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873章 开始尸体解剖

警车驶离草场公路,朝着市区方向行驶。

车窗外的草场渐渐被夜色笼罩,只有远处牧民家的灯光零星闪烁。

技术科的检测还在继续,一场与时间赛跑,仍在刑侦支队的实验室里悄然进行??

每个人都在期待,这些小小的样 本,能带来案件侦破的关键转机。

与此同时,尸体已经运送回了刑侦支队,准备进行解剖。

下午3点,刑侦支队解剖室的恒温系统稳定在16℃,比常规解剖温度低2℃??

这是张凯为减缓尸体腐败特意调整的参数。

载着草场尸体的冷藏车缓缓驶入通道,两名工作人员穿着生物防护服,小心翼翼地将尸体抬到解剖 台上。

尸体被密封袋包裹着,即使隔着透明袋,也能看到深蓝色工装裤上沾着的草屑和黑土,灰色短袖T恤的领口撕裂痕迹格外刺眼。

“准备解剖器械,先进行尸表检验,重点记录损伤特征和腐败程度。”

张凯戴着双层乳胶手套,声音透过防毒面具传出,带着轻微的闷响。

助理小林早已将解剖盘按顺序排开,镊子、手术刀、骨锯等器械在无影灯下泛着冷光。

他打开密封袋,一股淡淡的腐败气味弥漫开来??

尸体腐败程度较轻,仅在腹股沟和腋窝处出现淡绿色尸斑,符合死后24-36小时的腐败特征。

“死者为男性,年龄初步判断35-45岁,身高178cm根据胫骨长度推算,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小林一边测量一边记录,“尸僵分布于全身关节,下颌关节、颈项部、四肢关节僵硬程度达III级,按压时阻力明显,结合环境 温度草场日间平均20℃,夜间15℃,符合死后18-24小时的尸发展规律。

" 张凯蹲在解剖台旁,用手指按压尸体背部的尸斑:“尸斑呈暗紫红色,位于背部、臀部及四肢后侧未受压部位,指压不完全褪色,说明死后尸斑已进入扩散期,形成时间约12-24小时。

结合尸僵尸斑特征,初步将死亡时间 锁定在8月15日晚8点至16日凌晨2点之间。”

“要不要通过尸温进一步精准判断?”

小林拿出直肠温度计,准备插入尸体肛门。

张凯点头:“必须测,尸温是判断死亡时间最客观的指标之一。”

温度计显示直肠温度23℃,张凯对照尸温下降公式计算:“解剖室温度 16℃, 尸体从草场运抵支队耗时2小时,期间尸温下降约1℃,反向推算死后初始尸温按37℃计算,每小时下降0.

8℃,可得出死亡时间约22小时,与尸僵尸斑判断的时间范围基本一致,最终确定死亡时间为8月15日晚10点至 16日凌晨1点,误差不超过1小时。

" 接下来的尸表损伤检查,张凯有了关键发现:“死者颈部左侧有一处4x1.

5cm的表皮剥脱伴皮下出血,出血区颜色呈暗紫红色,边缘渐淡,符合生前钝性外力摩擦形成的损伤特征,推测致伤工具为粗糙的布料或绳索。”

他用 解剖针轻轻挑起损伤处的皮肤,“剥脱区域的皮下组织有少量出血点,肌层未见明显断裂,说明外力作用强度中等,未造成颈部深层组织损伤。

在死者的右额部,张凯还发现了一处3x2.

5cm的皮下血肿,血肿中心有0.

5cm的表皮擦伤:“擦伤边缘不整齐,伴有少量泥沙残留,符合钝性物体打击形成的生前损伤,致伤工具可能为石块或木棍。”

他让小林提取擦伤处 的泥沙样本,“送去与草场土坡的黑土成分比对,确认是否为现场形成的损伤。”

最关键的损伤出现在死者的胸部:“胸骨左侧第4-5肋间有一处2x0.

8cm的刺创,刺创入口呈梭形,边缘整齐,创角一钝一锐,深度达6cm,”

张凯用探针插入刺创探查,“探针可触及心脏表面,说明刺创已穿透胸壁,可能 损伤心脏或大血管。

这很可能是致命伤。

" 为了确认死因,张凯开始进行尸体解剖。

他用手术刀沿腹部正中线切开,依次分离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暴露胸腔和腹腔。

“胸腔内有少量积血,约100ml,”

张凯用吸引器吸去积血,“左心室前壁有一处1.

5×0.

6cm的刺 创,创道贯穿心室壁,直达右心室,心室腔内有大量凝血块,这是典型的心脏刺创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死亡特征。”

小林在显微镜下观察心脏组织切片:“心肌纤维断裂明显,创道周围有大量红细胞溢出,伴有炎症反应,确认是生前刺创,排除死后损伤的可能。

另外,颈部皮下出血区的组织切片中,发现少量黑色纤维,与死者右手攥着的 黑色布料纤维成分一致,说明颈部损伤与布料摩擦有关。

" “那颈部损伤和头部血肿是怎么回事?

是生前与嫌疑人搏斗形成的吗?”

小林疑惑地问。

张凯点头:“大概率是。

死者颈部的表皮剥脱,可能是被嫌疑人用布料捂住口鼻时摩擦形成的;

头部血肿则可能是搏斗中被嫌疑人用石块 打击形成的。

但这些都不是致命伤,真正的死因是心脏刺创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刺创是致命伤,且致伤工具具有一定的锋利度,可能是匕首或尖刀。”

在解剖过程中,张凯还发现了一些细节:“死者胃内容物约50ml,为半消化的米饭、肉类和蔬菜,食物颗粒边缘部分溶解,肌纤维断裂中等,推测末次进餐时间在死亡前4-6小时,结合死亡时间,可推断死者末次进餐时间 为8月15日下午5点至6点。”

他检查死者的肠道,“肠道内无异常食物残留,排除中毒死亡的可能。

死者的双手也隐藏着线索:“右手掌心有多处表皮擦伤,边缘不整齐,伴有泥沙和黑色纤维残留,”

张凯展开死者的右手,“指甲缝里提取到少量皮肤组织碎屑和黑色纤维,皮肤组织经初步检测为男性皮肤,与死者自身DNA不 符,推测是死者在反抗时抓伤嫌疑人留下的;

左手无名指指甲断裂,断裂处有新鲜出血,也是生前搏斗形成的损伤。

’ "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