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16.忐忑-120.胆色(2/4)

德鲁伊议会里数下来,至少是前五号人物吧?”

守望者协会的人也有人在宙斯快递里干?那宙斯快递的后台势力,比起他原先想象的更深厚了。他想了一下,说:“能有机会让我见见这位吗?”

“你不是要去惹麻烦吧?

那可是我同样当作长辈,当作老师的人,你不是他的对手。”

成迟奇怪地看了一眼左林说,“再说,人家提供了那么多资料,让你日本之行至少可以省下一周时间的初步摸索。

他说了,虽然守望者协会和德鲁伊议会之间有理念上的分歧,但大家都是一体的。

当年德鲁伊议会在日本吃了大亏,损失惨重,守望者协会得到消息晚了,没有赶上去助阵。

而德鲁伊议会不进入日本,守望者协会也没能力单独解决这个事情,你现在既然要去日本,无论如何他也要提供一些帮肋的。

这张sd卡里,存放着很多文件,多数都是他还有守望者协会里的同僚慢慢通过周边摸索出来的。”

守望者协会可是以前那帮主张用雷霆手段扑灭破坏环境的家伙们组成的,那么多年了,难道实力倒退到了这个地步吗?孙棣桂派了自己一个人来日本,显然不可能是让自己来送死的。但是,也有可能是孙棣桂并不完全了解到底当年日本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40年代的时候,消息传得并不快。

但德鲁伊议会一下子有10来个主力成员消失,随后因为人手不够,被教廷赶出了东欧,让出了波兰,罗马尼亚等国的一些产业。

将力量集中在英伦三岛和北欧,这些你不可能不知道。

一直到这些年,在西伯利亚苦修的几个牛人出山,才让东欧的局面变得平衡了起来。

日本之行到底发生了什么,大家都多少探查过。

但谁也不会潜入日本自卫队的基地里去搞资料吧,那可不是谁都能做的事情。”

成迟说出了根据自己看那些文件,得出的结论。

“自卫队的基地?”左林疑惑道。

成迟点了点头,说:“当年应该是有人知道了德鲁伊议会去日本的用意,设下埋伏,阴了那些人一把。

我知道德鲁伊不怕伏击之类的把戏,但要是误入圈套呢?

要是对方纠结了足够大的力量呢?

不怕伏击的特点就会变成进入伏击圈的不在意。

我想,你也能想到,可能会发生些什么吧?

资料里说,当年的一些记录,现在存放在事件附近的一个自卫队基地里。

本来是不应该留下这些记录,但当时的一些官员存了私心什么的。

具体的我不知道了。

你要是敢潜入基地,我乐意奉陪,不然的话,周边地区调查一圈,我们就撤吧。”

“去,为什么不去?”左林咬牙下了决心,“既然来了,不把事情弄明白,我是不会甘心的。”

“你先看资料吧,别急着下决定。”成迟无奈地说。他也是到了今天下午才明白,情况多险恶。但既然将左林视为朋友,又存了要追叶淡菊的念头,加上他一直艺高人胆大,倒也并不忌惮可能遇到的危险。

118.居心

飞机进入平飞状态之后,机上就可以自由使用各类电脑了。从随身的包里取出palm的时候.五林才意识到,这专业人士果然是极为强捍的。

虽说金晓华不能跟着他们一起来,但左林和成迟的身份证件以及携带的行李物品都是由金晓华一手处理的。

他们现在两个的身份,是国内一家进出口公司的经理,到日本去签合同,随后就地放假享受假期。

现在,这种公私兼顾的假期赶来越被国内许多外贸相关的公司采用,对于在合同谈判中付出巨大努力的员工来说,公费的假期是最好的回馈。

五特的行李里有各种各样附合他身份的东西,连最细小的细节都没有错过。

那些熨烫得妥帖无比的正装,松松垮垮叠在一起的休闲旅行装并不能真正证明一个人的身份,但有使用痕迹的万宝龙钢笔,尾部被咬得坑坑洼洼的铅笔,有着各种书写痕迹的便笺本等等,却让一个人的身份真实了很多。

旅行者必然会携带的相机,是经典的f80,配合上两个已经有些陈旧的镜头,让一个资深摄影爱好者的身份呼之欲出。

最经典的细节,莫过于在笔记本和palm里存放着的内容。

行事历里有详细的日程安排,任务栏里,清清楚楚标记着此行的目的等等。

甚至于palm里还存放着“女朋友”

发来的n条短信。

如果这些东西让左林自己来准备,可能是茫无头绪,但金晓华几乎想都没有多想,轻轻松松就准备好了一切,随后扔给左林一小本册子,里面详细写着这次他和成迟要扮演的身份,和两个人各自“应该”

