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八九章 背锅侠福王(1/2)

“既然孙大人这么有信心,那我去看看孙大人如何打这一仗。”秦良玉笑着说道。

“那就请老将军拭目以待。”孙传庭笑着说道。

重庆这边战云密度,可以说大战一触即发。

但是京师却是一片祥和,所有的衙门都在忙着年底清账,生怕陛下查出什么错漏。

与此同时,朝廷也有人在心慌,因为前些日子有人上了题本,说是要京察。

不光是其他的,单单提起“京察”这两个字就已经让很多人心慌了。

虽然现在朝局看起来很稳定。可是所有人都知道,真的是一点都不稳定。

现在朝中有内阁首辅大学士韩爌与内阁大学士兼刑部尚书黄克缵这两个人相互勾连结为一党,虽然对外不是这么说的,但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内阁次辅兼工部尚书徐光启与户部尚书沈庭筠两人也是相互勾结,结为一党,声势浩大。

除此之外,还有内阁大学士孙承宗与吏部尚书周嘉谟,两个人也是勾勾搭搭。

再加上一个东厂的魏忠贤,还有都察院的那个崔呈秀,可以说是更加的波谲云诡。

现在朝中能够如此的安稳,那也是因为之前一直在忙。

现在大家空闲了下来,这争权夺利的事情自然就来了。

朝廷的京察历来就是官员们互相争斗的手段之一。一旦有人提起这件事情,那就没有一个人不紧张的,所有人都在等着宫里面的答复。

这宫里面一旦启用谁的人来京察,这其他党派恐怕就要人心惶惶了。

西苑之中。

朱由校随手将题本扔到桌子上,脸上的表情有些阴郁。

靠在摇椅上轻轻的摇动着,朱由校脸上的表情有些不太好看。

显然这帮臣子们又闲不住了。

现在朱由校也弄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一旦自己稍不留神,这些人就会斗起来。

不过想想也明白,这争权夺利的事情,你就别想它停下来。

何况朝中的这些大佬,那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施政方针。这到了他们这个地位,做了这么多年官,官场上的什么他们没见过?

钱财、女色,早就不被他们放在眼里了。官位做得这么大,唯一的念想可能就是想要青史留名,最多也就是在给自己捞点好处,但那都是顺带的事情。

他们心里想着那都是怎么样独揽大权,怎么样施展心中的抱负。

前段时间有事情忙,他们顾不过来这个;现在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想着怎么干倒别人,自己上位。

不说其他的,单单是前世的辽东之事,里面虽然有贪污的事情,也有党争,可你单单说是因为贪污的事情争得那么厉害?

它也不是那么回事。

你想这么干,我想这么干;我觉得你干的不行,你觉得我干的不行。所以你扯我的后腿,我扯你的后腿。结果是什么?

这结果就是大家所有人都干不好,争着争着火气就上来了?

既然我说服不了你,那我就干掉你。解决不了问题就把提出问题的人干掉。

现在朝堂上虽然看似平稳,可这也不是那么回事。一旦朝堂平稳下来,这些人就想着开始斗争了。

现在朝堂上的这些人都是大佬,那真的要是斗起来了,那可是不好办的。

想到那些,朱由校就有一些头疼。把一群大佬全都弄到一起也不是什么好事情。这帮人没日没夜的闹腾起来,自己也不好办呢。

是得想个办法,让他们没有心思顾这些。

可是这该想个什么办法好呢?

把魏忠贤推出去做靶子?

作为文官们,朱由校也已经摸到他们的脉了。有外敌的时候,他们相对来说就会团结一些。

比如当年严嵩当政的时候,这徐阶、高拱、张居正,那是一个抱团啊!所有的争议全都搁置了,紧紧的围绕在隆庆皇帝身边,与严嵩斗的那是你死我活。

可是一旦严嵩完蛋了之后,你看他们自己斗的,那简直就是人脑袋打出狗脑袋。

先是高拱斗倒了徐阶,然后是张居正干掉了高拱。

朱由校突然想明白了,自己再给他们找一个共同的目标,让他们没有时间去闹腾。这个人找谁比较合适?

要让他们首先有危机意识,保证这个人一抬出来就吓他们一跳。

从这个角度来看,魏忠贤和许显纯就不太合适了。

许显纯太嫩,刚刚接任锦衣卫都指挥使,这屁股还没坐热呢,锦衣卫上下的人际关系还没调理明白,让他出来当靶子不合适。

至于魏忠贤,他也不够打呀,一个东厂厂公够什么呀?

