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遇阻(1/2)
回来了?
赵倜纳闷望向窗外。
就在几息之后,外面传来衣袂破空之声,接着就见诸葛青青身形如电,跃了进来。
“诸葛姑娘…”
赵倜瞅去对方,只瞧诸葛青青脸色有如寒霜,怔怔地看着他。
他心中记得乌鸦的话语,绝口不提面纱之事,苦笑道:“姑娘说好放我归家,适才为何独自离开,我不用姑娘送,只要将我带下这十三层高塔,我自己走回去便成。”
诸葛青青不语,半天后忽然伸手指道:“你,你可知晓一些什么?”
赵倜心中一跳:“诸葛姑娘哪来的没头没尾话语,知晓什么?”
诸葛青青收回手指,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却愈发衬得人如美玉,眼中灵性流动。
“你与罗敷交好,必然知道世家之事,知道一些世家家规吧?”
赵倜闻言急忙摇头:“诸葛姑娘玩笑了,我与罗敷姑娘昨日诗会方才第一次见面,有何交好之说,而且在下出身平民门户,连寒门都并非算是,怎会知道世家事情。”
“你与罗敷昨日才相识吗?”
诸葛青青面露诧异。
“正是如此,在下之前只闻罗敷姑娘之名,并不认得,是收到玉江诗会请柬过去画舫后才认识的。”
赵倜道。
“既然是初次相识,你为何…为何要给她写罗敷辞?”
诸葛青青颦了颦眉,脸上出现一丝薄怒之气。
赵倜道:“大家以诗会友,哪里这么多讲究,不过是提名作诗,吟唱抒情罢了。”
诸葛青青不忿道:“可为何要作那么好的诗?”
赵倜微微一滞,眨了眨眼:“我与诸葛姑娘也是头次见面,不也为诸葛姑娘写了青青歌吗…”
“那怎么能一样。”
诸葛青青道,随后想了想:“公子确实不知世家之事?”
赵倜摇头:“这有何可隐瞒,在下不过州学普通学子,玉州寻常百姓,怎么会知晓七望八姓,高门大户的那些规则呢。”
诸葛青青声音柔和下来:“公子,小女刚才失礼,还望公子莫怪。”
赵倜心中一松:“姑娘现在可带我下塔?”
诸葛青青道:“自然,我再送公子回家。”
赵倜闻言不由摇头:“在下自己走回去便成,就不劳姑娘大驾了。”
诸葛青青看着他,眼光流转:“公子…是觉得小女持剑横行,掳人索诗,蛮横不喜,所以才不用小女相送吗?”
赵倜心头再次跳起,道:“在下怎会这般想,诸葛姑娘国色天香,江湖侠气,令我等读书人艳羡还来不及,又怎会不喜呢,在下只是怕耽误姑娘的时间,所以才不想劳烦姑娘。”
诸葛青青道:“赵公子实在太见外了,分明是我耽误了公子的时间才对,怎能不送公子回家呢,若公子明日读书迟到,可全属小女之错了。”
说完之后,她忽然伸手一扯赵倜,赵倜只觉得身子一轻,便朝向窗边飞去。
他急忙道:“诸葛姑娘,你…”
这时脑海中传来乌鸦的声音:“不用怕,本座会暗中跟随护你周全,瞧这小丫头的样子倒不像是要伤害你。”
赵倜只觉耳边风声“呼呼”
作响,落下高塔后诸葛青青身形向前飞掠,转眼便出了寺院大墙。
“赵公子家住哪里?”
她稍稍停顿问道。
赵倜心中实在不想说,可看当下情况不说又是不行,只好道:“南城春雨街杏花巷…”
“好!”
