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回目录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章 祖龙降世

 弘光元年,六月初六,深夜。

......

潞王府,朱常淓睡得正香,就在今日清晨,前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马士英护送着邹太后进入了杭州城。

马士英第一时间就来拜见他,涕泗横流的请他出任监国,继福王未竟之志,抗击清军。

但他没有答应,福王登基才多久,如今便已被清军俘虏,朱常淓是真的害怕了。

蝉鸣不息,夜风习习。

陷入梦中的朱常淓皱起了眉头。

身体蜷缩,脸上有些痛苦之色。

“朱常淓,你担得起这大明的半壁江山吗?”

“汝是何人?

大明江山与你何干?”

“朕,始皇帝,嬴政!

后生,虏寇兵锋转瞬即至,尔是战是降?”

“小王......

小王.....

嗯......”

“既是如此,何不借身躯于朕,朕来挽救这江山社稷!”

朱常淓沉默了,他看着出现在自己梦中的始皇帝,正双手拄着长剑,面如平湖般威风凛凛地注视着自己。

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朱常淓颓然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终究是不敢面对清廷的大军的。

倒不如将身躯给了去,也便不会丢太祖的脸面了。

可惜,这只是个梦罢了。

......

雄鸡报晓,天光乍破,杭州城渐渐苏醒。

街坊之中,到处都是拖家带口面色仓惶的百姓飞快的朝着城外奔去。

南京城开城投降,弘光皇帝出逃被清军俘虏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杭州,豫亲王多铎率领的清军一路长驱直入,正朝着杭州杀来。

此时的杭州城,正处在风雨飘摇之际。

朱常淓起了个大早,此时他的身躯中住着的已经是始皇帝嬴政的灵魂了。

坐在房中,始皇帝发现了满屋子的古玩字画,书案上还有原本朱常淓亲自制作的古琴。

本想伸出手轻抚琴弦,这才发现自己的双手上竟然留着精美的长指甲。

这让始皇帝一阵生理不适,急忙翻找出了铜剪刀修剪起来,口中还不忘喃喃道:“朱重八啊朱重八,你这后辈娃娃怎生的娇滴滴的。”

此时,门外响起了一道焦急尖细的声音:“殿下,马首辅与阮兵部求见!”

始皇帝拥有朱常淓的记忆,听出了这是近侍李宝的声音,微微叹口气,站起身来。

心中暗道,从现在起,朕就是大明潞王朱常淓了!

本是一个寻常的感慨,却不知在决心暗下之时,远在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临潼县的祖龙帝陵兵马俑中,一个刻画地栩栩如生的将军俑,忽生裂纹......

王府前厅。

官袍残破的马士英与一身尘土的阮大铖正坐在厅中焦急万分。

短短几个月,大明连失二帝,抗清大业一时间陷入低潮,大明仅存的半壁江山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

原本想着依靠南京城坚池深,重兵云集来抵抗清军南下,但不曾想,以保国公朱国弼、忻城伯赵之龙为首的勋戚贵族竟然力主献城,以至于南京二十万大军不战而降。

弘光帝仓惶奔逃,马士英也只能被迫护着弘光嫡母邹太后转进杭州。

他要继续拥立潞王监国,大明还没有到最后时刻!

正当二人愁容满面焦急等待之时,一道挺拔的身影转入了厅中。

马士英先是微微错愕,他觉得今日的潞王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阮大铖见潞王驾到,急忙高高撅着屁股跪在地上,拜行大礼。

“臣阮大铖拜见潞王殿下!”

“臣马士英拜见潞王!”

嬴政径直走到了上座,轻轻对着二人抬了抬手,示意平身。

“两位先生莫非又是来劝朕......

咳咳咳......

本王监国?”

始皇帝一时还没完全适应自己潞王的身份,嘴一瓢说错了话,顿时心中有些紧张,见二人似乎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口误,这才悄悄松了口气,心中默念了三遍朕是朱常淓。

坐在右侧的马士英闻言,面不改色但却心中一惊,他没有听错,潞王说了“朕”

这个字。

于是他不动声色地朝着坐在对面的阮大铖使了个眼色。

阮大铖是老人精了,马上心领神会,起身朝着潞王再拜道:“臣请殿下为大明江山计,于杭州行监国事!”

虽然阮大铖看起来忠心耿耿有模有样,殊不知始皇帝早已纵观千年,他阮大铖是个什么样的人,始皇帝嬴政早已心中有数。

但此刻为了拯救华夏,他得赶紧拿到监国权力。

不过也不能答应的太直接,得按照约定俗成的“三劝进”

来。

“本王德才浅薄,不足以担此重任啊!”

朱常淓假装自谦道,实际上心中正在暗暗冷哼道:朕此来是为了拯救大明,恢复华夏,只是一个监国之位,又怎能令朕满足?

说罢,朱常淓便端起了茶杯,慢悠悠地品了起来。

马士英见状,知道这是在送客了,于是无奈地叹息一声,起身向潞王躬身辞行。

起身之时,他忽然一愣,注意到潞王平素最爱护的长指甲竟然被剪掉了,昨日拜见潞王的时候,他还用细竹筒套在手指上小心的将其护住。

心中惊疑不定的马士英仔细瞧了瞧潞王,这才察觉到一些细微的变化,潞王的坐姿也更加具有帝王之相,眉眼之间,竟隐隐有一种无形的威压。

阮大铖见马士英发呆,急忙拉着他退出厅外。

这是怎么回事?

马士英脑子有些发蒙。

回目录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