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6章 吾乃好色之徒(1/2)

 第76章 吾乃好色之徒(求订阅)



踩着月光的王莽,在吹尽了晚风之后,又趁着凉风的惬意回到了府中,然后安寝一夜无梦。



到了第二日一早,王莽依旧雷打不动的按照以往的习惯去后宅王母处请安。



在和母亲请安完毕之后,王莽便开始了新的一天。



初出府门之后,王莽又巧合的遇到了赵临,王莽看到赵临之后,热情问好:“赵君。”



赵临听到王莽的声音之后,也很是惊喜,连忙回道:“将军。”



王莽看着赵临身上的新衣,夸道:“赵君新衣甚美。”



赵临听到王莽如此夸奖,心中得意洋洋,但脸上还是努力的露出一个谦虚的表情,“一般而已。”



王莽呵呵一笑,然后又问道:“赵君这么早出府,是去会友交友?”



赵临回道:“非也非也,吾是送小女回宫。”



王莽一听这话,虽然不知道赵临说的是赵飞燕还是赵合德,但当即还是露出一个惊讶的表情,“赵君好福气也。”



赵临得意道:“小女自幼恋家,今逢天子恩典,得入天子后宫以为婕妤,依然惦念故家。昨日便请了旨意回到府上省亲,刚才从府中离去。吾虽为父,然亦为臣,所以这才出府相送。”



听着赵临的话,王莽一下子就知道赵临说的是谁回府省亲了。



现在赵氏姊妹俱入刘骜后宫,而目前得封婕妤者,只有赵飞燕一人尔。



王莽赞叹道:“婕妤虽贵,然亦为赵君之女。回府省亲,是为子本分。今回宫中,赵君能出府相送,亦是在全人臣之份。由此可见赵君家风甚好,将来必成王侯之家也。”



赵临听着王莽这句夸赞,心里美滋滋的。



自从两个女儿都进了宫后,不仅她们在宫中受宠享福,就连他家也随之鸡犬升天,得刘骜赏赐宣平里宅邸以居。



现在又有了王莽这位谦逊有礼的道德模范做邻居,赵临心中的惬意自得,自是难以言表也。



王莽和赵临寒暄数句之后,便与赵临告辞,然后就去了王音府上。



到了王音府上之后,王莽依然乖巧孝顺的向着王音请安问好。



王音看着王莽还是一如既往的这般懂事,一天的好心情也就因此而奠下基础。



王音说道:“可备好与班家过聘之礼?”



王音也很关心王莽的婚事,在他知道王莽在王政君的撮合之下,与班家之女班殊结下良缘之后,王音便也就一直在关注着此事。



王莽回道:“禀叔父,一切妥善。”



王音嗯了一声,说道:“汝父早亡,吾既为汝之叔父,亦是汝之父也。班家女子才情,吾亦知晓几分。班家虽不如吾家之盛,然在天子宫中亦有婕妤之亲。”



“汝既与班家女子相结,为父亦是喜闻乐见。所以,汝与班家之聘,为父自当承担。”



“吾知汝好俭多义,家中赀财必难有百万之资也。然班家女子贤淑有德,是为汝之良配,故切不可因礼失义。因此,吾会为汝准备千万之资以为聘礼,风光大娶班氏淑女。”



王莽一听王音如此大方的手笔,他心中惊喜万分,他知道王音会出手帮忙,但他没想到王音会出千万之资。



这确实也超出了王莽的估计,毕竟,据王莽所知,他的几位堂兄娶亲之时,他的这些叔伯侯爷们,为未来儿媳妇们准备的聘礼也就五百万钱至八百万钱而已。



没想到自己仅一侄儿,竟能获得王音千万之资的相助,这很难让王莽不感动的。



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的王莽,深受“长者赐,不可辞”道理的熏陶,因此王莽也没有拒绝王音所助,直接对着王音拜道:“侄儿多谢叔父!”



王音看着这么乖巧懂事的大侄子,又说道:“以后汝便也是成家立业之人,也当为王家多多分忧。禁军四营一定要紧握手中,不得假于他人之手。”



王音这么大方,还是有原因的。



一是因为王莽在剿灭颍川申屠圣之乱的表现确实惊艳,二则是因为王莽手中的四营禁军。



王音还记得很清楚王莽在请战之前,所说的话,他要做王家的刀。



既然现在这把刀已经初试锋芒,且又效果惊人。王音自然也就又对王莽看好几分。



所以,以千万之资相助王莽娶亲,那也是应有之义。



而且,在汉时除了厚葬成风之后,厚聘厚嫁也是蔚然成风。



王莽既然作为王家子弟,岂能像一般家族子弟那样,仅有百万之聘?



