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又是年关(1/2)

 第248章 又是年关



晚上大院静悄悄的,每逢冬季,大抵都这样。



天冷的人缩在屋里不愿出来,再加上临晚时,天空又开始飘雪。



这会儿屋檐上的雪,又覆了一层,让整个大院白花花一片。



前院里的三大爷,一个人坐在他自个的小书房内,一脸烦闷的喝着酒。



大儿子的人生大事解决了,可花了他不少钱。



光老大阎解成彩礼一项,就出去了六十六块。



阎埠贵一回想起来,肉疼不已。



而接下来还有老二跟老三。



阎埠贵心里苦,喝着酒,借酒消愁,独自哀愁。



以前他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现在好了,省了十几年,辛辛苦苦攒的钱,到最后,全都要给仨儿子用来娶媳妇。



阎埠贵越想越觉得亏得慌,算计了大半辈子,结果到头却要栽在仨儿子手里。



阎埠贵这位三大爷,心里难受至极。



去年许大茂结婚时,他可听说许大茂彩礼才给了娄小娥家二三十块,具体是多少虽然不清楚,但肯定比自家老大要少一半。



阎埠贵吃一堑长一智,抓起酒盅,呲溜抿了一口,暗暗在心里打定主意,以后老二和老三要结婚,不能让他们找那种彩礼要的高的。



实在不行,去乡下找俩农村姑娘,彩礼说定十来块就能搞定。



冤大头这种事,当一次就够了,再当,阎埠贵感觉自个还不如死了算了。



然而,半个多月后,就在阎埠贵这位三大爷,还没完全回过神时,腊月二十这天。



二大爷家的大儿子,突然回来院里结婚,结果彩礼要的更多不说,把刘海中的家底几乎搂去了一大半。



而刘海中这次倒是心甘情愿。



没办法,他和二大妈俩人多少年没见自家老大,心里觉得挺对不住的。



所以对于大儿子的要求,几乎想方设法地满足。



只是刘海中没料到,大儿子一结婚,家里没呆两天,立马拍拍屁股带着媳妇又走了,说工作方面忙,没法在家过年。



这一下,着实把刘海中气着了。



奈何大儿子在外面这些年,人家自个混的不错,不但自己找了工作,而且还通过努力得到了乾部头衔。



尽管没徐庆级别高,但在大院里来说,是第二个人当官的。



这让刘海中扬眉吐气的同时,心头的怒火也顿时熄灭。



二儿子刘光天和三儿子刘光福没出息,可大儿子总算是给他长了脸。



尤其是比起同样是大院管事大爷的易中海和阎埠贵来说。



刘海中感觉自己这个二大爷,可比他们俩人强太多。



易中海无儿无女,家里想出个当官的都没可能。



至于当三大爷的阎埠贵,虽然也有仨儿子。



但是阎埠贵家的老大,如今在厂里也就只是个普通工人罢了。



哪能与自己当乾部的大儿子,相提并论。



刘海中心头说不出的得意,脸上最近几天一直都挂着笑容。



只不过每当瞧见父母不在的徐庆,这位后院大爷,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毕竟徐庆的三级办事员,可是相当于二十一级。



要比他的大儿子高出不少。



刘海中穿着厚棉袄,站在寒冷的冬日院里,望着徐庆带着三个弟弟妹妹一大早出了大院,便心中琢磨起来,觉得自个也得想办法在厂里混上个一官半职不可!



大儿子走了,没人帮忙撑腰,院里就只有徐庆一个乾部,本来自己的威望就没一大爷高,文化水平又不及当老师的老阎。



如此一来,刘海中不免担心自己,大院的管事二大爷位置不保。



只是徐庆压根对大院管事大爷这种头衔,没一点想法。



可是刘海中非要那么想,徐庆也没办法。



这会儿前院的阎埠贵吃完早饭,无事可做,便拿着象棋,走到后院,准备与刘海中厮杀几盘。



变天之后的这两年里,阎埠贵临过年再没去大街上摆摊卖春联、对子。



那些在街上走动的青年,一年到头,从没有一天消停过。



万一瞧他不顺眼,抬手掀了他的摊子,钱没挣着不说,到时候丢人现眼,阎埠贵还不敢对那些青年怎么样。



谁让他是当老师的,臭老九这名头,在这年月里,可不受待见。



“老刘,发啥呆呢?来,咱老哥俩下几盘。”



阎埠贵心情大好,之前的沉闷一扫而光。



大院里有了刘海中这个比他还冤大头的,心里自然平衡了。



刘海中瞧见阎埠贵手里的象棋,微皱了一下眉头道:“那进我屋下。”



阎埠贵点了点头,伸手扶了一下夹在鼻梁上的眼镜,跟在刘海中身后就朝屋里进去。



大冷的天,阎埠贵也没想过要在院里下棋。



.........



与此同时,徐庆推着自行车出了大院后,让二弟和三弟骑着车,先去国营商店买肉,置办年货。



临近过年没几天时间了,徐庆前几天一直在忙他和静红的订亲一事。



说好明年七月份结婚的。



徐庆自是要提前把婚事先订下。



本来订亲当天,徐庆是想让乡下的爷爷和奶奶一起去马静红家的。



然而,爷爷身体不好,赶不来城里,奶奶又要在身旁照顾。



导致徐庆只带了二爸徐广进,俩人去了马静红家。



父母不在,爷爷奶奶又没法及时来城里,二爸算是家里最大的长辈,就帮着徐庆看着把事情弄好。



马静红父母对此没啥意见,因为徐庆家里的情况,他们是知道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徐广进话少,给侄子操办订亲,也没怎么言语。



除了陪马国华喝酒之外,就只剩下抽烟了。



老实的庄稼汉,其实心里憋了很多话,但文化不高,识字不多,说不出来。



只能把那些话放进酒里,烟中。



搞得马静红家,烟雾缭绕,酒气熏天。



马静红母亲哭笑不得,但啥都没抱怨。



马解放则坐在徐庆身边,看着自己老爸和徐庆二爸,一杯酒接着一杯酒的喝,心中咂舌不已。



马国华身为红星轧钢厂的保卫科科长,平日里应酬极多。



酒量一般人压根比不了。



但今天,瞧见沉默不言的徐广进,酒量居然比他还大。



马国华心头充满疑惑,难道这个成天在地里操劳的庄稼汉,是个千杯不醉的海量?



徐庆见状,只好笑着让二爸缓一缓再喝。



马静红忙跑进厨房沏了几搪瓷茶缸茶水,让俩人喝点茶,醒醒酒。



而昨天,徐广进趁着乡里正好有人进城来,下午就回去了。



虽然眼下冬季,地里没啥可忙的。



问题是,临近过年,村里家中事情也一堆,再加上老爷子身体又不舒服,他这当儿子的也要回去帮忙照看。



徐庆见留不住二爸,只好骑车匆忙上街,赶紧买了些东西,又跑去医院给爷爷买了点药,交给二爸带回去。



把手头的事情好不容易忙完了,徐庆便趁着今儿天气不错,带着弟弟妹妹上街置办年货。



徐丰铭一得令,抬腿跨过横梁,带着二哥爱国立马出了胡同,骑车朝国营商店急奔过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