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198章 丁忧(1/2)

四十七八,两眼花花。

人一旦到了四十七八岁,就容易产生眼花。

庆皇这都六十多岁了,才有老花,实属太正常不过。

只不过。

这眼病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庆皇批阅奏疏。

奏疏上的文字,离得近就看不清了。

离得远了才好点。

这也让朝廷官员的奏疏,写的字都加大了不少。

就是为了方便庆皇看得清字。

至于庆皇看秦风,并非是因为此时看得清秦风了,而是庆皇明白。

老花镜虽说是秦雄英送到自己手上的。

可实际上这东西,应该是自家老六准备的。

或者说,替秦雄英准备的。

庆皇不免看了看脚上的鞋。

这是秦允炆送给自己的礼物,是吕氏这个大儿媳,亲自一针一针绣的,绣得很结实,穿得很舒服。

可以说,为了秦允炆,吕氏当真用心了。

庆皇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如何能不知晓吕氏的想法?

可那秦允炆,终究同样是庆皇的孙子,而且跟老大那么像,每次拒绝到了嘴边,却死活都说不出来。

况且。

哪有孩子他娘,不向着自己家孩子的。

吕氏这个做法,反而让庆皇比较放心的,毕竟秦允炆这个孙子虽然没了爹,但至少还有当娘的疼。

也算不错了。

“老六这是怕咱真动了心思,去立允炆吗?所以让雄英给咱送东西了都。”

若是往年,根本不会出现这事儿。

如今自己的孙子都要巴结着自己,庆皇内心里固然开心,可又不是那个滋味。

若是老大还在。

这个家何至于如此啊!

老大媳妇是个有想法的女人,可是这个老大媳妇是老大后来媳妇。

虽然对自己这个公公素来挺不错。

可庆皇终究还是明白,这个家,终究得有男人来当。

“雄英有心了,来,坐皇爷爷这。”

庆皇本能想抱秦雄英,可赫然发现,秦雄英的个子竟然高到他的下巴了。

“竟然这么高了,你六叔给你吃啥了这是。”

庆皇也相当意外。

只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就觉得秦雄英突然猛窜一个脑袋似的。

“这胡子也要长出来了。”

庆皇戴着老花镜,盯着秦雄英,越发的满意。

如今就已经这么高,个子未来肯定差不了。

个子差不了,那么以后穿龙袍,就能更有威仪!

至于胡子,对于大庆上下来说,这是男人的正常象征。

毕竟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说到底,还是大庆士人保养的普遍比较好。

哪怕到了三四十岁,也跟二三十岁似的。

若说如此,往堂上一坐,下面百姓望着堂上的官员老爷看起来如此年轻,天然的就少了几分信服。

可有了胡子,就不容易显得年轻了。

也更容易被人信服。

当然。

这也只是一种有道理的说法而已。

还有更多人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这后面还有一句。

孝之始也。

这句话,是孝经中的一句话,也是整个天下的共识。

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孝顺,才是人身上最美好的品质。

若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你还指望着这种人对其他人好吗?

故此。

是否孝顺父母,是这个时代对人评判的重要标准,代表着此人可否信任。

至于说孝经是孔夫子所做,实际上孔夫子,也不过是总结了周时的思想,并且发扬光大罢了。

到了汉时,官员选拔用的便是举孝廉。

孝尚在廉之前。

至今大庆官员,若是父母亡故,要辞官回乡,丁忧三年。

至于丁忧三年后,回来是否还能官复原职,那就很难说了。

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

丁忧,更是大庆上下的治国之本。

秦风倒是觉得,就凭借着官员们那为了权利不顾一切的嘴脸。

这丁忧制度,更像是年迈官员,去打击年轻官员的重要手段。

毕竟年迈官员父母早没了,自然能牢牢的掌控着权力。

而年轻官员没了父母,只能乖乖的回家守孝,孝期结束,能否再回来当什么官,就难说了。

当然。

也有可能是因为当年淋过雨的原因,到了老了直接撕伞。

当然,丁忧三年是普遍的说法,实际上是丁忧二十七个月。

只不过大庆通行效率慢。

路上也会耽搁不少时间,一来一去差不多就是三年。

至于皇家,则以日易月。

二十七个月变成了二十七天。

当然。

也会有坚持守孝二十七个月的,若是流入民间,也同样会被人称颂。

但在孝期间,若是发生了什么事儿,也容易被人非议。

秦雄英算是过了孝期,按照二十七天算,否则马后不可能想方设法让秦雄英早点成婚。

另外则是。

秦雄英如今正长身体,自不可能吃素,那会严重影响秦雄英的成长。

而反观秦允炆。

如今脚上还穿着白鞋。

这是为父丁忧的表现,也代表着,秦允炆要为秦标守孝二十七个月。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