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一章 厂里发自行车票(1/2)

 七月份的清晨,天气晴朗,轻风徐徐,还没到早上九十点钟,便暂时不显燥热。



刘海中身穿蓝色汗衫,双手背后,一边沿着大街疾步追赶徐爱国朝厂里走,一边用眼神不断打量着,从身边经过的一帮帮青年男女。



斗志昂扬的青年们,队伍比上个月可是壮大不少。



毕竟如今学校放暑假,学生的人数自然翻倍增长。



四九城不比农村,学生一放假,除了玩,没其他事情可做,想要扛起锄头去地里都没机会,可不就跟着这些青年瞎胡闹。



如此便使得整条街上的行人,都没青年学生多。



刘海中没敢多瞧,看了两眼后,忙赶紧收回目光,将脑袋低下,加快脚下的步伐。



至于街道两旁墙壁上的红色标语,依然鲜艳夺目。



尤其是在白底黑字的大字报的衬托下,让人想不注意都难。



那些大字报,贴了撕,撕了再贴,但不管怎么样,始终没敢覆盖那用红色油漆漆刷的标语。



刘海中目光略微斜视地扫了扫,就匆忙地继续向厂里过去。



只是他到厂里后,看到偌大的厂中,并没有几个人影,顿时脸色一沉。



原本他以为徐庆给徐爱国,偷偷地透露了一些重要事情。



没曾想,只是自己多心了,压根啥事都没有。



刘海中站在钳工部的第三车间门口,双手依旧背在身后,朝打扫车间卫生的徐爱国望了望,转身郁闷地赶紧向他自个的机床车间回去。



徐爱国直起腰,打了一声招呼,结果刘海中就嗯了一声。



看着抹头就走的二大爷,徐爱国也没去想他到底过来干啥,捏着扫帚继续忙自个的事情。



而刘海中回到机床车间,叼着嘴角的烟,心头说不出的烦闷。



跟着徐爱国一早来了厂里,现在想回去吃口饭都不成。



大院距离厂里的路程不算近,一来一回,要不少时间,只是来都来了,再回去一趟不划算。



只好猛嘬了一口烟,坐在车间内等着其他人来。



与此同时,大院里,徐庆在后院自家屋的厨房内做好早饭后,与三弟和小丫头一起吃完,这才迈步走出屋,准备上班。



经过中院时,一大爷易中海和傻柱,以及秦淮茹仨人也正好要去上班,便一起穿过前院,沿着胡同朝街上走。



然而,就在四人刚走到胡同口时,碰上了三大爷家的阎解放和阎解旷俩兄弟。



一年多没见,这兄弟俩人,个头长高不少,但心性还是跟去年离开时没有任何改变。



易中海瞅了一眼,伸手一把拽住跟着大队伍行走的阎解放道:



“解放、解旷,你们俩小子跑哪里去了?知道你爸妈多担心你们吗?还跟着瞎跑什么,赶紧快回家去!”



阎解放侧目白了易中海一眼,一把甩开易中海的手,把衣领抻了抻,随之拍打着衣服道:



“易中海同志,跟我说话注意点,知道我现在什么身份吗?”



阎解放说着话,把胳膊上的红箍一亮,脸上满是骄傲自得。



阎解旷附和道:“徐庆,易中海,何雨柱,秦淮茹,你们四个睁大眼睛瞧好了,我二哥现在可是我们的小队长,你们少套近乎。”



