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王翦去哪儿了?

 “驿步门。”

王翦抬头看着城门洞上方的三个大字,这里是长沙城西城门之一。

入城的车马络绎不绝,湘水上,摆渡的舟船更是百舸争流。

城门处,几十名明军士卒正在仔细的检查着每一个入城的人。

“东家,似乎城中有什么事,寻常没有这么多人把守城门的,而且这似乎是营兵。”

马三河常和明军打交道,所以见多识广,一眼看出那些兵卒不是卫所城操军。

王翦是宿将,自然也察觉有些异样。

渡过湘水之前,他已经让手下的毛葫芦兵将所有武器全部埋藏在了对岸。

这一路上,虽然风餐露宿辛苦,但好在他们没遇到清军。

只有些许不长眼的流贼想要打劫,结果被善战的毛葫芦兵给反手抢了个干净。

还别说,收获颇丰。

“从四门分进,然后在此门内汇合。”

王翦为了不引起守军误会,于是对手下吩咐道。

在马三河的安排下,一行人分成四拨,从长沙城的西侧的四座城门分开进入。

临到跟前,守军带队军官将他们拦下。

主要是二十几个老爷们护着一对母子,实在是太过于扎眼。

“你等从何而来?”

军官狐疑地问道,他手下的士卒也渐渐靠了过来。

“这位军爷,额们是从陕西逃难来的。”

王翦如实回答道。

“陕西?”

那军官脸上露出了一抹邪笑。

马三河察觉有些不对头,轻轻拽了拽王翦的衣角。

“你等莫不是那顺贼派来的探子吧?

来人,拿下!”

军官边向后退,边拔刀招呼士卒上前。

王翦不为所动,冷眼相视。

就在这时,那赵总旗的遗孀上前拦阻道:“军爷且慢!”

守门士卒一顿,军官见那女子掏出了一块腰牌,下令士卒停手,小心翼翼地上前查看。

“军爷,额夫君是陕西卫所的总旗,战死了,陕西闹鞑子,额孤儿寡母活不下去,就卖了地雇了人南下投奔亲戚。”

军官看了看那块总旗的腰牌,将信将疑。

“军爷,哪有探子带着孤儿寡母的?”

马三河帮腔道。

那军官一听,似乎有些道理,但是今日城中有大事,所以他不能掉以轻心。

于是便命令手下士卒仔细的将所有人搜了一遍身,没有发现异常,这才放行。

马三河笑着向那军官塞了几两银子,并且寒暄了几句,才离开追赶王翦。

入城,便是一条宽阔的主街,两侧房舍鳞次栉比,大街上行人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王翦等人看着眼前的景象,一时间有些错愕。

那些毛葫芦兵更是目瞪口呆。

商埠林立,人潮汹涌。

这是他们在陕西从未见过的景象。

“乖乖,额不是在做梦吧。”

“愣怂,你就似个土狗进城。”

两名年轻的毛葫芦兵看的眼花缭乱,喃喃自语。

陕西,连年兵祸,大多数地方早已是荒无人烟。

比起长沙的繁华来说,恐怕也就只有西安府城勉强可比。

不多时,众人汇集,有的牵着骡马,有的推着小车,有的背着箩筐,有的挑着担子。

总之,为了进城,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东家,咱们在长沙城歇一晚,明日便可向东,过江西入浙江。”

“寻个客栈吧,就说咱是陕西来的商队。”

马三河点头应是,便快步头前开路,寻客栈去了。

王翦带着人在后面慢慢走着。

一路上,也有许多像他们这样的队伍,看上去似乎是正儿八经的商队。

只不过人家大车小车的满载来去,他们就略显寒酸了。

就在众人前行之时,清脆的敲锣声响起。

远处传来马蹄声。

“行人避让!

行人避让!”

王翦带人赶紧靠边。

只见几匹开路的快马后,跟着大队的官兵,正在沿街警戒。

净街?

王翦挤在人前,伸着脖子想看看是什么情况。

不多时,仪仗旗牌率先映入眼中,当街几名轿夫抬着一顶轿子。

两侧是大队的官兵随行。

锣响十七棒,可谓是风头无两。

“嚯,不愧是朝廷派来的大官,好大的排场!”

有百姓感叹道。

“是啊,听说是什么吏部侍郎,你知道这是什么官吗?”

“听说书的说过,是专门管升官的,厉害着呢。

要不怎么叫吏部天官。”

听着百姓的小声谈论,王翦恍然,原来是有大人物来了,怪不得城门盘查的那么紧。

“老乡,朝廷派个大官来长沙做啥?”

王翦搭话道。

“外地刚来的吧?

你不知道咱附近盘了李自成的三十万大军吗?

估摸着朝廷是想招安吧。”

那百姓打量着王翦小声道。

王翦目光一缩,三十万大军?

“额是生意人,刚来不清楚,多谢老乡。”

“嗨,这年头做生意也难,哪里都不太平,不过最近听说杭州的潞王监国转了性,竟打退了鞑子,最近富人都在往杭州跑。”

杭州,潞王监国?

王翦心中有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只觉得心中更加火热了,不知是怎么回事。

当街大官的轿子行过,随后又有几波人马策马跟上来。

最前面的一名中年男子身骑白马,一身绯袍,锦鸡补服,外面罩着红色披风,剑眉吊目,短须葱茏,面色蜡黄,神情似乎有些不悦。

听身边的百姓说,此人就是湖广总督何腾蛟。

他的身后,跟随着的还有两名文官,一人骨瘦如柴,面容枯槁,名叫章旷,是故湖广佥事,现在被何腾蛟请来做幕僚,抚监标军。

另一人是湖广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堵胤锡。

身着绯袍,绣着云雁补子,面若刀刻斧凿,层次棱角分明。

王翦静静看过,默默记下了几人样貌。

因为他听人们谈论,说章监军与堵学政都是好官。

至于何腾蛟,人们似乎缄口不言。

这让王翦有些疑惑。

很快,净街的士卒开始撤离,街市渐渐恢复正常。

王翦正想离开与马三河汇合,却不想转身之时,忽然见一人正盯着自己。

那人肩上挎着包袱,以布带束发,一身圆领阔袖长衫,剑眉星目,书生气中夹杂着一些侠客之风。

视线碰撞,那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地微微一笑,拱手作揖道:“在下张煌言,失礼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