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陈书生的自在法(2/3)

这气机好像是《吴北纪》的。

这也是他有幸观摩吴北纪的补写,又拿过吴南纪,且同为道长开灵,吴北纪中又记载过江神的故事,他才能发现这道浅浅的气机牵引。

若是寻常修士,或是少一缘法,都无法寻得这道似气机,又似牵引的冥冥之感。

同样的。

小江神发现这道气机以后,因为不知道接下来要去哪里,那不如就去看看持有吴北纪的有缘人?

看看他和方道兄有何不同?

等看完他,就回吴江。

小江神把最后一口果子吃掉,就踏上了新的旅途,依旧向北。

而在今日夜晚。

两万里外的象县内。

陈书生依旧如往常一般,翻开庆县的图录后,就惬意的躺在了床上。

一切轻车熟路。

因为这是他第四十九次入梦。

再次睁开眼。

眼前是庆县之景。

来来往往的行商,还有飘散在空气中的美味。

庆县他来过三次了,也特别喜欢这里。

但每次来往的行人都不一样,天气也不一样。

此刻阴沉沉的天空,好像随时要下雨。

使得空气中还多了一种潮湿的味道,像是煲粥,让空气中的美味更为浓郁。

‘我如今是在庆县,这不是梦..

不同于进入书中的方道士等人。

陈书生每次进入书界的时候,都是尽可能的忘记自己在梦里,想早些体会这不一样的人生,想早些把书界当成真实存在的。

也随着他这个念头泛起。

他很快就忘掉了一切,又顺着人群走进了县里。

寻找香味,他进了一家客栈。

可惜身无分文的他,想了想,又退了出来。

就这样站到了中午。

掌柜从客栈中出来,“饿吗?”

陈书生点点头。

掌柜再问,“后厨少一名伙计,你可愿来?”

陈书生又点点头,抱拳行礼道:“谢掌柜!”

就这样。

陈书生中午饱餐了一顿,又从学徒开始,每日在大师傅的监督下,颠勺与练刀工。

不知不觉过了三月。

在这一日。

大厨走进后院,直接拿出一本刀法秘籍道:“看你刀功不错,我有一门刀法,你可愿学?”

大厨说着,没有丝毫考验。

因为这大半年来,陈书生入梦四十九次,每次都通过了考验。

所以考验是不需要了。

吴北游的书灵想的是尽早传法。

他觉得道长把他送出去,应该是让他传道。

可惜这书生每次都不学,也不知为何。

如今也是一样。

陈书生看到大厨想教他武功时,虽然不知道这是梦,也不知曾经拒绝过,但却依旧摇摇头。

等大厨离开,他继续开心的颠勺。

不知颠了多久。

一位老道来到后院,依旧没考验,直接向陈书生说道:“看你有些资质,可愿随我学法?”

陈书生依旧摇头,开始专心的切土豆。

老道也摇摇头,离去了。

之后,没人来问了。

陈书生也如以往那般,每日颠勺,又用心的学习切菜。

这般匆匆十年,三十岁,他开始跟着后厨学做菜。

四十五岁,他当上了大厨。

五十岁,他手艺精湛,有些声名。

又过一年。

泠城的知府大人办六十岁大寿,请庆县名厨时,也请上了他。

他虽然不是主厨,只是打打下手,但他也觉得倍感荣幸。

五十六岁,体力不支,他当起了老师傅,每日教教学徒。

偶尔教徒弟时,还经常说起为知府大人酬宴的往事,惹得学徒们目露羡慕。

六十二岁。

他大病了一场,在家中静养了三月。

虽然他病好后,偶尔还会去客栈看一看,但不再教徒了。

就这么平淡的一生。

平淡到,不求道,也不学法。

就这样默默的体会着平常的生活。

也到陈书生六十三岁。

已是年迈的陈书生在一日清晨出门,拄着拐杖在庆县的集会中闲逛。

那位曾经问他是否学法的老道,忽然唤住了正在逛集市的陈书生,问道:“你可认识我?”

陈书生颤颤巍巍的上前,仔细看了看老道,“认识,四十年前道长问我是否学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说着,又不由感叹道:“没想到老神仙的样貌如四十年前一般,而我如今已经是行木将就。”

“是否后悔?”

老道忽然问,“若是你早些年跟我学法,今日也不至于如此。”

“不后悔。”

陈书生依旧摇摇头,“我这一生无憾,亦无怨。”

“那另一生如何?”

老道意有所指,又似开悟。

“另一生?”

陈书生却是有些好奇。

老道点醒道:“你在庆县住了多久?”

“四十二年。”

陈书生回道:“我本是外朝人士,误入庆县,就在此居住了。”

老道追根问底,“哪个朝?”

“哪朝?”

陈书生被老道一点,忽然醒悟道:“我..

我乃岭朝象县人士,这里是?”

他说着,又顿住了,好似记忆有些模糊。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