虑一下找个职业经理人吧,何必这么辛苦呢?”

陈志文说道。

“等这一批项目结束吧,不过找个职业经理人我还是要管公司的。”

陈天福说:“我跟你不一样,你手下那么多公司,自然不可能参与管理,我就这么一家,我不管的话,天天干吗?

晒太阳?”

“行吧,那闲一点也是好的。”

陈志文也没有强求,对很多人来说,工作已经成了习惯,突然停了可就真没事做了,人生追求可能都没了,就如同后世国内很多人退休了都继续上班,赚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要有事情做,要不然,人容易废掉,更不要说一家公司的老板了。

“你这次去欧美,顺利不?”

陈天福接着问道。

“还不错,基本上都达到我的目的了。”

陈志文点点头,接着将在欧洲收购比泽尔、美国收购耐克20%的股份的大概情况都说了下,至于苹果33.

3%的股权就没说了,倒不是要瞒着家人,而是没必要说,总不能说自己断定未来几年后这家公司市值会有几十亿美元吧。

“倒不错,这样的话,你的万人产业园计划,可以更进一步实施了。”

陈天福说道。

陈志文问:“老爸你也知道这个事了?”

“当然,现在香港的不少地产公司都跑过来找我,想问我你的产业园打算建在哪呢?”

陈天福笑说道。

“这群人鼻子可真灵,不愧是做地产的。”

陈志文笑了笑,这一切也在他的预料之中了,一个直接能提供上万工作岗位的产业园,必然会带动周边更多的服务业,聚集的人数可以轻轻松松到达数万人,加上他们的家庭成员,辐射的人数可能能够达到香港1到2个点的总人口,这么多群体,对房子的需求也是惊人的,房地产公司自然会感兴趣。

“你放出这个消息,其实就是有目的的吧?”

陈天福问道。

陈志文点点头说道:“是有,不过这些目的也都是次要的,我的的确确需要建一个大型的产业园,来满足美的、红牛以及将安踏鞋业在将来的需求,这些需求量非常的大,靠着现在九龙及红磡那边乱七八糟的工厂布局,是远不够的,还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不说街机的重要性,到了明年开始,美的的风扇需要走量,哪怕只能获得美国的小部分市场,那生产数量可能也是以百万计,收音机这一块也是一样,以量为主,一年也是轻松几百万,冰箱与空调销量虽然没那么恐怖,但这些都是大件,需要大型生产线来维持最高效率的生产,工业写字楼那种根本就行不通。

红牛与非常可乐自然也不用说,将来的需求可能会成指数级增长,为耐克生产运动鞋的安踏也是一样,要知道在原先的历史上,耐克的销售额每年平均增长80%,硬是这样涨了十年就掀翻了阿迪达斯第一的宝座。

无论哪家工厂,未来几年都会有着翻倍式的需求,大型高效的产业园是势在必行的,不过好在现在的工厂还是可以全力生产的,满足最近一年还是没问题的,所以有了一点缓冲的空间,也让陈志文决定让这个产业园成为一个筹码。

“其实最让我感觉到不可思议的是,你居然真的能够将工厂实业做成现在这样,还是你已经在地产行业有了这样的成就下,仍然要坚持开工厂,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陈天福有些沉吟的说道。

“低端工业比起房地产差远了,高端的可不一样。”

陈志文笑了笑说道:“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做高端,哪怕现在还是低端,但只要这样走下去,迟早有一天会是高端的。”

红牛已经算是高端,倒是非常可乐,本身的特性就是走量的,加上可口可乐的存在,就只能走低端路线。

而美的么,现在主要在家电市场,走不了高端,但等到电子计算机开始爆发,国外巨头们都在同一个起跑线,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说计算机,就是智能家电这一块,美的也会有着非常强的优势。

“好,你那些东西太玄了,我不懂,哈哈哈。”

陈天福接着说道:“不过还有一个好消息,记不记得你之前提过让我以高利息在香港民间聚集资金?”

“当然记得?

聚了多少资金了?”

陈志文顿时来了兴趣,虽然他的产业发展的很顺利,但也太花钱了,唯一现在能够大规模产生现金的也就一个街机,或者那还在不断升值的沃尔玛股票了。

出于对未来的战略目标考虑,他的很多资金必须投下去,以保证能够在未来借助内地改开的时机抓住机会崛起,而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就很可惜了,明知道几年能翻几倍,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投入进去。

收购和黄的代价自然就是在香港银行这边的信贷额度被严重收缩,加上未来还要打九龙仓的主意,对于直接投资地产这件事,就有些余力不足了,再说,在香港投资地产,最好的方式还是用别人的钱。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