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033章 六亲不认

 第二天,刘牧樵做了两场学术报告。



他发现了一个人,刘牧樵很想要的人。



一个呼吸内科的助理科主任,今年才36岁,已经是主任医师了。



他的名字很女人化——赵蓓蕾。



他是搞重症医学的。



“我们医院很缺你这样的人才。”刘牧樵看门见山。



赵蓓蕾是来听讲座的,他虽然是搞呼吸科的重症医学,但是,他喜欢多学一些知识。



重症医学,不仅仅呼吸科有,神经科、心血管科等,都有重症病人。他需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



今天刘牧樵讲神经科疾病,赵蓓蕾自始至终认真听,在会后还找上来答疑。



交流了一会,刘牧樵注意到,这个人基础知识扎实,并且还很有管理才能。



把这个人弄到安泰医院内科做科主任,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你有兴趣吗?我们可以高薪聘请你。”刘牧樵很直接。



“喔,你们医院内科系统有多少有名的主任医师?说几个听听。”赵蓓蕾说。



“就因为缺乏,所以才请你啊。”刘牧樵说。



“那不行。我怎么提高水平?你必须有几个大牌教授,可以教我们,就和我们医院有孙明、韩敏、王海林等着名教授,我们才有进步的机会。”赵蓓蕾和李六一讲的是一个腔调。



刘牧樵很悲观。



难道请几个大牌教授坐镇?



问题是,能够请得动吗?



试试吧。



刘牧樵试着找到了孙明教授。



孙明教授是湘雅的大牌教授,年纪已经有60多岁了,是心血管方面的专家,也是教学的着名老师。



他的学识水平那是非常高的。



请动了他,对安泰医院内科水平的提高自然很有作用。



“不不不!我孙明在本省还算是有名气,但是,到了你们江东省,我算什么?别人会以为我是江湖游医。”



谁知,刘牧樵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孙明教授一口就拒绝了。



他说的是实话。



在湘雅医院,挂孙明教授的号,那是一号难求,可以说,在本省,各大医院都有过他会诊、讲学的经历,几乎所有的心血管医生,都知道孙明的大名。



病人能请到孙明看一次病,还没吃药,病就好了三分。



而在江东省,不但病人不认识孙明,就连各大医院也不知道他的大名。



内科医生,特别是有名的内科医生,最好不要离开本土,跳槽,一般都是找死的节奏。



“不但我不能去,就是其他的内科医生,也不会去,你别做工作了。刘博士,你挖人,可以挖外科医生,不能挖内科医生。要聘请人才,你只有一条路,要么是弄几个院士,要么,就在附近医院挖几个骨干。办医院,你别讲仁义道德,能挖得到的人,你就下狠心去挖。你们那里不是有几个附属医院吗?到附属医院去挖啊!”



这才是真谛。



“不行啊,附属医院都是我们自己的医院,特别是,校长是我的恩师,我怎么可以挖他的墙角呢?”



刘牧樵想解释。



孙明呵呵一笑,说:“我跟你说,你要是这样仁慈,心太软的话,你就很难办大事。你到清江大学附属医院,每个内科,分别挖两三个人试试,你的内科马上就可以发展起来。你只有发展起来了,什么赵蓓蕾呀,李六什么来着?都过来了。你想想,赵蓓蕾一个科主任助理,一个人管了三个重症医学科室,每年创收就是13亿,差不多是你们医院的一半收入了……”



刘牧樵一听,心里发凉啊。



赵蓓蕾所管理的科室,竟然这么赚钱。



重症科室当然赚钱。日均费用万余,200多个病人一天就是快400万,一年下来,13亿。



湘雅的重症科,光是赵蓓蕾管的内科就有两百多病号,还有外科的,绝大多数手术病人,都会要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一天,每天,这种病号也是200多,一年创收也是几个亿。



刘牧樵不由得感慨万千。



原来,医院的潜力还很大呀。



看来,一所大型医院,内部的挖潜就有很大的空间。



“我说,刘博士,你们医院,我也注意了一下,是一所很有潜力的医院,不过,你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特别是,你们由一个小医院,快速变成大医院,你觉得你们医院准备好了吗?所谓准备好了,有很多层意思,技术力量准备好了吗?管理能力准备好了吗?特别是,你们医院的领导班子的能力准备好了吗?等等,很多问题,你需要思考。”



孙明见识多了,他曾经还一度做过医院的副院长,从医院的高层思考过问题。



刘牧樵心里一动。



孙明说的有道理!



安泰医院光是自己的技术行还不够,还需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



譬如,安泰医院就没有考虑过用几百张床位收治重症病人,虽然也有监护室,但都是小规模的。



这样不行。



几百张重症病床,就可以创收20亿,这才是做大医院。



刘牧樵原来开到了一个医院管理的书,那是初级的,只适用于小型医院,或者科室的管理。



对于快速发展的大型医院,他的知识已经不够用了。



皮院长,那就更不用说,他只能做两三个亿的医院。



胡伯龙也不行。



孙涛呢?



看来,回去之后,得把胡伯龙他们送到大医院进修了。



领导也要进修,对,这件事很重要。



和孙明的谈话结束了,刘牧樵很受启发,他有几个打算,回去后就准备实行。



一是去挖人,到附属医院厚颜无耻地去挖人,六亲不认。



附属一院,附属二院,就连成长期的附三院也去挖。不要担心人家的墙会倒,倒了也是人家的墙。



第二,得让医院高层去进修学习了,孙涛的视野比较阔,让他去进修,今后回来接皮院长?



这个问题本来不归刘牧樵管,但是,他不得不考虑呀。



当然,他考虑归考虑,事情很可能不会按照他的意图发展。谁都知道,院长不是选出来的,是上级任命的。



不过,刘牧樵还是有几分自信,自己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