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20章 三天1000万CEO候选人老马非得挑这个节骨眼?(1/2)

第二天,星期一。

陈延森在公司只待了一天,在开完各个项目的业务和财务周会后,便带着宋允澄,继续前往永辉、沃尔玛、大润发等连锁超市总部拜访。

直到12月6日,他才返回虚城。

当天上午十点,在得知《崩坏学园2》已经上线后,陈延森掏出手机,在今日头条、斗音和微博上,都上传了一段他在办公室玩《崩坏学园2》的视频片段。

“原来千亿总裁跟我一样,上班也喜欢摸鱼!”

“这是什么游戏?

画风看起来又萌又Q!”

“之前在B站刷到过,好像叫《崩坏学园》,下载还要6块钱。”

“收钱啊?

那我不玩了,走了走了。”

“这是《崩坏学园2》,游戏是免费的,在橙子应用商店、极光未来应用商城、应用宝、小米应用商城和360应用商城都能下载,还挺好玩的。”

“不要钱啊!

早不说,那我去试试。”

评论区的网友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陈延森的全网粉丝,早就突破了一亿大关,在他的推动助澜下,《崩坏学园2》的下载量迅速暴增。

很多人都想知道,身家数千亿的全球首富,在生活中喜欢玩什么游戏。

另一边。

守在电脑前的蔡宇浩三人,双眼死死地盯着数据后台。

从0点到10点,《崩坏学园2》的下载量涨了30万,这是他们从未有过的体验。

被人拉着飞的感觉太爽了!

刘维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他也没想到,《崩坏学园2》十个小时的下载量,就超过了《崩坏学园1》半年的数据。

尤其在陈延森发完动态以后,《崩坏学园2》的下载曲线,便呈直线向上狂飙。

短短半个小时,下载量又多了十万。

“大维哥,你说咱们今天的最终下载量能到多少?”

技术总监罗成皓一脸惊讶地问道。

“我猜不到。”

刘维摇了摇头,苦笑着说。

“我终于明白了融资的真正含义。”

蔡宇浩沉默良久,幽幽说道。

融资,既要融到资金,也要融到资源。

咪哈游在得到陈延森全力的前后变化,简直有着云泥之别。

“大佬扶一把,青云直上!”

刘维摇头晃脑地说道,脸上挂着一抹极为得意的笑。

“渠道来源看了吗?”

蔡宇浩转头看向罗成皓问道。

“31来自B站,47来源于应用商城,21的新用户是从斗音跳转过来的,剩下1是自然用户,可能是上周漫展活动的转化效果。”

罗成皓挠了挠头顶稀疏的短发,缓缓开口道。

“如果是买断制,这一上午就有240万营收了。”

刘维不由地感慨道。

“付费游戏的下载量,可没这么夸张的增长速度,能不能赚到钱,就看游戏品质了。”

蔡宇浩看上去信心十足。

可事实上,他心里也没底。

但他不敢表现出来,这几乎是咪哈游的破釜沉舟之战,一旦营收达不到预期,他们就真的要考虑散伙了。

森联资本在应用分发端口和资金方面,都给了咪哈游不少,要是这次再一败涂地,他们哪还有脸面继续干下去。

“算了,明天再看数据,先把《崩坏学园2》的海外版做出来。

陈先生说了,到时候给我们打四折,在Mimo上投放,去赚老外的钱。”

刘维摆摆手,拉着蔡宇浩、罗成皓出了办公室。

这数据不看也罢!

因为越看越焦虑!

与此同时。

陈延森刚赶回朱仙庄科技园,还没来得及休息,便抬脚进了一间待客室。

侯毅听到门外的动静,连忙站起身,在看清来人后,又恭敬地问候道:“陈先生您好,我是侯毅。”

“侯先生请坐!”

陈延森拉开一把椅子,坐在了侯毅对面。

“陈先生,这是我针对橙子超市所做的三套方案。”

侯毅顺势拿起桌子上的一沓文件,双手呈给陈延森。

他今年四十九岁,比余东来还大了两年,沪城人,计算机科班出身,八十年代的软件工程师。

后来从国企离职,陆续做过服装、家电生意,并开过房地产中介和自助火锅店。

这一点,跟周弘毅很像,只不过老周一开始就找对了路子,凭借3721这款流氓软件,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侯毅从二十岁折腾到三十五岁,最后进了光明旗下的“可的便利店”

项目,在物流和供应链领域一干就是十年,积攒了丰厚的业内人脉和资源。

四年前跳槽去了亰东,担任首席物流规划师,一手主导了亚洲一号的物流中心建设。

从他略显富态的体型上就不难看出,侯毅在职场里摸爬滚打三十年,绝对没白混。

他穿着白衬衫、红领带、宝蓝色西装,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头顶上一半都是白头发,留着短寸发型。

陈延森接过方案,随手翻看起来。

尽管在十几年后,外界对侯毅的评价并不高。

原因也很简单,盒马在他的带领下,9年内尝试过12种业态模式,基本把市场上的超市模式都抄了一遍,结果却迟迟无法盈利。

自古以来,以成败论英雄。

侯毅没能成功,自然就被划入了‘垃圾堆’里。

但陈延森不这么看,盒马背后的实控人是阿里,是马立云,战略定位若出了错,可不能让侯毅一个人背锅。

而成本失控、供应链存在短板等问题,也有可能是阿里管理层屡次更改路线造成的。

当然,陈延森压根不关心这些真实情况,他只在意2013年的侯毅,在采购和成本控制方面能否达到他的用人要求。

至于对方的实力如何,他会自己判断。

“轻资产模式:社区生鲜便利店 门店模型:面积80120㎡,覆盖500米半径社区,主打生鲜、预制菜、日用品; 供应链:与本地农场直签,采用“夜间配送、晨间上架”

模式,把损耗率降至5以下;复用云速快递的仓配体系、快跑买菜的供应链,降低冷链和采销成本…”

陈延森瞥了一眼,这应该是侯毅套用可的便利店的运作模式,聚焦社区高频消费场景,规避大卖场重资产风险。

很明显,侯毅是个极为谨慎的人,他对坪效数据十分敏感,也清楚该怎么赚钱。

趁着陈延森看资料的空隙,侯毅也在打量陈延森。

在电商三巨头中,陈延森年龄最小,身家与国内影响力却最为雄厚。

若论财富、业务生态,或是对移动终端的掌控力,他都是三人中最强的。

跟着这种老板混,才有机会站在行业的金字塔尖上。

陈延森继续往下看。

“会员制精选超市,对标Costco,定位中高端群体。

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超市,全品类覆盖,走精简路线,以形象店为主…”

侯毅的思路是,优先推出轻资产、低风险且能快速验证的社区生鲜便利店;其次是会员制精选超市;最后才是重资产、高投资、回本周期漫长的大型综合超市。

这三种超市类型,既可以两者结合,也可以三者融合,一并推向市场。

但得注意比例、坪效等关键因素。

“关于超市生鲜高损耗的问题,我想听听侯先生的看法。”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