有什么样的特点。

但这些也仅仅让左林赞叹了一下而已,在palm里阅读那些文档和照片虽然有些辛苦,但比起笔记本电脑来,却要隐蔽得多,也更不容易让其他人发现。

这些记录里有各种各样的格式,有的是手写的文稿的扫描件。

有照片,还有大量的文本。

很多文件应该是很久之前手动抄写,到近期才扫描的东西。

从这些东西里,能够看出。

守望者协会相比于德鲁伊议会,可能在纯粹的力量上不能相提并论,但守望者协会在组织纪律和严密程度上要比德鲁伊议会好了不知道多少。

这些记录前后纵贯几十年,前后有十多个德鲁伊和数十个侍从参与,有完全知情的,有只知道部分内容的,也有仅仅被派出调查一个两个细节的,每份文件最后都会注上获得这份东西的人的名字或者代号。

为了调查德鲁伊议会的日本事件,守望者协会的好多个侍从倒是多次深入日本。

左林原本手里就有一套德鲁伊议会方面的调查记录,和守望者协会的调查结果互相参证着,倒是能够看出更多的细节来。由于这件事情的当事人似乎是全部消失,生死不知,所有的调查都是侧面情况。还有一些,则是在日本当地,对于那些可能是事件发生地点的地理水文的考察资料。

通过这些资料,左林在脑子里勾画出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当时,德鲁伊议会的那些人是先到了中国,在上海待了将近一个月才离开的。

应该就是那个时候,孙棣桂拒绝了参与前往日本调查核沾染地区,清除污染的行动。

当时,从中国到日本,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条轮船来往,以德鲁伊议会的人在中国官面上的影响力,怎么也不可能弄到运输机坐。

来往的轮船里,运送的是日本战俘和各种乱七八糟的物资,有些是美国倡导的日本重建计划在中国采购的东西。

船上的人员,也是以军人和外交官为主,德鲁伊议会一行就十分显眼。

他们登记乘船前往日本的各种手续,光是私下里的批条就是一大堆,难为的是守望者协会居然收集得如此齐全。

而德鲁伊议会的调查着眼点却不在这里。

到了日本之后,他们走访了几个部门,包括驻日美军的一些高官。

甚至可能见到过麦克阿瑟。

但似乎并没有从驻日美军那里得到什么帮助,对于他们想要进入核沾染地区进行调查的行为,驻日美军是非常抵触的。

在得不到驻日美军配合的情况下,他们就自己展开了行动,由于德鲁伊议会在英国很有些人脉,对于这些“盟国”

成员,驻日美军倒也没有多为难,大部分情况下都放行,甚至还在住宿,交通和通信方面提供了很多方便。

每隔几天,这些整天泡在野外的家伙就会到附近的美军驻地去一次,将调查结果发回去。

后采,他们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广岛。

当然,核沾染地区不是很适合居住,虽然他们有着强悍的能力,但对于辐射这种极为诡异的效果,还是有些忌讳,于是他们就把驻地设在了距离广岛不远的岩国。

德鲁伊们在岩国,每隔几天都有附近的美军送来给养物品。除此之外,姜军并没有和他们有太多的接触,大部分时间是听之任之。倒是有几个同样在研究核沾染问题的美国专家,曾经来拜访过他们。

但突然之间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当地美军发现在岩国周边地区出现“异动”

,有很多日本人奇怪地聚集,由于事先没有通报驻日美军相关部门,美军立刻派出了部队进行警戒。

给德鲁伊们运送给养,顺便通告他们情况有变的美军士官意外发现,原本一直留在德鲁伊们选定的营地的那个很讨人喜欢的英国小伙子死了,死于利器劈砍。

但这个英国小伙子显然做了艰苦卓绝的抵抗,营地的地面上洒满了鲜血,至少是5到6个成年人流干血才会有那样震撼的视觉效果。

联系到日本人异常聚集的情况,美军方面立刻做出了判断,一定是日本人干的。于是,美军立刻调动了一个团准备出动围剿。虽说驻日美军并不喜欢自己的地面上冒出一帮盟国人士调查核沾染问题,但更愤恨于日本人居然胆大妄为到敢动他们保护下的人。当时,西方人在日本,可都是横着走的,虽然没有派出士兵,但为德鲁伊们提供给养已经是个很好的表示了,连德鲁伊们建造营地用的资材,也都是美军标准装具。

但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日本老人求见美军当地指挥官,在经过激烈争执之后,老人在美军指挥官面前切腹自杀。

事情到了这里,也就越发不明不白了。

姜军尚未来得及出发,前出的侦查部队已经发现,那帮聚集着的日本人也不明不白地消失了。

经过仔细搜索,固然是无法找到德鲁伊们,但也无法找到那些日本人,事情也就这么搁置了下来。

由于德鲁伊议会的人是以一帮科学家的私人身份进入日本,实际上并不代表英国方面,驻日美军甚至没有向英国方自通报此事。

事后虽然加强了对日本民间力量的监控,但基本上就是不了了之。

由于事情牵涉到那些军人无法理解的事情,那些记录也都是语焉不详。

几年后美国将战略重心放在了中国和朝鲜,连后续的巷宗销毁之类的事情都没有详细督促。到了后来,美军逐步撤出了日本,留下来的很多文档都交给了日本自卫队。大批相关的调查记录都被自卫队监控了起来,之后再也无法轻易获得哪怕一张纸片。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