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201.游戏-205.缓冲(3/4)

相比于当地土著的音乐,自然的声音更是让她领略到了什么叫做雄壮。

她知道,站在旷野中间,上百万匹角马在自己身边擦过,自己像是激流中随时会被碾碎的一片树叶的感觉,坐一百万次过山车都不会体会到,而那呼呼的风声,那连绵不绝的雷鸣般的马蹄声,那落在队伍最后被掠食者捕获的角马的悲鸣,都绝不是任何音响设备能够重现的。

无论多昂贵,无论厂商如何“号称”



赫敏的灵感如一汪清泉,源源不绝。

仅仅在塞伦盖蒂大草原,仅仅在恩格罗-恩德罗环形山,她就写出了几乎一整个专辑需要的曲子了。

于是她不得不调整计划,将之后跟随左林名下的塞壬号在海上采风创作的计划,订做另外一张专辑。

而南极北极两个极地,北方的森林带和极地苔原带,热带雨林,甚至还有左林称赞的这个世界上最为雄性的水流:雅鲁藏布江等等,都像是磁石一样吸引着她。

探险是会上瘾的。

身体不好的赫敏这下算是知道了,一旦见识过了真正的大自然,那些纪录片就只能成为以后出去探险的资料,再也无法真正满足自己了。

赫敏只好将自己的计划越订越多,她苦恼地想着自己的身体实在是很大的累赘,恐怕不得不加紧锻炼。

而在不知不觉之间,排下了几年计划的赫敏,已经差不多成为了德鲁伊议会的御用音乐家了。

就在塞伦盖蒂大草原上的采风告一段落的时候,孙棣桂忽然急召左林回上海。听那口气,不像是出了什么大事,而像是碰上了什么喜事。看孙棣桂笑得那个德行,左林差点要问是不是自己有了新的师母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左林只好让燕映雪、赫敏和余晓华在保莱塔的陪伴和保护下先去南非,在那里和“塞壬号”会合,然后去非洲西南海岸的绝望角看虎鲸和大白鲨。如果说在非洲的陆地上还会担心黑暗议会的人会跳出来捣乱,那到了海上,没有海洋兵种的黑暗议会只有看着德鲁伊们耀武扬威的份了。实际上,除了德鲁伊议会,恐怕只有那些无法进行归类的异能者,或者是发生了突变觉醒的修行者,才具有海上作战的能力。

而左林则乖乖听从老师的吩咐,带着“向日葵”伊琳娜,坐了两天七转八转的飞机,终于回到了上海。

“老师……什么事情啊?”看到被叫来的不仅仅是自己,还包括伯纳德、索福克勒斯和苏菲等等几乎德鲁伊议会的整个高层,左林心里打了个突。老师不是无的放矢的人,希望不要是坏事。

“首先嘛,是一个好消息,大家合理投资的橡树国际,几种新药都通过了审核。第一批的黎桑果已经从种植园里出来了,大概两周之内,第一批批量生产的心血管方面的多功能强效药物‘心跳’就会正式出品,按照那些国家的药品监督方面给出的消息,情况很乐观。”孙棣桂说,“随后,还是一个好消息。你们是不是还记得我们那位孜孜不倦在东南亚独立研究了好多年的‘蝾螈’帕萨雷呢?”

大家点了点头。帕萨雷有着“炸弹人”的绰号,照理应该战斗力很强,但是他的能力却没有发挥在战斗上的机会。

孙棣桂喜洋洋地说:“扔了几个亿下去,终于让帕萨雷把成果弄出来了。他终于发明了新的工艺流程,让虫油的成本降低到了大概5元一升的水平。……而且,货币单位是,人民币。而且,他还同时研发出了残渣分离的工艺。同时计算两者的成本和收益,虫油的售价可以低于汽油,还能保证微利。”

除了苏菲,大家耸然轰动。

虫油是什么?

