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后宫(1/2)
刘禅端着碗的手突然一停:“赵相那里自有朕亲自去说,不必担心。”
话是这么说,但其实刘禅也有些怕赵鼎。
刘禅自己的本身,自己最清楚。
对于朝堂政务的处理肯定比不上赵鼎,如果得罪了赵鼎,那么朝堂上的事情能把刘禅烦死。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赵鼎忠心啊。
赵鼎又不像秦桧一样是个地地道道的的汉奸,所以刘禅也不可能用对付秦桧的方法对付赵鼎。
一旦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全国范围的动荡。
毕竟你寒了一位忠臣的心,那你让以后想当忠臣的人怎么看。
汉朝时的霍光够不够忠心,皇位放在他面前都不带动摇的,简直是忠臣中的忠臣了。
但是,他妻子居然毒死了皇后,直接将皇帝得罪了。
后来,虽然屠霍家满门有一定道理,但也寒了很多忠臣的心。
所以,对于忠臣,能光明正大就光明正大,能不使小手段就使小手段。
这些刘禅一开始也不懂,后来还是在诸葛亮的教导下才渐渐明白的。
秦桧听此,因为刘禅心中有对付赵鼎的计划,也是安心了许多。
刘禅答应他左相的位置,他可没有忘记。
秦桧一边吃着饭,一边幻想着自己当左相的日子。
“哎,这粥怎么有些凉啊,不会是陛下一直在等我的缘故吧。”
刘禅的粥终于喝了一半,看着秦桧说道:“秦相,金国那边的联系还要保持。
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给金国那边透露些消息,也可以帮金国做事换取他们的信任。
但事先需要让朕知道,否则你我君臣之间可就不会这么融洽了。”
一个碟中谍的计划早在之前就已经在刘禅心中产生了,他要用秦桧做饵,一举灭掉金国。
秦桧看着刘禅的神色,细想一下,立刻就明白了刘禅的意思:“陛下是想放长线钓大鱼?”
做不做饵的倒无所谓,关键是自己的左相位置可不能跑。
秦桧自从以状元身份进入朝堂之后,一生的梦想都是权倾朝野。
以前跟金国联系,也不过是为了更好服务赵构。
现在跟金国联系,不还是如此嘛。
秦桧熟的很,金国以为能控制住秦桧,真的是痴人说梦。
“哎,秦相这是什么话。
若是能成功,秦相当立一大功,青史留名。”
“那就多谢陛下了。”
秦桧对青史留名看的不重要,他更加看重权力。
这也是为什么他对成为内奸没有一点抵触,如果是内奸就可以权倾朝野的话,秦桧乐得如此。
一顿早饭完毕,秦桧告退离去。
刘禅摸了摸自己撑着的肚皮,打了一个满嗝:“吃得真撑啊,走,散散步,消消食。”
赵浩赶紧想将刘禅扶起,谁知刘禅一把推开他:“朕没这么娇贵,不用扶朕,走吧,去看看贵妃。”
“摆驾景阳宫。”
赵浩大喊一声。
景阳宫 吴贵妃最近闲的无事,摆弄起之前从各地进贡的兰花。
自从得宠的宁才人落水以后,景阳宫就又恢复了以往的景象。
再加上刘禅每隔一天都要来景阳宫一次,吴贵妃的心情变得很好,自然下头的宫女也过得不错。
“娘娘,娘娘,陛下还有一会就要到我们宫里了。”
一个宫女跑来,高兴的说道。
吴贵妃浇水的手微微一停:“陛下怎么又来了,一点都离不开我。
快,去收拾收拾,再准备些酒水来。”
景阳宫刹那间变得热闹起来,宫女们高兴地收拾个不停。
吴贵妃虽然口上嫌弃,但也赶紧回到宫里收拾了起来。
刘禅一边散步,一边看着沿路的景色,心中直呼确实不错。
不说宋朝这个朝代的战斗力如何,单说这园林设计,就要比自己的蜀国高出一大截来。
不过也是刘禅自己在蜀国时,根本没有大臣去捣鼓这些东西。
打着仗呢,认真点行不行。
也因此刘禅在蜀国时过的虽然是不错,但总体上也是苦兮兮的。
前期有诸葛亮管着,后期虽然没有诸葛亮了,但蜀国国力根本不支持刘禅玩乐。
没想到,这一穿越到了宋朝,都已经快要亡国了,宋朝居然还不忘记享乐。
自己还没有开口呢,就发现东西早已经建好了。
这正中刘禅的下怀,毕竟人生不就是要好好玩嘛。
等到刘禅走到景阳宫时,吴贵妃已经率着宫女在门前接驾了。
“臣妾参加陛下。”
“爱妃不必多礼。”
刘禅扶起吴贵妃,拉着她的小手走进宫内。
深情款款地对吴贵妃说道:“朕才发现,一日不见爱妃,竟然如隔三秋一般,如此的让朕想念。”
吴贵妃的脸红了一片,以前的赵构哪会说这样的话,每天虽然对自己不错,但体己话从来没有说过。
除了那些开国就在一起的夫妻,也就没有什么皇帝架子的刘禅才会这样说了。
吴贵妃娇羞一声:“陛下说笑了。”
“爱妃最近是变得越来越美了。”
刘禅不顾吴贵妃的娇羞,一把搂住他的腰肢,继续调笑说道。
吴贵妃轻轻地锤了刘禅一拳,可谁想到,刘禅一把握住吴贵妃的手,又轻轻在她的耳边低语几句,顿时吴贵妃的脸红得像成熟的苹果了。
这时,宫女将准备好的酒端了上来,两人才停止了打闹。
吴贵妃深深的呼吸了几口气,心里才平静下来。
她见刘禅的神色确实高兴,小心地问道:“陛下,臣妾听说您将璩儿废为庶人,并将其连夜赶出了临安。
不知璩儿犯了何事,竟然这般惹得陛下生气。”
吴贵妃身为赵璩的养母,不仅是担心他,也是担心自己触犯了刘禅的逆鳞。
刘禅笑着解释道:“哦,他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朕现在不喜欢他而已。”
“可是,陛下以前不是很待见他嘛,而且,您不是常夸璩儿有孝心嘛。
毕竟他也是个皇子,陛下即使将他赶出临安,也不该废了他的王号啊。”
刘禅能理解吴贵妃的意思,毕竟是养了这么多年的儿子,难免会有感情。
只不过国家需要稳定,就不能有这个皇子,谁来求情都没用。
“爱妃呀,若是再恢复他的王号,瑗儿会怎么想。
太子只能有一个,总不能让他们骨肉相残吧,而且璩儿的性格你也知道,根本担不起这江山社稷。”
“那陛下也不应该将其废为庶人啊,这样让璩儿怎么活啊。
不如陛下给他封个贤官,让他能够养活自己。”
吴贵妃带着一丝哭腔说道,虽然赵璩行事放荡不羁,但在对待长辈这里确实是尽心尽力,从不敢怠慢,这也是为什么他极具长辈缘的原因。
“这···。”
刘禅有些为难,贵妃求情,他不可能将其置之不理。
但是若是将之前的圣旨再进行更改,那可就坏大事了,赵瑗会怎么看这件事啊。
刘禅还是以汉朝的挂念看待太子,根本没有想过宋朝太子的权力其实一点都不大。
刘禅神色一定,阻止了自己的胡思乱想:“爱妃,说笑了。
圣旨怎么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更改呢。
那朕的威严放到哪里去了,何况璩儿曾经身为皇子,居然不思进取,整日浪迹于青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