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卷 幻剑啸乾坤 第129章 浴佛法会(1/2)

第四卷 幻剑啸乾坤 第129章 浴佛法会 四月初八,浴佛节。

(最稳定,,.

) 当今皇上乃佛门信徒,天龙寺之所以称之为护国寺,自然是皇帝所允。

朝廷许多祭拜活动均在天龙寺举行,皇帝也经常邀请天龙寺方丈空无大师入宫谈佛。

今年的浴佛节,天龙寺方丈空无大师向皇帝建议,迎请法门寺佛骨舍利进京,以彰显皇帝与佛有缘,既是人间君主,又是佛门法王。

皇帝听后龙颜大悦,当即拍板同意迎请佛骨舍利,并表示当天将亲临护国寺,承沐佛的灵光。

要知道,历代皇帝中,谁都想借助佛的灵光来增添自己的光彩,来显示出皇帝的天威,为他的皇权效力。

因此,皇帝此次表现异常积极。

这一天,皇帝特地从州县调来民间乐戏、杂耍,又特令皇宫乐队乐伎出迎。

满朝文武大臣、王侯公卿,也都奉旨参加迎请行列。

全城工商巨贾、市民屠户、三教九流,无不踊跃参加,人山人海,将偌大一个京城塞得水泄不通。

在去护国寺的大街上,常有一些妇女挎着香袋,拿着香烛,挨家去索要“缘豆”



不管认不认识,信佛不信佛的人家都十分愿意地给出一些黄豆,双方不拘多少,只为结缘。

一些达官贵人之家,还常把煮好的黄豆,盛在器皿内放在家门口外,任路人取食,以示自己与四方邻居百姓结识好缘,和谐相处,保一方平安。

到了辰时,迎请佛骨舍利的队伍开始从南门进城,一路往护国寺行来。

走在前列的是执幡幢的仪仗队,然后是瞻礼仕女僧尼,歌舞车队,盛装佛骨舍利的幡帐……队伍一路前行,梵音课诵响彻所经之处。

两旁挤挤挨挨的男女老少、官吏道俗,焚顶烧指者有之,解衣散钱者有之…… 天龙寺大雄宝殿前的广场,皇帝与方丈空无大师早已候在那里。

他们身后是寺里众僧及朝中百官。

一个个端庄肃穆,低眉垂首。

巳时,队伍已经开到天龙寺门前。

仪仗队一到门前便左右分开,后面的队伍均是左右分开,而盛装佛骨舍利的幡帐,则直接抬到了皇帝与空无大师的面前。

(天才只需3秒就能记住.

) “佛祖释迦牟尼佛指真身舍利法驾天龙寺!”

维那僧高声唱着喏。

所谓维那,是指在寺院中掌理众僧的进退威仪的法师。

维那非但要佛门规矩熟,而且要喉咙好,资格老,正如戏台上挂头牌的角色,一切的活动都要靠他安排。

空无大师高声宣着佛号,向佛骨舍利跪了下去。

皇帝此时亦跟着跪拜下去。

后面的僧众及百官,亦急忙跪拜下去。

为了彰显皇家与民同乐,此次皇帝并没有禁止民众前来天龙寺观法。

此时的天龙寺门,早已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平民百姓,信男信女。

“恭迎佛祖真身舍利入殿!”

维那僧又高声唱道。

早有斋戒好的八位年青僧人立在一旁,听了维那僧的唱诺,立即上前去将佛骨舍利的幡帐揭开,里面是盛装佛骨舍利的七重宝函椁,上面镂雕着佛像菩萨。

皇帝与空无大师及身后众人都立起身来,佛门与朝廷众人中间分开一条直道。

八名年青僧人便手抬那七重宝函椁,缓缓从直道前进,往大雄宝殿行去。

佛骨之后,才是皇帝与空无大师。

再后面,是众僧及百官。

他们均慢慢进了大殿。

接着,空无一人的广场又进来无数信男信女。

但也止于广场,大殿是进不去了,外面有李清瑞亲自带队的禁卫军把守,外人不得入内。

温子君及叶星雨、龙凤小队等人便混在其中,一旦金翼门有了行动,他们便立即加以制止。

殿堂内早已安奉好悉达多太子像,将他至于金盆内。

太子圣像有前面摆有一张檀木桌子,抬进来的七重宝函椁便是放置其上。

皇帝与空无大师亲自上前,共同将七重宝函椁打开。

既谓七重,自然有七层函椁。

两人开了七次,终于见到了佛祖的佛指真身舍利。

正如唐高宗时的道宣律师所云:“如小指初骨,长寸二分,内孔正方,外楞亦尔。

下平上圆,内外光净。

余内小指于孔中……”

“阿弥陀佛!”

空无大师宣着佛号,“想不到千多年后,佛祖真骨依然光泽如初,祥气不减,灵性犹存,实在是造化,造化呀!”

这时,听得维那僧压大磬举佛号:“本师释迦牟尼佛。”

尔后众僧及百官各排一列,同时钟鼓齐鸣,两序大众随皇帝及空无大师自右往左绕着佛骨舍利而行,以观佛祖指骨真身。

最后又回归到原位。

待全部人轮完,空无大师上前祝香,皇帝亦步亦趋跟上。

空无大师诵云:“佛诞令辰,天龙寺住持空无同当今圣上虔爇宝香,供养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上酬慈荫。

所冀法界众生,念念诸佛出现于世。”

尔后与皇帝上香三拜,跪炉。

接着,维那僧宣疏道:“一月在天,影涵众水;一佛出世,各坐一华。

白毫舒而三界明,甘露洒而四生润。

祝圣浴佛开始!”

这次浴佛由皇帝带头。

早有四位侍僧立在太子圣像旁,两位手捧香花,一位手捧香汤,一位托具。

皇帝拿起托具上的小杓,舀起香汤,自太子圣像头部淋下,尔后手捏香花,洒落金盆。

第二个浴佛的便是空无大师……而其他僧众则在一旁念诵《浴像功德经》:“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功德庄严聚。

五浊众生令离垢,愿证如来净法身。

念完则又从头开始反复唱诵。

…… 待全部弟子浴佛过后,维那僧煞佛号,举唱“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界常行菩萨道。”

回向一切有情众生,法会结束。

温子君在殿外盯着那佛骨舍利,却不见有人靠近,心道:“莫非金翼门真的不是意在佛骨舍利?

要不,法会都已结束,却怎么不见他们派人来偷?”

站在一旁的李清瑞也有点焦急地望向温子君,后者给了他一个无奈的表情。

温子君抬头望了望空中的骄阳,距离午时还差一刻。

再过一刻钟,武林同盟便将发起对金翼门的总攻了。

他收回目光时,目光很自然地落在了大雄宝殿门顶的牌匾上。

牌匾写着“大雄宝殿”

四个大字。

匾额的上面还有一块小牌匾,竖着写了两个金色小字——“天龙”



最后,温子君的目光便落在了那个“龙”

字上面。

“不对!”

温子君突然心里一惊,“那张字条上‘龙’字,笔画全对,并无错处,写信人却为何要在上面画一叉叉呢?

这没道理呀!”

温子君不由低头苦思起来:“难道那个叉还另有含义?

叉叉,龙,叉叉,龙……叉龙,叉龙!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