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23章 高超的运营策略呢?怎么全是王八拳赤壁之战(1/2)

第二天上午,陈延森和张寅嘉开了场短会。

在得到他的首肯后,张寅嘉便带领橙子支付市场部的工作人员,动身前往燕京参加春晚招标启动会。

回到办公室,他刚喝完一杯茶,唐青山的电话就打了过来,邀请他参加‘汽车学院’的揭牌仪式。

陈延森从来没指望‘汽车学院’能出什么成果,只当是给学弟学妹们留了一座实验室。

所以在考虑片刻后,婉拒了唐青山的邀请,转而让橙子汽车工厂的王超代为出席。

挂断电话后,他用余光扫了一眼窗外,只见天色阴沉,铅云密布,俨然一副暴雨来临前的征兆。

他坐在老板椅上,身体往后一靠,随即唤醒莫斯,让它随便放一首轻音乐。

天工科技与高通的互诉案,尽管国内和灯塔国的知识产权法院均已受理,但由于涉及技术鉴定、证据交换及庭审排期等环节,没个一年半载恐怕很难进入正式庭审阶段。

就像之前高通起诉苹果的案子,前前后后耗了近两年才安排开庭。

而这种漫长的拉锯战,恰恰是高通最擅长的打法。

他们手握上万项通信专利,早就把知识产权诉讼当成了商业竞争的常规武器,通过拖延时间消耗对手精力,既能利用诉讼期间的舆论压力影响合作方态度,还能在关键市场卡住对手的产品上市节奏。

保罗雅各布想拖垮天工科技,陈延森也打算耗着高通。

他手里的反诉证据,也能让高通栽个大跟头。

从青橙D2S采用联发科MT6589和Tegra3就能看出来,他早就做好了准备,并对外放话,打算替换掉橙子C4上的骁龙800芯片。

消息一出,联发科大中华区总裁张维力立刻闻风而动,带着助理从燕京赶往虚城。

大洋彼岸的黄任勋也特意给陈延森打了通电话,说英伟达在Tegra4的基础上,研发出一款体积更小、CPU性能更强、更适配轻薄手机的移动处理器Tegra4H,并集成了经鸿雁基带改良的i500LTE基带,可4G网络。

在补齐基带这块短板后,英伟达也拥有了冲击高端市场的实力。

在黄任勋看来,目前最理想的潜在买家只有两家:山星和橙子,因此才会主动联系陈延森。

陈延森听完后,爽快答应了黄任勋的合作请求,但前提条件是,Tegra4H的CPU和GPU性能,都不能比骁龙800差。

虽然他和高通闹翻了,但他和保罗雅各布都是同一种人,并不会因为专利上的纠纷,进而影响芯片生意。

除非橙子科技能找到替代品。

反之,对高通也一样。

保罗雅各布尝试过,但华为、小米和360都拒绝了他。

而陈延森之所以愿意试用Tegra4H,还与联发科深入接触,打的也是同样的主意。

与此同时。

筷跑、桃点点、千度外卖和美团外卖的竞争仍在持续,补贴范围已从江浙地区扩大到沪城、苏江、徽安等地。

单日补贴消耗急剧攀升,从6000万飙升至1.

4亿。

按照当前的烧钱速度,到年底这四家平台累计投入将达20亿元。

对此,裴毅早已司空见惯。

而千度近两年来在外卖、团购、网约车赛道上砸了近百亿资金,坦白说,尽管千度股价有所下跌,但李彦洪在该花钱的时候,丝毫不手软。

马立云却是头一回见识这种阵仗。

一天的营销费用竟高达4000万!

每次唐永波找他签字审批,老马都是眉头紧锁的表情,好几次想开口说放弃,最终还是硬憋了回去。

买下美团的三胞集团也在咬牙硬撑。

四家平台一起烧钱圈地,简单粗暴的运营方式让网友大跌眼镜。

毕竟马立云平时在互联网大会上总说要搞“精细化运营”

,大谈“大数据”

、“云计算”

,可真到了实操阶段,怎么全成了“王八拳”



只是一味地发红包,同时给骑手增加送单奖励。

至于运营技巧,压根没体现出半分。

对大学生来说,这场外卖大战无异于‘天上掉馅饼’,还真有免费的午餐。

江浙理工大学,7号宿舍。

“玉琳,我下周去网易报到,就不陪你继续面试了。”

挨着门口的高马尾女生,推了推眼镜,转身对着身后的室友说道。

“啊?

馨怡,你不是说国际知名服装企业才是你的首选吗?”

李玉琳放下画笔,惊讶地反问道。

“网易给的工资高啊,光底薪就有一万二,加上年终奖和绩效,年薪估计有二十万!

而且MaxMara、迪奥和CK的面试也太难了。”

王馨怡耸了耸肩,一脸无奈地说。

说实话,要是能去国际一流的服装品牌做设计师,谁愿意去什么游戏公司啊?

给游戏角色设计虚拟服饰,总让人觉得有点不务正业。

但有一点倒是不错,游戏公司赚钱快,也舍得给钱。

要是换作品牌方,起薪能给到6000到8000元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这还是沾了江浙理工大学的光。

若是换成三流院校的毕业生,大概率只有3000到4000元。

“这两年服装行业的就业形势可不太好,我还是考研吧。”

阳台左边的女生说道。

“心蕾,你呢?”

三人齐齐望向寝室里的最后一个女生。

她们都是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准毕业生,半只脚已踏入职场。

随着毕业季日渐临近,宿舍里的节奏也悄然分化,有人埋头准备考研,有人奔波于各种招聘,各自为前路忙碌着。

“我面了一家服装工厂,对方说我的设计作品还不错,给我开了一万的底薪。”

刘心蕾实话实说道。

“工厂?

连个品牌都没有,该不会是让你扒版吧?

千万别去!”

王馨怡倏地站起身,走到刘心蕾的面前说道。

扒版就是买样衣,然后自行仿制销售,说穿了就是抄袭别人的设计。

“是啊,心蕾,一般来说,工厂的设计部都没什么前途,十个工厂九个扒,能有什么锻炼的机会?”

李玉琳也跑过来劝道。

“还好吧,这家工厂是森联资本旗下的子公司,不缺订单和销售渠道。”

刘心蕾缓缓说道。

“我去!

你说的是橙子制衣厂啊?

没听说招设计师啊?”

李玉琳立马反应了过来。

原则上说,橙子制衣厂的原身仅仅是一家代工厂,毫无设计功底,全靠优衣库、Zara的订单维持运转。

但被森联资本收购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如今的它,至少已能与中等规模的服装品牌相提并论。

“我是在森联资本官网上看到的信息。”

刘心蕾不紧不慢地回答。

别人要么去国内一线服装品牌公司,要么进游戏公司、电商公司,她却没选公司,而是选了人。

她的想法很简单:赌森联资本战略部的眼光,也赌陈延森在橙子制衣厂的投入。

面试前,她就收集了全面的信息,知道橙子制衣厂改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员工涨薪。

所以她觉得,跟着陈延森混,将来未必就比那些进了MaxMara、迪奥和TommyHilfiger研发中心的人差。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