所以,不管是为了看好王莽,还是为了王家的面子,王莽的聘礼都必须加磅!



否则怎么能体现出王家是大汉第一家族的气派?



王莽听到王音的教诲之后,当即拜道:“叔父放心,侄儿定会紧握四营之权,绝不假于他人之手。”



王音听到王莽的这般肯定回复之后,脸上也顿时露出了满意笑容。



接着王莽又陪着王音这个臭棋篓子下了几盘象棋之后,就从王音这里拜别而去。



离开了王音这里,王莽并未立刻离开王音的大司马府,王莽在府中仆从的带领之下到了他的好堂弟王况这里。



此时的王况正被王音禁足,在家中反省自己为什么不能好好学习,为什么不能尊礼敬长。



听到外面的仆人说王莽来看他时,王况顿时满血复活。



王况知道现在能救自己解除禁足之罚的人,就是他亲爱的堂哥王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在见到王莽出现于自己小院之时,王况当即就激动道:“兄长救我!”



王莽见到王况如此激动的神情,笑道:“况弟何出此言?”



王况看着笑容满脸的王莽,幽怨的说道:“兄长,吾已被父亲禁足三天矣。”



王莽看着王况身旁散落的竹简,弯腰一一捡起,然后说道:“况弟要爱护书籍。这些书籍之上俱都是先哲明理之言,不可轻慢。”



王况听到王莽这样一说,他也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表情,连忙也跟着将地上散落一地的竹简捡了起来。



看到王况如此乖巧的表现,王莽也又露出笑容。



王莽说道:“片刻之后,吾便向叔父说项,解汝禁足。”



听到此言,王况顿时激动,“多谢兄长。”



王莽看着得意忘形的王况,又淡淡说道:“书。”



王况连忙反应过来,原来是自己刚刚一激动踩到了一份竹简,王况立刻闪开,捡起那份被他踩到的竹简,连连擦拭。



王况问道:“兄长何时去为愚弟说项?”



王况还是按耐不住性子,想要立刻解除禁足。



王莽说道:“稍安勿躁,收拾好汝屋中书籍便去。”



王况呲牙一笑,立刻就化成为勤劳的小蜜蜂,抢在王莽前面将散落的竹简书籍一一收拾起来,然后卷成一卷,放进书架。



王莽看着如此勤劳的王况,嘴角也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



王况就是爱玩,比起其他喜欢飙车逗狗的堂兄弟们,确实好上不少。



看着王况将散落的书籍整理完毕之后,王莽说道:“走吧。随吾一起去向叔父请罪,吾为你亲自说情。”



王况一听此言大喜过望,立刻就迫不及待的拉着王莽就往外面走去。



到了王音这里,王音看到王莽为王况求情,又看着王况如此乖巧的样子,也就心软放了王况一马。



“汝可要多向王莽学习,切不可沉迷于荒淫之道。”



王况听到父亲的教诲之后,立刻乖巧回道:“孩儿记下了。”



王音看着王况,又说道:“近日汝兄王莽便要与班家行六礼,汝既然有心,便就多多帮衬汝兄。”



王音这时候还不忘吩咐王况给王莽帮忙。



王况回道:“孩儿遵命。”



结束了王音对王况的最后训话之后,在王莽的帮助之下,王况的禁足令也就顺利的解除了。



获得了自由之后的王况欣喜若狂,就像是脱离了樊笼的飞鸟,迫不及待的就想着展开翅膀,翱翔天际。



“兄长,吾等去灞水踏青!”



王况憋坏了,一出门就要直奔灞水而去。



灞水是渭河支流,环长安而流,是汉代贵族们春游的踏青的必游之处。



那里不仅风景优美,视野开阔,还有不少长安小娘子聚集。



绝对是一处值得一去的春游圣地。



王莽其实也想见识一下灞水之畔的春游圣地,所以,在王况提出了这个建议之后,王莽也未拒绝。



于是乎,两人便乘着马车,带着春游的各种器物,以及家仆扈从等,朝着灞水而去。



坐在马车之中的王莽,感受着汉时没有减震装置的摇晃,脑袋也不由跟着摇晃起来。



也万幸王莽这副身体早就习惯了这种摇摇晃晃的马车经历,所以,王莽即便是有点不太适应城外土路颠簸,身体还是能够吃得消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