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409章 老乡(1/2)

湘潭县接近一万户百姓。

而让湘潭百姓们感觉到惊恐的是,辽王手底下的兵,似乎……似乎……

不是在搜查整个湘潭城!

而是在清理这座湘潭城。

“莫非是辽王殿下嫌弃我们湘潭县太脏了?”

“怎么脏了?不挺好的吗?”

“我看那些辽兵擦完的道路,似乎都在泛着光。”

“那是雨水反射出的灯光。”

“这么被雨淋不会生病吗?”

湘潭百姓心底升起了无尽的好奇。

与此同时。

一户户百姓的家门也被敲开,官吏们带着三名亲兵,带着一些粮食,说着借宿的请求。

“没……没……没问题!”

湘潭百姓固然害怕,可他们拒绝不了。

因为带辽兵进来的,是本地的官差。

况且……

这些兵也不白住,还带了粮食!

看着布袋子里的粮食,应该足够他们一家人吃半个月了。

这种好事儿,谁又会拒绝?

粮食压下去他们内心的畏惧。

但很快,他们又惊恐的发现。

这群辽兵太热情了。

“老乡,我瞧你这灶台破了一块,有没有黄泥,我给你修一修。”

“老乡,你院子里的草我给你除了?哦哦……那不是草是药啊……”

“老乡我来做饭,我在伍里就是负责做饭的。”

“不用让出你们住的房子,我们在柴房凑合就行。”

“为什么这样?王爷告诉我们就这样。”

秦风也没想到。

自己只是想让辽兵对湘潭百姓们稍微好些。

就让整个湘潭百姓恐慌得不行。

准确的说,是又慌又喜。

这可是辽王殿下的亲兵,辽王殿下的亲兵!

这群人的身份,可以说天下兵马中,地位最高的那群人了。

就他们身上束的腰带,怕是他们一家人劳作半年都置办的起。

可如今。

这群人却在帮他们干活。

应该算是帮他们干活吧。

这彻底颠覆了湘潭百姓们对天下兵马的印象。

“原来辽王的兵马这么好,怪不得辽王能够摄政。”

“这样的王爷,真的是太好了。”

也就小半日的时间,秦风的亲兵便与湘潭县城内的百姓连成一片。

甚至就连百姓们也自发动员起来,跟着亲兵们一起整理湘潭县城,整理他们屋子。

而到了次日,雨水明显小了许多。

“王爷,再有半日时间,整个湘潭城就能清理完毕了,如今可先派人去长沙城,弟兄们想将这座小城给清理完,半途而废不好。”

湘潭县城清理了一半,若这个时候走了,那么与没清理有什么区别。

既然事儿都做了,那就将事情彻彻底底给做完了。

“去吧。”

秦风也得了瞧见这亲亲的一幕。

这种互帮互助,其实没有多少成本。

但却能改变湘潭对于辽兵的印象。

这更有利于秦风在湖南之地展现出良好的形象。

而且……

这活儿似乎很熟悉。

女土司刘淑珍站在街头上,看着忙忙碌碌的辽王亲兵,以及脸上带着笑容的湘潭百姓们,有些恍惚。

她搞不懂……

辽王手底下的兵,怎么这样?

不是应该像贵州的卫所兵一样,拿着鞭子催促地方上的人干活吗?若干不好直接就抽鞭子!

又或者强行让土人们缴纳粮食那种……

可辽王的兵马……

为什么偏偏就不一样?

“我要一起去干活吗?”

一时间,刘淑珍有些恍惚了,无比疑惑。

虽说辽王也在闲着。

但她却不觉得自己比得辽王殿下尊贵。

最后刘淑珍一咬牙一跺脚,撸起袖子冲了过去。

能成为一方土司的,没有是简单的。

很快刘淑珍就与辽兵以及湘潭百姓们融为了一片。

整个湘潭县都变得越发干净整洁,许多老旧的屋舍也得到了修补。

今日湘潭老县令起的有些晚了。

主要昨天淋了雨,上了年纪身体终究差了,今天早晨有些发烧。

可即便烧着,老县令仍旧异常亢奋,忙着穿自己崭新的蓑衣。

“咋样?这身蓑衣好不好看?”

老妻听到这话,已然无比麻木。

“你这话问了我有六十多遍了!”

老妻已经预料到。

老县令抱蓑衣睡觉这种事儿,至少得持续两个月。

今日的雨明显小了,用不用蓑衣都行,可这老县令兴致冲冲的就将蓑衣给穿着上。

恐怕今后,这老县令怕是得天天盼着下雨。

穿着蓑衣出了门,老县令基本逢人就问。

“我这蓑衣好看不?”

“你也看出我换新蓑衣了?王爷送的!”

秦风并不知晓。

昨日只是送给湘潭县令一件蓑衣,却让这普普通通的老县城彻底成名,日后甚至有了蓑衣县令的名头。

甚至为此官位还往上升了三级。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