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99章 单日首破4000万300亿?那我们就砸500亿(1/2)

9月27日,外卖行业再次掀起补贴大战。

阿狸主动挑衅,向筷跑的霸主地位发起进攻。

与上次的策略有所不同,唐永波这次在商家、客户和骑手三个端口同时进行补贴,完全是一副拿钱当纸烧的搏命架势。

碧湖云溪六号别墅,三楼书房内。

陈延森坐在电脑前,正和裴毅、章旭豪等人开着视频会议。

“森哥,我建议全力出手,把桃点点彻底打残!

阿狸三番五次的找茬,真当筷跑当软柿子不成?”

裴毅沉声说道,带着几分火气。

要知道,与三年前相比,他手中的权柄足足翻了几十倍。

如今筷跑的全年成交额高达三千多亿,旗下员工更是多达几十万,规模丝毫不逊色于一家超级独角兽企业。

虽说在现金流方面,筷跑或许还比不上阿狸,但在外卖行业的技术积累与沉淀上,筷跑绝对远超阿狸。

裴毅说要干老马,那是真有底气!

“马立云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招,捷鹿地图都上线一年了,精准度还比不上企鹅地图。

要打当然可以打,补贴也不是不能发,但不能盲目乱打,必须得分层、分用户、分节奏来推进。”

陈延森缓缓说道。

花钱也得讲究效率,把红包精准发给那些高价值、高复购的用户,这样补贴才能真正出效果,钱才花在刀刃上。

“好的森哥。”

裴毅点头应道。

有大老板这句话打底,他心里就更有底气了,对付老马也更有劲头了。

十分钟后,陈延森结束了视频会议,起身向外走去。

至于外卖大战,他压根没放心上,以他对马立云的了解,顶多砸了两三百亿就扛不住了, 而两三百亿,对他来说,顶多只能算是破了一层皮。

而且他还可以加大骑手端的补贴,从而削减桃点点的运力资源和配送能力。

反正在外卖员身上的支出越多,他获得的人道薪火越多。

另外,有阿狸陪着一起烧钱,也能进一步提升市场容量上限。

全国有八亿智能,哪怕每天只有十分之一的人点外卖,订单量都能达到八千万单。

可目前整个外卖行业的日订单量才刚过四千万单,显然还有极大的增长空间。

想到这里,陈延森轻轻一笑,既然老马想玩,他就陪对方再玩最后一次。

否则,只需他动用一点盘外招,都能把马立云的那点小心思给按回去。

上午十一点,筷跑外卖做出应对,在桃点点市场占比最多的城市,同样开启了撒币模式。

不过裴毅的策略侧重点很明确:他把骑手端的补贴设得格外高,同样距离的订单,筷跑给出的单价总比桃点点多一块钱。

对骑手来说,一天跑几十单,就能多赚几十块,吸引力可想而知。

这一招很快见效,桃点点的兼职骑手开始大量外流,赶在午高峰到来前,纷纷切换APP,转做了筷跑的兼职骑手。

唐永波得知消息后,立刻跟着上调了骑手配送费。

可他这边涨一块,筷跑那边就跟着涨一块,始终压他一头。

等到十一点半,筷跑甚至把三公里订单的配送费,硬生生抬到了13元。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外卖小哥都疯了。

全都盯着筷跑的订单抢,场面几乎失控。

中午点外卖的用户惊讶发现,今天的外卖小哥比往常都要热情,一问才知道,自己手里这份到手3块钱的外卖,小哥能赚13元。

用户拎着外卖,站在秋风里沉默不语。

另一边。

唐永波在办公室里急得团团转,看着后台数据上不断流失的骑手数量,以及桃点点APP上越来越多的“配送延迟”

投诉,他狠狠将手中的文件摔在桌上。

“这群骑手怎么回事?

就特么差一块钱吗?”

他对着电话那头的运营总监怒吼,“立刻!

马上把三公里订单的配送费提到15元!

我就不信,还抢不过筷跑!”

因为桃点点此前的日常单量少,一共只养了两万多名全职骑手,面对全国的爆单情况,哪怕干到死,也送不完上千万笔订单。

一群桃点点的全职骑手急忙拍视频呼吁道:“兼职的骑手大哥快上线啊!

爆单了!

救命啊!”

评论区下面则是:“平时喊我们兼职狗、抢单狗,现在喊大哥?

晚了!

累死你们这帮王八蛋!”

可当他们听说,桃点点把单价提高到15元后,又默默地换了一件衣服。

什么狗屁忠诚!

老子是临时工!

谁给的钱多,老子就帮谁送外卖!

三分钟后,筷跑把单价涨到16元。

这一幕,看得网友目瞪口呆。

一份外卖才多少钱?

运费居然要16元!

不到半小时,“外卖配送费比餐贵”

的话题就冲上了热搜榜,评论区里炸开了锅。

有人调侃:“现在送外卖比开网约车还赚钱,我明天就辞职去跑外卖!”

也有人担忧:“商家和平台这么烧钱,以后会不会把成本都转嫁到我们消费者身上?”

还有细心的网友发现,桃点点APP上不少商家悄悄涨价,平时15元的餐,现在卖30元。

“之前常点的单人餐全没了,现在随便点份饭都要四五十,这补贴大战怎么反而让我们吃不起饭了?”

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商家们的处境也十分尴尬。

杭城市郊的一家铁牛牛肉面,老板对着收银机唉声叹气,原本他家18元一碗的牛肉面是外卖平台上的爆款,每天能出200多单。

可自从桃点点把配送费涨到15元后,平台抽成也跟着提高,为了不亏本,他只能把牛肉面涨到25元。

结果订单量暴跌!

别看他涨价了,但平台15元的补贴红包,他得出60,也就是9块钱。

“这哪是什么补贴大战啊,分明是逼着商家做慈善!”

老板一脸无奈地吐槽。

没过几分钟,后台收到了平台的处罚通知,擅自涨价,封店一周。

可他在看到这条消息,竟不由地松了一口气。

相比之下,筷跑平台上的商家日子要好过不少。

虽然核心商圈的配送费也涨到了16元,但筷跑给商家的补贴政策更灵活。

针对客单价20元以下的小商家,筷跑不仅减免了50的平台抽成,就连配送费的补贴,也由平台承担了大部分。

一些同时入驻了筷跑和桃点点的商家,索性把桃点点的店铺设置了休息状态,直接不接单了,只做筷跑一家的生意。

在骑手圈子里,这场配送费的“补贴大战”

早已成了最热的话题。

午高峰一过,桃点点平台的商家、骑手和用户,对平台全都积攒了一肚子不满。

商家这边,接了单却没人配送,找平台要说法、申请赔偿时,客服又总是推三阻四,得不到有效回应; 骑手那边更糟,订单根本送不完,系统卡顿、漏送餐品的情况频发,短短两个小时,不少人就收到了好几个投诉,辛苦跑单还得担责; 至于用户,等了一两个小时,收到的午饭早就凉透了。

就算用了补贴没花多少钱,可肚子平白无故地饿了这么久,换谁都高兴不起来。

“有一说一,桃点点的配送效率依旧拉胯,还是点零食、奶茶一类的商品吧。”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下楼吃碗面!”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