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020章 牡丹花会(2/7)

一个时辰后,他的伤势痊愈。

但他发觉,这次的阳气要比往日多。

这样的现象已出现几次,好像上楼梯一样,一次比一次多。

他暂时尚能压制,可是能够压制多久,连他自己也无法预测。

如果有一天,体内的阳气多得无法控制,不知是走火入魔呢,还是爆体而亡?

“管他呢。”

秦慕楚想道:“过一天算一天,反正这样的生活,比起自己小时候的流浪生活,不知好了多少倍。

能活到今天,也算是赚到了吧。

只是……辜负了师傅的一番苦心了。

唉!”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秦慕楚的内心是如许的平和。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性吗?

不管一个人是如何的作恶多端,但内心深处依然埋藏着人性。

人之初,性本善乃是至理。

翌日。

晨曦照遍整个洛阳城。

秦慕楚用过早膳,出了客栈,租了辆马车,往城东行去。

白马寺,中原第一古刹,北依邙水,南望洛水,就坐落在城东。

今年的牡丹花会举办地就是这里。

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佛教传入中原生第一座由官方建造的寺院。

相传,东汉明帝刘庄梦见一金人在宫殿上空盘旋,遂派人远赴西域求佛,在大月氏遇天竺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

永平十年,汉使梵僧以白马驮佛经佛像回到洛阳,翌年建寺。

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故名白马寺。

白马寺的山门乃是牌坊式建筑,红砖绿瓦,周围松柏凝翠,肃穆而失宁静。

门前左右有对立的两匹石雕白马,为宋代所雕刻,因为时间久远,早已不复当年,只留下沧桑。

仿佛还能见到它们翻山越岭、长途拔涉驮经而来的凝重身姿。

之所以把牡丹花会举办地选在此处,是因为白马寺里也遍植牡丹。

自大唐起,白马寺各殿前后,左右两侧均有用石砖砌成的花台,内植无数牡丹,枝干高大如树,春日枝头繁花似锦。

寺里的僧人平常除了念经诵佛之外,还把种植牡丹也作为一种修行。

世事皆禅,想来白马寺里的僧人已能从平常的生活百事中修炼禅心了。

白马寺的高僧梵大师乃是其中种植牡丹的好手,他曾经培育出三十九种新牡丹,为世人所喜爱。

今年他又培育出了牡丹的新品种,所以洛阳官府把今年的牡丹花会举办地选在白马寺。

秦慕楚在离白马寺十里处便不得已下了车。

一条绵延十里的长路人山人海,别说是马车,就是一个人步行也非易与之事。

路的两旁奇迹般地搭起了挨挨挤挤的简易店铺,各式各样的美食、字画、特产……应有尽有。

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如过江之鲫,来来往往,穿梭其中。

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拖幼携老,有的成双成对,有的仆从成堆。

秦慕楚置身于人流当中,恍如走在一条繁华无比的大街。

人群中的欢声笑语,街道两旁抑扬顿挫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渐望见白马寺的牌坊式大站了,秦慕楚一个人也走得有点累了。

他便停驻脚步,随意选了一间美食店铺,其门口站有一位叫喊声特别有节奏和店小二,喊着“纯正——燕菜——清爽可口——燕菜——”



进了店堂,里面宽阔之极,竟摆下了四五十桌。

人声鼎沸,食客的交谈声,点菜声,小二的上菜声,汇成一片。

这个时候,竟然没有一个店小二前来招呼他,他正要换一间店,忽然听见有人喊他:“这位不是秦慕楚秦公子吗?”

秦慕楚转过头去,见离他不远的一张桌子围坐着两个人,原来是旧识,乃是江南四大才子中的王文庆和宋平。

他们曾在江南的流花阁里一起见过京城四大名妓之一的兰香姑娘。

两人见到秦慕楚显然颇为高兴,忙唤他过去一起坐。

秦慕楚本来是有点犹豫的,但见到两人显是出自真诚,便欣然地走了过去。

秦慕楚所犹豫的也不无道理,他是个采花者,在天下人眼中定然是个卑鄙可耻之徒,而王文庆和宋平会怎样看待他呢?

不过,他还是多虑了。

“折花公子”

之名当然是天下皆知,但是知道“折花公子”

就是秦慕楚者,该是寥寥无几。

就连郑弈他们,见到他也只认识他是折花公子,而不会认得他是秦慕楚。

如果说有人知道秦慕楚是淫贼的,那也是在顾家庄里的那些人。

却不知为何他们没有把秦慕楚乃是淫贼一事传出,令秦慕楚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王文庆和宋平,自是不知道他就是“折花公子”

,他们只知道秦慕楚是和他们一样的文人罢了。

桌上摆满了酒菜,秦慕楚也不客气地坐了下来。

他见到桌面的菜大多是素菜,其中又以萝卜居多,不禁奇道:“王兄宋兄怎么改了口味,化荤为素了?”

王文庆与宋平互相对望了一眼,大笑,宋平说道:“秦兄想必乃是第一次到洛阳参加牡丹花会吧?”

秦慕楚答道:“正是。”

宋平接着说道:“秦兄,你有所不知了,当然这也难怪。

这牡丹花会呀,虽是以赏牡丹为主,但还有许多各行各业的商家也参与了进来。”

他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放进口里,细细地嚼了几下,一副很享受的样子,然后用筷子指着桌上的菜肴,继续说道:“这些菜可有名堂,唤作燕菜,吃起来可是清爽可口极了。

秦兄,来,动筷子,尝尝吧。”

王文庆接着说道:“秦兄,这燕菜可不是随时随处都可以吃得着的。

只有在每三年一次的牡丹花会时才有。”

秦慕楚挟了一块萝卜放入口里,果然风味独特,清爽香脆。

他问道:“这萝卜乃是极寻常的菜,为何非要在牡丹花会时才有这样的佳肴呢?”

王文庆也吃了一口菜,说道:“做这燕菜的厨子却不是寻常之人哪,他们乃是皇宫里的御用厨师啊。

昔年大周女皇武则天时,有人进贡一特大萝卜入宫,御厨经数道工序,配以山珍海味,制成汤羹。

女皇食后大加赞赏,赐名‘义菜’,宋朝始改名为‘燕菜’。

为了纪念女皇,当今圣上下了圣旨,洛阳牡丹花会时,派出若干御厨,于牡丹花会期间制作燕菜,以供天下人品尝。

秦兄你看这碗菜,它的汤料是用燕窝熬成的。”

秦慕楚听了,心里大吃一惊,忖道:“这样的做法,是否有点本末倒置呢?

平凡之极的萝卜是主菜,燕窝反而成了汤料了。”

宋平忽然举起了酒杯,向秦慕楚示意道:“秦兄,只顾着讲菜,忘了给你介绍这里的酒了,这里的酒名为杜康酒。

魏武帝曾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名句,说的就是这里的酒了。

杜康酒属浓香型酒,以优质小麦、精选糯米、高梁为酿酒原料,高中温曲混合使用,并采取‘香泥窖封,低温入池,长期发酵,精心勾兑’等先进工艺制成。

加上用来酿造的泉水清冽碧透,味甘质纯,使得酿造的杜康酒更是口感极佳,令人赞不绝口。

来!

秦兄,喝一杯试试!”

酒过三旬,三人放下了酒杯。

秦慕楚问道:“今日为何不见杨云和张在晨两位仁兄呢?”

宋兄答道:“他们俩一起赴京赶考了。”

他似乎知道秦慕楚还想问为什么,便继续说道:“我和王兄听说洛阳的牡丹花会就要举行,便舍了科举,与他们二人分道扬镳赶到洛阳来。”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