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92章 中风了

 刘牧樵在继续回答问题。



回答的都是卒中最前沿的诊疗技术,也包括介入治疗。



赵一霖在怀疑,我们没有开展介入啊,他怎么对介入这么了解?就连细节都讲得这么透。



史密斯又提了几个有关神经康复的问题,这是卒中治疗最前沿的研究,他根本没想到,刘牧樵对最前沿的研究这么了解。



“我希望和你合作,共同研究神经康复。这个方向,应该是大有发展前途。”史密斯发出了邀请。



刘牧樵笑了笑,“对不起,我可能不会在这方面作太多的努力。”



这句话,史密斯可吃惊不小。



理由很简单,他邀请别人参与研究,这还是第一次,平常,只有别人申请加入他的团队的份,现在,这个人竟然拒绝。



要知道,史密斯研究的都是最前沿的,哪一天得个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奖,一点也不奇怪。



说白了,史密斯现在研究的这个课题,就是冲着诺贝尔奖而去的。



刘牧樵拒绝合作,不为别的,只因为卒中的知识,他只是“专家级”,并没有达到大师级,而帕金森病,他的知识是宗师级,要发展,那还不如在治疗帕金森病上做文章。



下一步,他要研究的是帕金森病非手术疗法。当然,不是现在这种很落后的药物疗法。



“刘牧樵先生,既然你对激活休眠的神经细胞知道得那么多,那你为什么不加入我的团队?你应该知道,我的团队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你可以给出个理由吗?”



“理由很简单,我这个人,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譬如,对帕金森的taoshift治疗法,我就觉得很有意义。”



“taoshift治疗法是你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你觉得这种方法还有价值?”



“有的,比现在ct引导下进行的手术更有价值。”



不淡定了!



台下嗡嗡声再次响起。



不能苟同!



这就过分了。



taoshifut法是在当初还没有ct等设备的情况下开展的,怎么反而倒退了呢?



······



刘牧樵微笑着看着下面,不急不缓,咳了两声,挥了挥手,“怀特·安德森先生,据说您在帕金森方面很有造诣,你说说对taoshift的评价。”



安德森站了起来,大声说:“taoshift有老树发新芽的迹象,它比现在使用的方法有更多的价值,只要突破穿刺准确性这道难关,这种方法其实更有生存力。我其实也是我在研究的课题。”



刘牧樵转头四处看看。



我说的,你们议论,看看人家,夏洛特大学医院的教授是这么说的!



还议论吗?



还嗡嗡嗡吗?



哈哈哈哈!



看来,还是外国的月亮圆啊!



你看,现在下面安静得出奇。



“各位,taoshift方法至少扩大了70%的适应症,过去,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手术疗法都是禁忌症,但是,taoshift基本上就没有禁忌症了,你说,对病人不是很有意义吗?”



有人怀疑,这些都不是禁忌症?



刘牧樵说:“对的,不是禁忌症。你们想想,不需要麻醉,就用10毫克安定让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十五分钟时间,这是整个手术时间,你们说,还有禁忌症吗?设备,所有的三甲医院现有设备就够了。说白了,有核磁共振就够了,根本不需要其他设备。”



不需要高昂的设备?



而且只需要十五分钟时间?



过去,从准备开始,至少要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病人是非常难捱的。



现在,taoshift只需要十五分钟,并且还处在睡眠状态,所以,对病人来说,基本没什么压力。



怎么离题了?



有人提出来,他们是卒中方面的专家,这个机会难得,特别是刘牧樵团队创造了超低死亡率奇迹,很多专家都想获得更多知识,你突然讨论帕金森病,这怎么可以?



问题是,半个小时发言提问的时间已经过了,第二个上台发言的人已经到了讲台旁,等着刘牧樵让出位子。



刘牧樵忙说,“i'm sorry.”一脸的歉意,让开了主讲台。



有人高高举起手臂。



“我要有最后一个问题!”



“我也有一个问题!”



“再给我们五分钟!”



······



看来,刘牧樵就这样走下去,会场会失控。



主办官员一看形势不对,赶紧协商。



“10分钟,10分钟行不行?”他征求了刘牧樵的意见,又征求了下一个主讲人的意见。



最后,主办方宣布,“最后十分钟,两个问题。请举手。”



好家伙,会议主持者“咕咚”一声,幸好有一张凳子撑住了,他差点吓晕。



几百只手啊!



别说10分钟,100分钟也不够啊。



汇报到大会主管官那儿,几个头头一商量,决定明天再开一个专场。



住持人大声宣布:“今天到此结束,明天下午5点钟,请刘牧樵先生主讲‘脑卒中最新进展’。”



大家一片欢呼声。



突然,一个奇怪的声音,“咕咚!”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司马林毅倒在地上。



很多人哈哈大笑。



你要欢呼,也别跳跃啊!摔了,痛吗?难堪吧?



一个快六十的人摔在地上,当然难堪啊,众人笑着去拉他起来。



“别动!他这是脑卒中了!”说话的是刘牧樵。



······



120飞快救过来了。



他们把他送到有名的武宣医院,他们的神经内科是相当有名的。



紧急检查。



司马林毅脑溢血,丘脑出血,血量15毫升。



接着,武宣医院的医生进行紧急会诊。



一致认为,尽早进行穿刺引流,三小时内进行有效治疗,可以得到很好地疗效,很可能连后遗症都不会留下。



意见是统一了,但具体的做法有人提出了异议。



“立即手术,不等家属了。”有人提议。



“问题是,司马林毅的助手也没到啊,没人签字,这风险由谁负责?我觉得等等比较好,至少他的助手可以签字。”



“我有不同意见,这手术,我们不做。”



“不做?”



“对,我们请别人做。”



“我们武宣医院,神经内科是品牌科室,我们不做请别人做,你这话,令人费解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