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482章 姐妹花

 女警乔伊的血压终于上来了。



90/60mmHg.。



心率105次/分。



“可以关腹了。”



“我来吧。”



“你来?”



胡伯龙有些疑惑。



关腹,一直是蒋薇薇的活。



今天,刘牧樵怎么抢蒋薇薇的活干?



“是的,我帮她做美容缝合。”刘牧樵说。



“美容缝合?”美容缝合是五官科和美容科医生的绝活,“你也会?”



“会。我最早学的就是美容缝合。”



“没听说腹部也做美容缝合的,你真是一个怜香惜玉的宝哥哥。”



“嗯,作为医生,要尽量为患者着想。”



胡伯龙下去了。



就连蒋薇薇也下去了。



没必要陪着刘牧樵在这里做美容缝合,10多厘米的伤口,做美容缝合最快也要半个小时,最后,只留下两个经治医生陪着刘牧樵。



做完手术,已经是凌晨3点。



“怎么样?”乔亚见刘牧樵出来就拦住问。



“明天转神经内科去,脑干有损伤,希望能够尽快醒过来。”刘牧樵说。



“神经内科,你会是主诊医生吗?我们只相信你,我们大队王翔的父亲就是在你手里治好的,我们都知道你是安泰医院最高权威。”



“你姐姐,我会格外关心的,转到神经内科,鼻饲我们的特效药‘华佗再生丸’,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那就好,拜托你了。刘牧樵,你不知道,我和我姐姐都很崇拜你。王翔的父亲,在附属医院,还到京城看过病,都已经辞医了,谁知,在你手里,就简直不是病,没半个月就好了。”



刘牧樵记不起是哪个病人,在他手里治好的病人海了去。



“你姐姐受伤,我感到奇怪,歹徒是怎样攻击她的?头部受伤,肝脏也受伤,你们搞刑侦的,应该能够分析受伤机理吧?”



“我们法医比较内行。”



“那个歹徒后来怎么样?”



“被我打死了。”



“三个歹徒,你姐妹就干了两个?”



女警乔亚笑了,“这有什么?上次,我姐,一个人,在大街上击毙人质劫持犯,那才惊险。从她接近歹徒,到击毙他,用了3秒钟。”



刘牧樵不由得又多看了乔亚几眼。



年纪并不大,也就是25、26岁样子,要不是穿着这身警服,根本就想象不出她们与警字有什么关系。



说她们是空姐绝对没有人怀疑。



说她们是武宣医院的护士,也不会有人怀疑。



漂亮,还有几分妩媚。



身材那是一流的,不显得纤弱,也不壮实。



“你们是双胞胎吧?”



“是的,我和姐姐,今年24岁,警校毕业3年了。因为枪法好,经常被派出来执行任务。所以,看起来,不太像女孩子吧?”



刘牧樵笑了,说:“我都要成你们的粉丝了。”



乔亚脸上出现了一层红云。



“我姐肚子上是不是有一个很大疤痕?今后就穿不得露脐装了。”



“没事,她的伤口在上腹部,并且,我用的是美容缝合,基本上不会影响形象的。”



“噢,那就谢谢你啦。”



……



第二天,刘牧樵来到神经内科,首先就到了乔伊的病房。



乔亚也在。



“醒了!”



刘牧樵也是一惊,这么快?



他上前检查。



先是检查眼球和瞳孔。



乔伊凝视着刘牧樵,心中很诧异,又很是害羞。



一个超帅的小哥这么大胆来看美女的眼睛。



“别误会,我只是检查一下你的病情。”刘牧樵说,“看着我的手指,对,就是这样。”



刘牧樵把手指左右摇晃,看患者的眼球运动。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乔伊倔强地抗拒。



“你当然得听我的,我是你的医生。”



“你也可以做医生?”乔伊疑惑地说。



“姐,他就是刘牧樵。”乔亚赶紧说。



“啊,刘牧樵?你就是刘牧樵?我昨晚的手术是你做的?我不会有事吧?”她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刘牧樵说:“没事了,在床上静养半个月,就不碍事了。”



“我肚子上的伤疤大吗?今后是不是很难看?”



“没事,我帮你做了美容缝合,基本上看不到伤疤。”



“你……”乔伊红着脸,说,“你都看到了?”



刘牧樵笑了笑说:“我们医生,治病时,眼中都是病人。”



刘牧樵没有久停留,虽然人家警花漂亮,但是,这不是黏在这里的理由,加上时间到了8点整,该交班了。



他来到神经内科,交班刚好开始。



赵一霖对急诊室昨晚没有叫他还耿耿于怀,这么热闹的事没有他,他气不过,对急诊科主任大呼小叫一顿。



急诊科主任莫名其妙被赵一霖骂一顿,半天没有回过神。



有你的事吗?



不就是有两个刑警、一条警犬和一个歹徒负伤吗?



一个去了肝胆胰腺外科,最后还是到了你那里,另外的都去了骨科。



那条警犬也接受了人的待遇,它接受了正规的麻醉和手术,现在在骨科住院。



这条警犬是功臣犬,先后逮住3个歹徒,还17次协助擒获敌人,在警队,它的地位极高。



据说,它的手术还是骨科主任亲自做的。



赵一霖对刘牧樵说:“还是你不错,把病人弄到神经内科来了。”



刘牧樵苦笑道:“不是这个道理好不好,放神经内科,还是肝胆胰腺外科,对我来说,都一个样。”



“不一样,不一样,我知道的,你不错。”



“别说话了,在交班呢。”



刘牧樵提醒。



早交班,虽然是程序,但程序正确,一年365天,除了大过年几天不正儿八经的开交班会,其他时候,每天八点,雷打不动,准时交班。



赵一霖赶紧不说话了。



先是晚班医生报告危重病人和新进病人情况,然后是住院医生介绍昨天的新进病人。



刘牧樵认真听取每个病人的情况。



新进病人,他尽可能都看一看,即使他不看,赵一霖也要看看,提高诊疗质量是他们两个人的责任,其中,刘牧樵的担子更重。



“别急,你刚才说的67床,把检查再说一遍。”刘牧樵被这个病人吸引了注意力。



“体格检查有椎体征,也有小脑体征,还有视觉的损害。”住院医生小罗有些紧张。



“诊疗经过还报告一下。”刘牧樵又问。



“一般医院我就不多说了,说几个着名的医院吧。这个病人先后在清江大学附属医院,湘雅神经内科,武宣医院神经科看过病,住过院,诊断不是很肯定……”小罗报告了一遍。



“好了,等会,请所有的医生都去67床查看病人。”刘牧樵经常这样下指示。



提高整体诊疗水平就需要这样的形式,这就是手把手的教大家,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10年20年,想不成为一个好医生都困难。



向丽芳说:“听着,护师以上的护士也跟着去学习。”



向丽芳的理念还是比较跟得上刘牧樵的,七分护理三分医疗,她尽可能让护士多掌握神经内科疾病的知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