那是以特殊的微生物群啃食垃圾之后的分泌物而已。

当帕萨雷发现那些用来堆积垃圾的湿地经常发生爆炸和其他能量释放现象之后,他就钻进了湿地进行研究。

一些成果变成了他的能力,成就了他炸弹人的美名,而更大的成就,则是他用自然演化出的菌群和用自然之力改造过的菌群组合成了能够啃食垃圾,将那些散发着恶臭的东西变成只不过有些鱼腥味的液体,和黑乎乎的残渣。

那液体,就被他叫做虫油。

虫油同样是一种有机物,一种可以燃烧的有机物,一种和汽油的效果及其类似的有机物。

这是德鲁伊们挑战世界的坚实的一步……

204.一小步

不得不说,孙棣桂和左林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实在是大手笔。

原本帕萨雷将自己的成果汇报给左林,后来又被孙棣桂接手的时候,从垃圾中间分炼出虫油的流程就已经很流畅了。

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如何保证进行生物分炼的微生物群的稳定。

现在城市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林林总总,而帕萨雷的想法是不分种类地进行处理,产生出虫油来。

但是,由于那并不是单一的菌种,而是84种不同细菌和微生物的聚落。

垃圾的不同成分会导致菌群的比例变化,从而影响分炼的效果,而且,微生物本身都是极为简单的生命体,也就意味着微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进行进化、变异的难度和倾向性都远高于复杂的生命体。

在这种情况下,无毒无副作用,能够稳定菌群的添加剂就是必须的了。

而另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处理分炼的成果。

虫油和固体残渣分离开来,那不算很难,难的是如何用简单而低成本的方法将那些残渣再分离,利用起来。

为了适应大规模的工厂生产模式,让菌群稳定的添加剂,已经研发成功了,那同样是一种生物制剂。

而残渣的再分离,在使用了固体搅拌机和大型离心机等等设备之后,将不同比重的残渣分离开来,随后再进行处理已经变得相当方便。

总的说来,将虫油投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来作为一个新的环保产业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

实际上,在上海郊外进行这项研究的专门的挂着环保研究所牌子的那个机构,现在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工厂了。

里面现在安装了两套从垃圾进料一直到将虫油和不同类型残渣分类处理完毕的两套流水线,正在进行流水线的负荷测试,看看产能能达到什么水平。

至少从这些天的运行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

除了初期投资相对比较大了些之外,这项技术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弃置的垃圾重复利用起来,尤其是那些一直是最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在自然条件下几乎不可能降解的塑料和那些在各种产品里添加着的以常规手段无法回收利用的金属,现在都不再成为问题。

这两条垃圾95吨,从中分炼出虫油10吨不到一点,和体积大大缩小的残渣。

毕竟,原来那些垃圾虽然经过碾压,但体积仍然是大问题。

将金属渣从残渣中分离出来之后,进一步的分离工艺还在摸索中。不过那些比较稳定的,不太容易形成化合物的金属,比如金,就很容易就能被分离出来重新投入使用。大家开始的时候还不明白,到底哪里能弄出来那么多黄金,后来还是大家在某个音响商店看到大大小小的接口和插头几乎都镀金包金,这才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由于研究所里缺少金属冶炼方面的专门人才,如何分离其他的金属材料,恐怕就是需要通过招聘和挖角才能解决的问题了。

分离了金属渣之后,残渣就可以进行常规的处理,可以用来制作建筑材料,或者直接用来当作筑路等等工程的填料。

无论是这些残渣的颗粒结构,密度,比重,都是做这些工作的好材料。

以前,许多环保工厂生产类似的砖块等等建筑材料,并不是这些东西的技术指标比较低,而是成本比起一般的砖块来相对要高不少。

而用这种残渣制作的砖块,应该就没有这种问题,虫油和金属渣怎么样也能综合打回成本了。

由于不少城市对于处理城市垃圾的企业无论其经营状况如何都给予每吨垃圾多少多少的补贴,来让这些企业更有竞争力,能够处理更多垃圾。

残渣的再利用就更不是问题。

经过计算之后,大家觉得,制砖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哪怕这些砖块免费拉走或者按照市场最低价格供应给那些开发商和工程队,也不是什么问题。

