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385章 弄潮(1/2)

钱塘潮水素来有名,初一十五皆有潮水景观。

远远的。

秦风就瞧见一条白线从远方而来。

那是一线潮,逆流而上,滚滚向前不断踏浪而来。

“潮水。”

“潮水来了。”

涛似连山喷雪来。

秦风瞧见一群穿着短裤的精壮汉子们站在江面,随着一声号令,便持着红旗落入水中,向那潮水而去。

呼喝间,便有上百人没入钱塘江中,持大旗十面,破水而出,若鱼儿跃出水面,向那一线潮而去。

看的秦风大为惊异。

潮水连绵,气势汹涌磅礴,最先来的一道已经行到拐角处,打在了石壁之上,翻起惊涛骇浪。

然而那百余人,便在这凶险万分的河流中翻涌,凶险万分,却又游刃有余。

杨瑛更是指着江面道。

“王爷与王妃,郡主有所不知,这杭州人一到江潮之时,便有擅长水性的人下水弄潮为戏,也都喊着弄潮儿。”

“原本这是巫蛊之戏,再后来慢慢也就变成了娱乐活动,这里还称之为临安府时,弄潮儿最为盛行。”

“只不过这些年来,厉害的弄潮儿都跑到王爷的海军那去了,精彩程度略逊许多。”

秦风看着那群人在潮水中翻涌,也忍不住大为赞叹。

浪潮凶险至极,这群人却能游刃有余,搏浪而行。

看似浪花要将人吞没,凶险万分,而后却能破浪而出,像是玩笑。

秦风清楚。

为了这一手水上功夫,这不知道淹死过多少人。

可还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谋取这个行当。

其实说白了。

还是人命如草芥,但凡温饱之家,都不至于让自己的孩儿在这水上如此弄险。

一个不好,那浪花下便会卷走性命。

可看着钱塘江两岸景象,早已习惯了这种活动,在岸边拍着石栏杆欢呼着助威着。

秦风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这群弄潮儿,在这浪花中弄险。

又如何不是在谋生。

兴许这残酷至极的世道,远比这气势汹涌的浪潮,凶险的更多。

秦风叹息一声。

“如此水性,当于海上称雄,本王所需海上水手众多,若有愿意者,都可去。”

如今大庆的海贸已开。

一艘艘海舰如同下饺子一般下水,也就出现了庞大无比的懂得航海的人员缺口。

在大海之上飘荡,是一件很苦,甚至很凶险的事儿。

去遥远的地方,谁都不知道会遇到何等的风险。

好在的是,如今辽地的舰船以及军事实力,已经能够保证在大海上横着走了。

哪怕到了万里之外的国度,也拥有着轻易覆灭一座城池的力量。

去海面上成为水手,为大庆运来源源不断舶来品,增加大庆百姓的生活所需。

那就等于为了整个天下。

这些弄潮儿,往往为了些许赏赐,就要在这浪花里弄险,不如去大海之上,博取富贵荣华。

杨瑛听此,顿时喜笑颜开。

“若能如此,老臣代这群人叩谢王爷大恩。”

秦风看了杨瑛一眼,也笑了笑。

也逐渐明白了。

这种场面,兴许是杨瑛刻意安排给他看的。

目的,也无非就是为了这群弄潮儿,谋求一些出路。

虽说辽海军调走了许多,可这钱塘江上的弄潮儿,又有多少?每年被江水卷走的人又有多少?

哪怕官府收编了不少,用于两岸以防有人落水,能够得以及时救援。

然而。

那终究难以彻底的解决问题。

只要杭州城内,还有人寻不到生计,便会有人弄险,靠着这弄潮儿被某位看中,从而换取一身荣华富贵。

毕竟这南方多水,大户豪门若是养上一两人在身边,也能防止一些不必要的意外。

弄潮儿的存在。

最根源的问题,还是有着一条完善的利益链条。

他们能通过这种方式,展现自己的勇气以及水性,从而被某位大人物瞧上了,最后谋取饭碗。

毕竟这江南之地。

宁愿大户豪门奴仆走狗。

也不为十亩良田一农夫。

秦风也清楚这杭州府的生态,但可悲的是,杭州府的豪门生态,是相对处于良性的。

也就是说杭州府内大户很多,很多很多。

彼此之间也相对内卷,大户内注重教育,也让这些奴仆们的生活过的不差。

至少。

比坐拥良田的农夫要好上许多。

也正是如此,秦风才没有对杭州过于动手。

大户归大户,但没有欺压百姓的豪强,还属于有救的范畴内。

只不过几百年下来的些许弊端,仍旧存在。

可束缚在杭州城百姓们身上的无形绳索,不是说松了就能松了的。

若贸然松了,那些百姓反而会茫然无措,不知未来如何。

毕竟。

他们仰仗大户,早已形成习惯了。

他们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满足大户们提出的所有需求。

无论是合理,还是不合理。

他们都会用自己的性命,将一件事儿做到极致。

如果说,辽地的百姓们,如今是为了活得更好而工作。

那么他们。

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将一门生计,钻研到极致。

但凡不成,就活不下去了。

这也就是秦风收拢了大庆诸多工匠,而这些工匠有些技艺堪称神乎其技。

只要秦风有所需求。

这群工匠都能凭借着经验,纯粹手搓出来。

因为。

他们若是做不好,便换不到吃的,没有资格活下去。

秦风也正是因为整合了大庆工匠们的力量,才让广宁城在短时间内,就成为整个天下间的奇迹。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