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64章 柳絮发财了(1/2)

 噢呀!



一股臭味。



刘牧樵皱了皱眉头。



不应该啊。



植物人竟然出现了压疮。



武宣医院出现压舱,这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



质量检查时,是要扣质控分的。



曹教授苦笑着说:“不好意思,一疏忽,就出现了压疮,对外,真的不好意思说。想了不少办法,就是不见好。请外科会诊,他们也没有好办法。”



刘牧樵说:“等会,我帮他清创,最多半个月就好了。”



“你对清创很有心得?”



“嗯,我有一个专科,特殊伤口,效果还不错,你们这里有什么难治的伤口,可以介绍给我们。”



“糖尿病人的也行?”



“糖尿病人,正是我最近研究的方向。”



“噢,你的兴趣真广啊。”



刘牧樵笑了笑。



兴趣广?才开始呢!



这时家属进来了。



两个女人,三个男人。



“我介绍一下,这就是我向你们推荐的名医,刘牧樵医生。他救活了不少的植物人。不过,我还是那句话,有风险,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就请他帮你们治。”曹教授说。



很显然,几个人都有些怀疑。



“这么年轻?”



刘牧樵咧嘴笑了笑,说:“是的,很年轻,满了22岁,再过两个月就满23了。”



“你有把握吗?”一个中年女人说。



“曹教授说了,有风险,不过,风险不大,说把握吧,8成。”



“8成?”



几个人都脸露喜色。



这是那个女子补上一句:“会有后遗症吗?”



“有一些,但比你们想象的会要好,我们有一种药,‘华佗再生丸’,这里也用了,效果非常好,生活自理没一点问题。”



“那就请你做吧。”



手术就这么定了。



手术前,刘牧樵帮他做了清创术。没有缝合,需要引流和消炎几天时间,刘牧樵交代给了牛得草。



脑干穿刺,要进行实况转播。神经科8个科室的主要医生都不想错过这次学习机会。



他们聚集在示教室里,看直播。



刘牧樵的黑箱子是随身带的,这次带的是最小的,只有一台手提电脑大小。



他知道,到了京城,很有可能会要顺便做一两台飞刀。



牛得草做刘牧樵的助手。



他除了钻孔,其他也帮不上忙。



曹教授也跟着进了手术室。



示教室里人满为患,阶梯教室,走道上都坐满了人,8个病区,共有300名本院医生加上进修医生,今晚来观看手术的有200多,本来只有120个位子的示教室,第一次出现了超负荷状态。



加上天气热,中央空调开到最大,也根本不起作用,挥汗如雨。



刘牧樵在手术室里非常的凉爽,23度的温度,对医生来说,体感很舒服,但对于病人来说,比较凉。



很快就做完了准备工作,刘牧樵盯着核磁共振片凝视了7分钟,来到病人身边,也没和曹教授打招呼,稍微停了几秒针。



穿刺开始。



进针不急不缓,很顺利就推进了2.6厘米。



刘牧樵退出针芯,一股褐色的液体流了出来。



他套上针管,又回抽了3毫升多一点液体,然后又抽取了一毫升的无水酒精,打了进去。



这是为了烧灼囊肿壁,阻止再次积液。



停了一分钟左右,又把无水酒精抽吸了出来。



做完了。



所用时间只有6分钟,加上准备,也只有15分钟。



“就这样做完了?”不知谁惊问一句。



谁都不敢相信。



这么简单?



看起来,确实是有些简单。



甚至可以说,是轻描淡写。



“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一台兴师动众的手术,几分钟,就这么轻轻松松做完了?”



“是不是开玩笑?”



“看出什么名堂了吗?根本学不到什么!”



“唯一的收获就是,他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脑干并不是生命的禁区。”



“是不是禁区,就要看是谁了,你我,至少我是不敢动它。”



“我说,去安泰医院进修,医院承不承认那?”



医生在晋升时,除了看资历、学历等,大型医院一般都有特殊的规定,晋升主任医师前,一定要到国外的医院进修半年以上。



那么,安泰医院呢?



可以说,安泰医院在某些方面已经领先了,按理就应该承认进修的经历。



……



刘牧樵亲自收拾器械,过去都是邹医生的活。



“这套设备哪里有买?”曹教授问。



“你可以介绍一个人给你,柳絮。”刘牧樵把柳絮的电话告诉了他们,牛得草赶快记录下来。



柳絮早就要刘牧樵帮她推销这套设备了,这次,他才找到一个好机会,武宣医院是个好买主。



一般的医生买这套设备没用。



这种设备,均价在100万以上,几套,就是几百万,柳絮今年的业绩就不要操心了。



后来的事实也证实,由于武宣医院一次性买了5套设备,蝴蝶效应,半年之内,柳絮卖了32套。



她得到了280万的提成。



为了感谢刘牧樵,她要给谢敏买一辆小车,谢敏笑着拒绝了,刘牧樵更不要柳絮的金钱。



这是后话。



刘牧樵他们回到病区,在办公室坐了一会,回答了几个医生的提问,解答了一些疑难。



听完刘牧樵的介绍,很多人放弃了跟他学习的想法。



脑干穿刺,难度太高,因为,刘牧樵盲穿的误差小于1毫米,小于1毫米,几乎是没有误差。



别说盲穿,即便是在CT引导下,这种误差也做不到。



既然知道盲穿学不到手,就不要勉强了,刘牧樵,世界上也只有一个,想做刘牧樵第二,可能要等下辈子。



刘牧樵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



“我们看看病人去。”



“现在?是不是时间太短了?”



按理,这个时候,麻药都没有醒。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