而以和低档红砖同样的价格,却能够获得轻质,吸音,隔热效果都不错的环保砖,大概很多开发商会考虑的吧。

至于最重要的产物,还是虫油。

现在虫油的燃烧效果相当于93号汽油。

燃烧产生的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的产生是没办法的,但排放量在产生同等功率情况下,只相当于93号汽油的三分之一。

而且,只要对现有的汽车发动机进行很小的改动就可以使用。

现在孙棣桂和部下们核算出来的虫油的成本是每升5元人民币,中间绝大部分还是设备折旧和那些添加剂的成本,并且还要把前期投入的科研经费摊薄在产品的价格里。

实际上,如果投入了大规模生产,在那些设备上和材料上有了集团采购的价格优势,恐怕价格还能够进一步下降,加上残渣的综合处理营收,将虫油的销售价格定在汽油价格之下,恐怕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

总的来说,帕萨雷的这一系列技术,是经济型,实用性都非常高的,而更重要的是,有了这样一个技术流程,困扰很多城市的工业和民用生活垃圾不再成为问题。

大家听了详细的解说之后,都有些兴奋。

除了帕萨雷为首的科研人员外,他们这些都是第一批得知此事的,但兴奋过后大家又不免有些忐忑。

假如单纯是垃圾处理工艺,或许他们也就庆贺一下,然后将这项技术推广开来,靠着各地的政府相关政策和补贴,想必也能为这个世界解决很多问题了。

或者,生产虫油的成本比汽油高出不少,需要更长时间来逐渐降低成本,那也就算了,固然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恐怕职业杀手和商业间谍会源源不绝,但他们对于杀手和间谍却是一点都不害怕的。

但是,没想到帕萨雷厚积薄发,弄出来的成果可以说是一步到位了。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可能除了残渣的处理和利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效率之外,就没有什么需要再花大心思的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样一种技术的诞生,会为环境保护做出多大的贡献,会减少多少石油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减少多少汽车尾气污染。

但大家也同时知道,这会触及到多少人的利益。

那些石油寡头自然不必说了,一个个富可敌国的家伙恐怕一旦得知这项技术的存在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来破坏,来组织这项技术的展开和普及。

对于这些,德鲁伊议会的人并不会太放在心上,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

德鲁伊议会曾经和罗马帝国战斗过,和全盛时期的教廷战斗过。

和黑暗议会战斗过,两次世界大战里,各条战线上都有德鲁伊的身影,不管他们是否暴露出自己的身份。

难道,德鲁伊们还会惧怕这些普通人和可以被普通人支配、驾驭的修行者和异能者吗?

但是,国家机器是一个问题,那些依靠石油产业生存的普通人,又是另一个问题。

中东的战火因为石油而起,这项技术的诞生让战争变得毫无意义,但那么多普通人依赖石油的生存怎么办?

在虫油逐渐取代汽油的缓冲期里,那些国家,那些人民能不能为自己寻找到新的出路呢?

或许,石油仍然会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存在,但却再也不具备左右世界动态的能力了。

相比之下,那些会想要毁灭这项技术的国家和想要依靠这项技术改变自己在能源方面的被动状况的国家,就不算是什么太烦心的问题了。

“我先表个态吧,”左林说,“这是我们走出的第一步,也是很了不起的一步。但是研发出这项技术只是这条道路上的一小步。不管情况如何,我会努力推进这项技术,继续走下去。”

左林并不是不知道将要面对的前途是多么艰险。虫油的分炼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就像是一条钢丝,钢丝的一头是现在,或许大家都不满意石油和能源被把持,都不满意各个国家在被石油主导的世界局势里的地位,但却仍然保持着相互的容忍。而钢丝的另一头,则是世界能源的新局面,也是让这个世界上更多生灵可以生活得更好的新局面。但是这条钢丝的下面却是万丈深渊。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