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两百六十九章 霍修(1/2)

 签到聊斋,铸造气运神朝妖魔道第两百六十九章:霍修楚昊昨夜休息时,并没有通知官员们参加朝议,于是这一觉直接睡到了翌日午时。



因为久违的睡了一个好觉,两个小太监伺候着他洗漱更衣后,他破天荒地赏了两个小太监一人一两银子。



随着银子揣在怀里,原本双腿颤抖的两个小太监,立刻展露出了更大的热情。



他们此前都是普通的百姓,并没有卑躬屈膝地伺候过人,民间又一直有宫中会随意打杀太监宫女的传闻,使得他们卖身进宫之后,终日战战兢兢。



生怕一个不小心犯错,而被活活打死.



如今只是入宫一个月而已,这些太监们也被逼着学会了察言观色。



眼下随着楚昊赐下银两,一个面容俊秀,年纪只有十六岁左右的太监,心中犹豫许久后壮着胆子问道:“皇上,需要准备午膳吗?”



楚昊看了一眼窗外,只见日正当中。他刚要点头时心中却突然一动,问道:“太皇太后的午膳准备好了没有?”



小太监恭声道:“尚善监的人已经为太皇太后送去了午膳。”



楚昊点点头,道:“通知尚善监,将朕的午膳也送去长春宫,朕今日与太皇太后一起用膳。”



两个小太监对视一眼后,其中一个太监便躬身告退,疾步向尚善监而去。



长春宫中,正准备用膳的李秋水得到楚昊要与她一起用膳的消息后,目中闪过一缕喜意,嘴角也轻轻勾起。



“武珝,将那些菜再装进食盒里,免得凉了。”



听到她的吩咐后,入宫一个月后,模样变得越发娇艳动人的武珝麻利地将刚摆放在桌上的饭菜又装进食盒里。



不一会,尚善监的太监又送进来两个食盒。



紧接着楚昊也与曹正淳来到长春殿里。



“孙儿向皇祖母请安。”



楚昊来到桌前后,毕恭毕敬地向已经坐在凳子上的李秋水躬身一礼。



李秋水给了武珝一个眼色后,用手绢擦着手,神情慵懒地道:“皇帝今日怎么有闲心来陪老身用膳?”



在她说话时,武珝将食盒里的饭菜小心翼翼地摆在桌上。



她入宫是为了楚昊,但被李秋水调教了一个月后,不知内心深处如何想法,但表面上她已经不敢多看楚昊一眼,所有的动作都合规合矩。



她将食盒里的饭菜全都摆放在桌上后,向着楚昊与李秋水屈膝行了一礼后,便提着空荡荡的食盒告退。



曹正淳则端着一个盘子站在两人一侧,用快子将每盘菜都夹了一点放在手中托着的盘子里,试吃起来。



楚昊也在这时笑着道:“皇祖母就别取笑孙儿了,这不是刚从外面回来吗。”



李秋水没好气地轻哼一声后,不再与他计较。只是摇摇头道:“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老身处理了几天朝政后,才知大乾既有内忧,又有外患。”



楚昊恭敬地点头,道:“请皇祖母提点。”



李秋水点了点头后,道:“在老身看来,大乾内忧有九,一为五浊大劫,二是官员不够,三为百废待兴,四是农田荒废,五为国君无后,六是权不下乡,七为吏治不佳,八是民心不齐,九为道路不通。”



楚昊闻言时惊异抬头,没想到李秋水只用了四五天的时间就将大乾内部的问题看了个清楚明白。



随后轻轻点头,道:“五浊大劫一事,目前已有眉目,过些时间想来就能平复,各县官员的事情,孙儿已经让四海龙族的高手掌管各县,有它们在,各府县很快就能恢复安宁。再过几年,就可以举行恩科。”



“农田荒废与百废待兴,乃至民心不齐之事,当五浊大劫平复后,便也可以解决。”



“道路不通,则可以交给四海龙族。”



“他们身躯庞大,又有神通在身,移山铺路皆轻而易举。”



“至于无后……”



楚昊说到这里时揉了揉眉心,摇摇头道:“等前面的事情都处理完,国家安定之后再说吧。”



李秋水轻轻点头,既然楚昊腹有良策,她也就不便多提,继续刚才的话题,说道:“至于外患,大乾自立国时便得罪了各国,你前不久先派陈庆之俘虏了大巽数万精兵,又派人截下了大周的海师,还杀了他们的镇海伯与镇海王,就连大周的镇国之宝也被你抢了过来。”



“等到大周新帝继位,必会对大乾动兵,你心中要有所准备才行。”



楚昊缓缓点头,心中则想着国运还差一些,等到玄冥教的冥帝朱友珪将玄冥教总部移到金陵城,教中各大高手齐聚金陵时,就找大周的麻烦。



此行并非灭国,只是让大周陷入内乱而已,有十二金人辅助,这些武道高手足矣。



在他想着这些时,李秋水则继续说道:“另外,万妖国也需要注意一下,猿帝的八子被你强行封神,前兵部尚书卫齐又落入了他们手里。”



“如若不准备舍弃掉鳌拜,便早些派人去万妖国与他们交流。”



楚昊轻轻点头,要不是李秋水提及,他都忘记卫齐这个人了。



这时候曹正淳也将自己盘里饭菜吃完,对着楚昊与李秋水躬身一礼后,便退了下去。



他的出现就为了试毒,以他先天巅峰,即将突破宗师境的修为,只需要将饭菜咽进肚里,便能察觉到。



曹正淳离去后,楚昊与李秋水便不再交谈,静静地吃着尚善监送来的午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一会,当他们吃完,由武珝进来收拾下去。