诸葛青青应了一声,接着施展轻功一路往南城飞掠而去。
半晌之后过了玉江,再奔行片刻已是踏入春雨街中。
此刻诸葛青青放缓脚步,悄声道:“我有一事相求赵公子。”
赵倜心想,我为鱼肉,你为刀俎,还有何求不求的。
“诸葛姑娘请讲。”
这时来至杏花巷门前,诸葛青青止住脚步,美目看向赵倜:“昨晚塔中之事,还希望公子不要对任何人讲起。”
赵倜点头:“这个在下自不会说的,至于给诸葛姑娘书写青青歌,真若有人问起,搪塞不过,随意指个敞亮方便的地点也就是了。”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好说不好听,别说世家高门,就是寻常小户也难免叫人指指点点,背后议论。
诸葛青青眸子闪动,又道:“尤其是…小女面纱失落,被公子看见真面目之事,犹为不能对人讲起,此也是为公子着想,还请公子千万记在心中。”
赵倜听她说起此事,顿时严肃神色:“在下知道了,此事绝不会对任何人说起,诸葛姑娘还请放心。”
诸葛青青看着他忽然轻轻一笑,然后伸手抚了抚他袖间褶皱:“公子所说我自然相信,今晚惊吓到公子了,小女在这里与公子致歉。”
赵倜摇了摇头:“在下平日并非读死书,也看一些绣像画本,演义公案,仙踪侠影,实是心内羡慕,却不得做,只是存于脑中幻想,今夜却着实痛快了一遭,何谈惊吓之有呢。”
诸葛青青闻言略微好奇:“原来公子有这般豪气心情,倒是小女思虑过于简单了。”
赵倜一脸正色,点了点头,心里只盼对方赶快离开,道:“自是如此,所以诸葛姑娘不必多想,如今既已到了住处,却是辛苦有劳姑娘,还请诸葛姑娘早点回去歇息吧。”
诸葛青青闻言有些思索,突然道:“既然来了,总归是要认一认门的。”
赵倜不由心中暗暗叫苦,怎还要认门?
难道以后反悔,还要找上门来不成?
“这个…在下看就不必了吧。”
赵倜斟酌道:“在下家寒酸简陋,小门小户,实是无甚么可看。”
“又不进去,就是看一看门朝哪开,认得一下门户。”
诸葛青青忽然娇嗔道,颊上飞起两朵红云。
赵倜心想,你脸红什么,是不是想到以后反悔,要来杀我,有些心虚了?
“好吧…那诸葛姑娘请。”
他实在无奈,只能前面引路,朝杏花巷内走去。
没多久来至家门前,赵倜回身道:“诸葛姑娘,这便是在下的家了。”
诸葛青青瞅了瞅,看见那些杏花开得娇艳,芬芳气息醉人,不由道:“虽居闹市,但却是个安静雅致的地方。”
赵倜不语,只是一双眼盯着她,诸葛青青再看几息,道:“那小女便离去了,望公子早日金榜题名,传唱乾京,马走御街,天下得闻。”
赵倜笑道:“多谢姑娘吉言。”
诸葛青青再看一眼,然后转身飞掠而去,转瞬不见影踪。
赵倜站在家门前想了想,刚要进入,忽然天上黑乎乎一物直落于肩,唬了他一跳。
仔细看去却是乌鸦,两个大眼望小眼,乌鸦开口,声音却直接在他耳中响起:“小丫头已经走远了。”
赵倜点了点头,道:“鸦兄是要在我家中住下吗?”
乌鸦道:“说了这段时间保护你,自然不好分离,只怕你家人见我不喜。”
赵倜道:“这个…应该无妨吧,就说鸦兄是在下捡来,通知人性,并非寻常禽鸟便是。”
乌鸦嘿嘿笑了两声:“这我就不去管了,总之待我事情办完便会离开,你自己谋好以后,但我看那小丫头未必会再来杀你,你不用过多担心。”
赵倜道:“希望如此。”
说着,他从旁边墙缝中抽出一根薄薄竹片,然后插进两扇木门中间的隙内,往旁缓缓拨动。
几息后门扉打开,他走入进去重新栓好木门,就这时候赵父挑了只灯出来,见状脸色难看道:“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天都要亮了。”
赵倜道:“父亲,诗会之上出了些是非,所以才返回晚了。”
赵父纳闷道:“诗会能出什么是非?”
赵倜道:“孩儿在会上作了两首好诗,最后一首却被一位没有参加诗会的姑娘相中,然后…大闹了诗会,将孩儿掳走。”
“啊?”
赵父愣了愣:“相中你的诗,将你掳走?
这还有没有王法了?
这种事情不是占山为王的贼寇经常干的吗…不过多是掳掠女子,哪里有女子掳走男子的?”
赵倜嘴角抽了抽接着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孩儿给那位姑娘书写了诗文之后,对方便送我回来了。”
“送你回来?”
赵父伸手摸摸下巴上的硬髯,疑惑道:“那诗会乃秦家之人,玉州别驾的女儿所办,哪个女子这么大胆敢去捣乱?
居然掳人抢诗,即便抢去又如何,就不怕秦家,不怕官府抓她,宣此诗于她不作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