把魏忠贤和许显纯绑在一起这也不合适,要知道东厂和锦衣卫一直都是分而治之的。为了防止魏忠贤在宫里面做大,自己还提拔了陈洪。

如果是单独一个魏忠贤,朱由校觉得也不一定打得过。

端起茶水喝了一碗,眺望着远方的天空。朱由校还真就琢磨不出个所以然来。

以现在魏忠贤的实力,根本不是朝堂上那几个大佬的对手。

前世魏忠贤之所以能成事,一来是因为天启皇帝的宠信;这二来是因为东林党把齐浙楚党等党派杀的太狠了,导致这些人直接投靠了魏忠贤,所以魏忠贤才会有那么大的权势。

说白了阉党和东林党的党争,其实还是文官集团之内的斗争。

东林党之外的其他党派,他们把魏忠贤捧起来。与其说是投靠了魏忠贤,不如说就是让魏忠贤在前面当刀当挡箭牌,同时利用魏忠贤在皇帝那里的信任,干着自己想干的事。

现在的魏忠贤想要做到那一步根本就不可能,朱由校不可能把朝堂上的臣子们全都清掉,让一些人去投靠魏忠贤。

那自己前面做的工作不白做了?

所以魏忠贤也不成……

要不换内务府让老丈人上?

可是老丈人能力实在太次。即便是有自己提拔的,估计也是让人给带沟里去了,最后玩的骨头渣子都不剩。

那这可就没有人了呀!谁能做这个大靶子呢?

正在朱由校头疼的时候,张皇后从后面悄声的走了过来。

她轻轻地来到朱由校的面前问道:“陛下这是在想什么事情吗?”

抬头看见张皇后来了,朱由校伸手把她拉了过来,说道:“这天挺冷的,晚上朕就过去了,宝珠怎么还来了?别冻着。”

听这陛下关心的话语,感受着他温柔的眼神,张皇后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入宫以来的日子过得还是挺舒心的,陛下对自己宠爱有加,可以说是冠绝后宫。陛下还带着自己出了宫,甚至都有人说自己受宠过甚了。

不过张皇后还挺享受这种感觉的,当然表面上还是要注意的。

被朱由校拉着坐到腿上。张皇后还有一些不好意思,虽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可她还是有些害羞。

挪了挪身子,张皇后说道:“妾身的身子哪有那么金贵?”

“那可不行,宝珠可是朕的宝贝。这是一点差错都不能出的。”朱由校笑着的说道。

“陛下竟取笑妾身。”张皇后撒着娇说道。

“好啦,好啦,知道你没事不过来,说说有什么事情吧!”朱由校揽着张皇后的腰身,轻笑着说道。

“还不是福王府的事情。”张皇后有些无奈的说道:“今日郑太妃过来了,还带着福王,说是从南边带过来一个戏班子,送到宫里面让陛下解解闷的。”

“他们倒是不消停。”朱由校冷哼了一声说道。

这里的福王当然不是皇叔老福王,而是跟朱由校平辈的朱由崧,也就是以后的那位南明皇帝。

自从这福王去了京之后,郑太妃也不整日在后宫里面苟着了,这往张皇后那里跑得比朱由校都勤,整日里送这送那的。

朱由校也知道她想干什么,这就是害怕了。

儿子和孙子都被动进了京城,这什么时候死了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情?

这郑太妃心也虚了,可以说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送什么戏班进宫?”朱由校不耐烦的说道:“朕就不喜欢听。”

张皇后则是说道:“据说呀,这是苏州梨园来的。陛下如果要是觉得闷的话,不如听一听也好,毕竟是郑太妃的一番心意。”

“你干嘛为他们说话?”朱由校看了一眼张皇后说道。

“也不是为他们说话。张皇后看着朱由校,“妾身只是担心,福王入京,陛下不要逼迫太甚。真要是闹出了人命,怕是有损陛下的名声。”

朱由校看了一眼张皇后,没好气的说道:“是不是又有人到你那里嚼舌根子了?”

自从自己宠信了张皇后之后,这外面的人都是钻门打洞的往里面递消息,那可以说是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看张皇后这个样子,这明显是有人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了。

“陛下,倒不是有人嚼舌根子,只是外间有人说陛下过于严苛了一些。”张皇后语气柔和的说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