“阎解旷,你小子跟着你二哥长能耐了啊,怎么说话呢?”傻柱一脸恼火,歪着脖子,朝阎解旷厉声白了一眼。



徐庆冷冷地看着这这俩兄弟,没做理会。



这俩兄弟,倒是比二大爷家的刘光天和刘光福稍强一些,但被三大爷一直算计,搞得父子关系也不是特好。



三大爷是不怎么打他们,也不跟二大爷似的,信奉棍棒教育,可算计起来,甭说大院里的众人,就是他的这几个亲儿子们也受不了。



阎解放和阎解旷出去一年多,不但没给三大爷和三大妈寄过一封书信,就连一句话都没托人捎带。



此时都到家门口了,这俩兄弟居然没一点想要回家的意思,竟跟着队伍又走了。



徐庆无语,暗觉三大爷要是知晓,怕是得伤心死。



秦淮茹一言不发,看着已经渐行渐远的阎解放和阎解旷俩兄弟,只轻轻地叹了口气。



她眼下可没心思关系别人家的事情,自家的三孩子,棒梗和小当还有槐花,一年比一年大,吃饭穿衣方面的花销越来越大。



而她自个在厂里每个月挣的工资却不多,日子拮据的是紧巴巴的。



要不是有傻柱救济,那可就真揭不开锅了。



至于她想找徐庆开口借钱,这念头在心中盘算了好几个月,但最终都没好意思开口。



因为徐庆家比起她而言,家里用钱的地方更多。



徐庆三个弟弟妹妹,小丫头即将上高中,往后和丰铭一块住校,也就徐爱国上个月才刚高中毕业,前几天进了厂。



徐丰铭和徐晓雅,一个还要再念一年,一个还要再念三年。



徐庆在厂里当乾部,工资是比她要高,但秦淮茹不知道怎么张口。



借钱始终得还,而她自己每个月发的那点工资,给屋里买了米面粮油之后,哪还有剩余的钱还。



不还,以后还怎么再借?



所以,秦淮茹只能先靠傻柱救济。



而傻柱只需要供何雨水一个读书,又还没结婚,找他最为妥当,因为不用着急给还。



再者,借钱那也是要承人情的,欠的多了,拖得久了,往后要是遇上急事,就不好再言语。



秦淮茹脑海中思索一番,长长地在心里又叹了口气,理了理思绪,跟着众人慢悠悠地朝厂里走。



这段时间,厂里的生产算是勉强能维持运转。



这是厂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请大领导们,出手帮忙周旋,别让人再来厂里捣乱。



但生产的效率和进度,却松松垮垮,拖拖拉拉,无法再回到65年之前。



外面的人是不来厂里闹了,而厂里却暗流涌动,隐约有内部斗争的迹象。



李副厂长暗中铆足了劲儿地折腾,想要弄个头衔,搞个一把手的职位当当。



只不过,这种事,也不是一下就能搞定的,李副厂长到处活动,不断想方设法地给自己铺路。



徐庆对此,不予理睬。



他李副厂长愿意干啥,随便!



反正徐庆管不着,也懒得去关注。



当然,以后厂里闹腾起来的祸根是他李副厂长,这一点,徐庆心知肚明。



可徐庆无所谓。



这些年在厂里,徐庆一直循规蹈矩,没犯一丁点的错误,哪怕是李副厂长趁着变天这时机,想要整理他的黑材料,那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啥都搞不到。



反倒是他李副厂长想要瞎搞,徐庆倒是掌握着他的把柄。



中午食堂吃饭时,徐庆没跟办公室的钱冰等人在一起,而是和二弟爱国,马解放,吴月梅,以及二麻子坐在一起。



望着累了一个上午的二弟,徐庆扭头看着精神百倍的二麻子,忍不住唠叨了两句。



“二麻子,你们别整天拿我弟弟折腾,一车间的人,教我弟弟一人,我真谢谢伱们了!”



二麻子呲牙嘿笑,捏着筷子道:“庆子,咱们这哥们关系这么好,你弟弟,那就是我弟弟,我能让他一天偷懒吗?



进了车间,以后就要靠手艺吃饭,哥们我我要是不用心教他,以后万一你埋怨我怎么办?”



徐庆白了二麻子一眼,直接道:“你们教我不反对,但是你们要是把我弟弟累坏了,那我跟你可没完!”



二麻子憨憨一笑,“嘚,那从今儿起,哥们我以后留点神儿就是了。”



徐庆见状,没再多说。



二弟过几年还要继续念书的,虽然说利用这两三年的时间,学会一门技术也不是啥坏事,但等爱国从厂里去了大学深造后,再出来,就不见得能用上了。



大学生多吃香,谁会舍得放到车间里干活儿。



下午上班,徐庆在办公室忙完手头仅有的一点小事后,便再也没其他事情可做,与钱兵和田中清,魏胜利,陈国栋闲聊之时,接到通知,厂里今年给了他自行车的名额。



徐庆心中瞬间一喜,忙离开办公室,去拿自行车票。



这年头,一切乱糟糟的,厂里的自行车票发放,也没以前那么严格。



当然,徐庆62年进厂,63年提干,今年都67年了。



算下来,在厂里工作五六年时间。



这期间,他一直没主动申请过,再加上又是乾部,按理说只要申请,厂里也会尽早安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徐庆同办公室的那五人,前两三年里,他们主动申请后,厂里都陆续在这一两年间,给了自行车票。



毕竟乾部,厂里还是很重视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