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随机应变(1/2)
吴毅荣过了一会又问道:“尧哥,你之前不是说开盘前面的十分钟不做交易的吗?
怎么今天反而直接下了一百几十万进去?”
李旭尧说道:“尽量不在前十分钟交易。
但如果我有把握,而且开盘又给了我一个理想的价格,那我还是会考虑上的。”
“好像有点道理。
不能死守着规则。
要随机应变,对吧?”
吴毅荣问道。
“对。
股市里行情每一秒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就像九安,高开后立即跳水,直接跳了四个点,用了不到一分钟。
然后又迅速拉升,从跌两个多点,直接拉升到差不多涨7个点。
这两种极端的表现,也就是在十分钟之内完成的。
如果我真的前十分钟不交易,就会直接错过这段。
如果再因为前十分钟不交易就不去看盘,就会很快被市场淘汰了。”
“这前十分钟有什么说法?
不看会被市场淘汰?”
“我的意思是我做短线的,这前十分钟对我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十分钟内,是全天成交最活跃,资金进出最活跃的十分钟。
这十分钟也是所有交易者大脑活动最频繁的十分钟。
所以,这段时间就是锻炼培养自己盘感最好的十分钟。”
李旭尧解释道。
“嗯,这十分钟,股价都是上蹿下跳的,变法极快,幅度也大。
确实能锻炼盘感。”
吴毅荣点点头。
“也因为这样,这十分钟也是锻炼自己心理素质最好的时间段。
如果你能够每天在看这十分钟行情的时候保持冷静,那么你的交易心理绝对过得去。”
李旭尧继续解释道。
“心理素质啊。
我以为我面对几十万亏损还能保持冷静已经算心理素质好的了。
现在看看比你差远了。”
吴毅荣摇摇头,对自己的表现有点不满意。
“荣哥,你炒了几年股,心理素质应该是比那些韭菜要好的。
但如果要做职业的投资者,就还需要继续提高啊。
我现在的心理状态也还差很远,也还会经常被市场迷惑。”
“比如呢?”
“我之前也经常在前十分钟被骗进去接盘站岗,也会被洗盘甩下车。
要不我怎么会得出前十分钟尽量不要交易的规则。
我们现在这样比起那些机构和游资大佬,还差得远呢。”
“还差得远?
那我们要怎么办?
怎么缩小差距?”
“多看盘,多学习,多总结,多去揣摩他们的交易心理。”
“揣摩他们的心理似乎很难。”
“要么就直接避开这十分钟,避免成为他们的对手盘,免得成为炮灰。
但我现在努力的目标是成为一路游资或者成为私募大佬。
如果是走游资这条路,这十分钟是避不开的,迟早要面对他们,成为他们的对手盘。”
“那要是走私募这条路呢?”
“那就要走类似机构这条路了。
对手将是机构,甚至郭家队。
虽然不是短兵相接,但他们的实力更雄厚,更加不能和他们成为对手盘,那将死的渣都不剩。”
“有没有可能不做对手盘,做队友呢?”
“做队友当然好啦。
合力去做票,除了被收割的韭菜,机构和游资皆大欢喜。
而且一旦形成合力,都是吃大肉的行情。”
李旭尧露出向往神色:“有一天我也会成为市场上的一股力量,这一天就快到了!”
“想不到大佬竟在我身边!”
吴毅荣说道:“我要赶紧把你大腿抱紧了,以后我就是你腿上的挂件了!”
“哈哈,荣哥,到时候还需要你鼎力支持啊,你随便拿个几千万出来发产品就行!”
李旭尧也笑着说。
“几千万有难度。
几百万应该还有可能。”
吴毅荣摸着下巴,深沉地说道。
“那到时候你单独发个产品,你就是基金经理了!”
“嗯,有点逼格!
想不到有一天我也能成为基金经理。
是不是太容易了点?”
“不难的。
你不知道很多基金的规模都不到一个亿呢。
市场上很多没什么知名度的基金经理,他们募集资金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发行的时候就经常募集不满,然后业绩不好就被人赎回。
规模就变得更小。
这还是公募基金。
你知道私募基金多少钱能发产品吗?”
“多少?”
“200万。
不过这么小规模的很多时候是用来保壳用的。
市面上挺多几百万的私募产品的。”
“我曹!
那我们两的资金加起来已经可以发产品了啊!”
吴毅荣有点意外地感叹道。
“确实可以,但没必要。
现在发产品要去找私募公司挂靠,手续虽然不麻烦,但我不打算这么搞。
还是等自己注册了公司以后挂在自己公司名下比较好。”
“那注册公司要多少钱?”
“注册资本要一千万。”
“那你觉得多久能达到?”
“我账户现在200多万,再翻个倍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