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卷 幻剑啸乾坤 第039章 苗疆之行(1/2)

第四卷 幻剑啸乾坤 第039章 苗疆之行 “木世,我们休息一会。

(最稳定,,.

)”

金华说道,“已经赶了三天的路,大家都有点累了。

更何况,前面就是蒙山了,过了蒙山就到圣门了。”

金华并没有叫木世为二师兄。

他们以前是极为要好的朋友。

除了在有师傅及一些长辈面前,他们才会师兄师弟的互称。

“也好。”

木世望着面前绵延千里的蒙山,眼神飘缈,不知在想些什么,“休息好一点,也好翻越蒙山。”

他的右手,正牵着小桑叶。

金华转身向后面的圣门弟子吩咐了一下。

实际上,这三十一个弟子,乃是金华一手调教出来的。

他们都对金华极为尊崇。

令金华大感意外的是随行的那个汉人——众人口中的痴儿——温子君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似乎并不符合众人所述。

除了有些言行有些孩子气外,温子君一切如常。

几天的赶路,他没有一丝怨言,常常是不声不响地走在众人之中。

在休息的时候,他居然也开始学讲苗语!

而且极有语言天赋,只三天的时间,他已经能够用苗语跟那些弟子们简单对话了。

金华心里甚是纳闷,看温子君学苗语时的认真神情,可是一点也不像是个痴儿,甚至比一般的人更聪明。

他也就温子君的表现问木世,可是木世一直沉浸在巨大的伤痛当中,根本就无心去理会这些。

“小君!

你过来。”

金华向温子君招手道。

他一直都是如此称呼温子君的。

温子君正跟一个白苗弟子说话,听到金华的叫唤,很快便小跑着过来,嘴里叫道:“金华大叔,您叫我?”

“嗯,小君,赶了三天的路,你累不累?”

金华亦笑着问道。

“不累!”

温子君乐道,“我长这么大还没来过呢,真好玩。”

“呃,小君啊,你知道那剑痕前辈为什么叫你来苗疆么?”

金华终于问出了他心里最想问的问题。

“剑痕前辈?”

温子君睁大眼睛,“他是谁?

我见过他吗?

是小雨姐姐叫我跟你们来的!

不是什么剑痕前辈!”

金华听了,才想起当时剑痕出现时,这个温子君并不在场,问他也是白问。

(.

最稳定,) 见金华沉默不言,温子君倒是不停地向他发问。

大多是关于苗疆的一些常识,有些金华解释得较说尽,有的则含糊其词。

不过,加上在其他蛊门弟子了解的情况,温子君已经从中获得了大量的信息。

蛊门门主乃是木世与金华的大师兄土浑。

门里还有四大长老,平时也不怎么问事,只有当蛊门发生重大事情时,他们才会站出来。

苗疆的男男女女都会养蛊,自然也会放蛊,解蛊。

当然,他们所会的,都是一些比较平常的蛊术。

如蛇蛊、篾竹蛊、石头蛊、泥鳅蛊…… 苗疆之所以养蛊蔚然成风,却还是缘于汉人的侵略所致。

古时汉人为了扩展疆土,祸及苗疆的少数民族。

他们为了保护家园,不得不奋起抵抗。

但是汉人的文明极其发达,战争装备优越于他们百倍,而他们的生产劳动工具都还很落后,往往难以抵挡汉人的铁蹄。

于是,他们便开始大量养蛊放蛊,而汉人对于这些毒物则大多是惧怕万分。

汉人退走后,他们也没有停止过养蛊。

不过都是像养宠物一般待之。

但其中还是有些不法之徒,专门研制蛊毒来谋财害命。

导致当时苗疆四处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最终,为了制止那些不法之徒,苗疆民间自发形成了一个组织,那就是后来的蛊门。

蛊门也没有什么很好的武功,便也走养蛊的路子,以蛊制蛊,以毒攻毒。

为了能够克制那些不法之徒所研制的蛊毒,他们唯有研制出更为复杂,高级的蛊毒出来克制。

就这样,蛊门由于有广大苗疆族人作后盾,胜利的天平渐渐移向他们一边。

再经过漫长的一段时间,蛊门基本肃清了苗疆的不法之徒。

他们也就成了苗疆人的英雄,被人尊称为圣门。

蛊门亦由此形成了一套自成一体的蛊术。

他们的蛊术比起寻常人家的来,又是强上百倍。

不过蛊门非常英明,他们宣布:凡是苗疆之人,无论贵贱,均可入门学蛊。

如此一来,蛊门便逐渐壮大起来。

再到后来,中原的江湖人士与苗疆蛊门有了接触,当然,期间也免不了相互厮杀。

苗疆蛊门才正式为中原武林所认知。

不过,蛊门之人一般也不会离开苗疆,对中原武林没有构成什么威胁,只要中原武林人士不去打搅他们。

但蛊门也开始见识到中原的高超武术,亦开始吸收中原武术精华,再与原有的蛊术结合起来,才有了今天的蛊门。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一心为民的蛊门,亦渐渐良莠不齐,偏离了最初的宗旨。

门内互相侵轧,争权夺利,勾结外族的事时有发生。

但不管如何,蛊门在苗疆根深叶茂,因而时至今日,依然屹立不倒。

事实上,纵观历史,哪一个朝代,哪一个组织不是如此呢?

一旦在民间获得了绝对的权利后,便开始**,开始走下坡路。

他们不知道,一旦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他们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权利。

“好了!

儿郎们,收拾好一切,准备翻越蒙山归家去了!”

金华见休息得差不多了,站起来大声地叫道。

三十几个人,排成一条长线,开始踏上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

山路极不平整,拳头大的石块到处都是,人走在上面,深一脚浅一脚的。

上得半山腰时,四周全是高大的树木,乃是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带,把天空都遮蔽了。

明明是正午时分,却见不到半点阳光,仿佛是在黑暗中行进。

脚下全是枯枝败叶,脚踩上去沙沙作响,偶尔还有踏断枯枝的脆响。

林间飘着若隐若现的云雾,散发着只有树林才有的潮湿的夹杂着泥土的气息。

蒙山因“雨雾蒙沫”

而得名,经年有雨,雨多而形成云多雾多,古称“漏天”



太阳西斜时,众人才到达蒙山山顶,沿着山顶的小路一直向北,到了莲花峰便一路往下走。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