李秋水托着一盏茶,一边用茶盖刮着茶叶沫子,一边道:“老身手里还掌控着一个势力,名为青衣楼,本是以前闲时创立,没想到青衣楼的楼主霍修却有些本事,近些年来将青衣楼发展成了青衣一百零八楼。”



说到这里时,她目中少有地露出了厉色,冷声道:“霍修此人曾是羽林军中的一员,老身见他为人聪明又识时务,便派他出宫创立了青衣楼。这些年青衣楼的势力已经遍布人间诸国,甚至连万妖国中都有青衣楼。”



“而霍修此人或许是‘九州第一富豪’的名头让他有些迷失了,老身派人向他传达命令,十次之中只有三次领命。”



李秋水嘴角的冷笑之色又浓郁了几分,翻手将一块核桃大小的绿色玉印放在桌上,道:“听说王葵花将玄冥教的控制方法交给了你,玄冥教的名头并不弱于青衣楼,只是教中的杂鱼有些多,但多有多的好处,你让他们多多注意青衣楼。”



“这块玉印是与霍修联系的手段,若有命令需要吩咐他,便在纸上用这枚玉印盖章,并用鸽子送给他就行。”



话落后她看向一旁的武珝,道:“你将那笼鸽子交给曹正淳。”



“是。”



武珝恭声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



在她离去后,李秋水的目中露出冷意,道:“找到霍修后,摘掉他的脑袋,既然青衣楼的楼主不听话,便换个听话的!”



楚昊拿起玉印把玩着,笑着道:“皇祖母放心,霍修蹦跶不了多久。”



“恩。”



李秋水轻轻点头,脸上又露出笑容,看向楚昊的目光中亦露出了打趣之色,道:“听说朱雀街上有一座望江楼近来有些热闹,闲暇时陪老身出宫去看看。”



楚昊苦笑着点头应下,接着与李秋水聊了一会儿后,便起身告退。



回到乾清宫后,他让曹正淳通知东厂督主海大富与锦衣卫指挥使左子雄入宫觐见,又用玄冥令联系到朱友珪,问询玄冥教的转移之事。



得知朱友珪与玄冥教的各大高手目前已经到达金华县,不日便会来到金陵城后,便将玄冥令收好。



不多时,海大富垂头躬身走了进来。



“老奴海大富参见皇上。”



他进来时,楚昊正在一张桌前坐着,手中端着一杯茶。



楚昊低头抿了一口茶水后,将茶碗放在一旁,目光看向海大富,道:“东厂目前总共有多少人手?”



海大富恭声道:“启禀皇上,东厂目前共有四百余人。”



楚昊轻轻点头,道:“王葵花将朕的意思通知你了吗?”



海大富颔首,恭声道:“皇上让老奴注意明王朱无视。”



楚昊笑了笑,道:“连王葵花都能打听到朱无视的一些信息,你手里不会没有吧?”



海大富神情平静地道:“四大名捕的信息老奴已经从李嗣远口中得到,但关于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的信息,老奴已经派人去打听了。”



楚昊把腿一跷,又将茶碗端了起来,低头准备吹茶叶沫子的时候,道:“说说吧,你都打听到了什么?”



海大富恭声道:“四大名捕在大离名传天下,他们听命于‘诸葛神侯’,而诸葛神侯本名诸葛正我,字小花。亦是大离当朝太傅,因其功勋卓着,被大离皇帝封为“六五神侯”,并坐镇于冀州的燕京神侯府掌管十八万御林军。此人据说光明磊落,智慧超凡,一身武功修为已然冠绝天下,登峰造极,达到武道大宗师之境,大离无人能及。”



“自从朱厌以巨鼎装了大离百姓之后,便已经失踪。”



“而由他亲自出的四大名捕,分别是无情、铁手、追命、冷血四人。”



“无情原名盛崖余,也叫成崖余,其人貌美如花,心思缜密,除了在机关术上造诣不凡之外,还能听懂鸟语,江湖人称之为大捕头。”



“其幼时全家惨遭灭门,导致双腿俱废,且肝腑受损,诸葛神侯将其抚养长大,并收为弟子,在四人中入门最早的人。”



“无情虽不能修习内力,却在轮椅上练就了天下一绝的轻功和暗器,被誉为‘无腿行万里,千手不能防’。”



楚昊轻轻点头,据他了解无情似乎还有特异功能,能够知晓人心。



这件事情应该是她最大的秘密,海大富打听不出来也正常。



海大富继续道:“铁手原名铁游夏,早年就是一位名捕,后带艺拜诸葛神侯为师,是诸葛神侯的二徒弟,江湖人称‘二爷’,内功已达登峰造极的境界,据闻已是宗师之境。江湖中少有匹敌,是四人中内力最深厚的一人。”



“有一年大离因妖龙作祟而导致大水席卷燕京西面的一个村子,铁手凭一人之力举万斤铜壁御洪,拯救灾民数千人,当洪水退去后,人们见到铜壁上掌印赫然,乃知其一双铁手实无虚传。”



“铁手也因此事名扬大离天下,一双铁手刀枪不入,百毒不侵,硬的可以断金碎石,亦可柔如春风拂面。”



“李嗣远谈及此人时,满脸佩服,只道他为人温和有礼,正直谦厚,心思缜密,侠肝义胆,胸襟磊落,豪迈坦荡,恨不得将自身所懂得的夸赞人的词汇都用在此人身上。”



楚昊闻言时笑了笑,李嗣远最喜欢与铁手这类人打交道,多夸赞一些也属正常。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