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033章 有点心疼(1/2)

爪哇。

对于大庆人而言。

那就代表着极远极远之地。

民间更有句俗语。

怒气直钻到爪哇国去了。

意思是,怒气如柱,腾飞千万里山河,直接飞到瓜哇国。

是极怒的意思。

据一些大儒考证。

这可能跟当年大胡世祖皇帝有关,世祖皇帝一怒,远征遥远的爪哇国,将其上上下下灭了一遍。

也就有了后面的俗语。

甚至为此流行了许多年。

只是大庆这边的流行,名为风流。

何为风流。

意思就是名声,如同风儿一般,流向了八方,让所有人都能知晓。

风流人物。

指的并非是那个风流,意思其实是名人,别人总能听到相关事迹的名人。

也不知道怎么的。

风流就变成了另外一种风流,兴许没有人会不喜欢男女之事有关。

瓜哇王慌得很。

他虽不会说大庆话,但能听得懂,甚至都不用听得懂,光是梁成明那副嘴脸,他就知晓这是在干什么!

在辽人的船上,所有人都被关押在房间内。

唯有梁成明,可以在辽人的船上走动!

还用想吗?

肯定是想借用大庆的势力,然后随便如同捏死一只虫子般,去捏死他。

大胡皇朝是多么可怕,却被大庆覆灭。

如今的大庆又将会多么的恐怖?

单大庆麾下一藩王的海兵,就如同天兵一般,轻而易举破了他无比安全的抵御体系,将他抓到了这万里之外。

要杀他。

那岂不是大庆皇帝一句话的事儿?

爪哇王,此时此刻如何能不慌乱?

简直慌死了。

“陛下,臣……冤枉啊!”

恐惧至极的瓜哇王,竟然硬生生的憋出了大庆话。

虽然口音挺重的,但依稀能辨认出一些。

这给庆皇都看乐了。

“你再说句朕听听。”

“陛下……臣……”

瓜哇王急得抓耳挠腮,想要组织语言,却说不完全。

倒是通译,将爪哇王的话跟庆皇说了一遍。

庆皇暗自点头。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汉家儿郎远在海外为客,殊为不易。”

“你作为当地头领,竟不好好招待,反而刀兵相向,连片落脚的地儿都不愿意给,这未免失了肚量。”

庆皇最后冷着脸,当众批评道。

也是为了表态。

汉家儿郎,到了异国他乡,就当为贵客!

都得给朕好好招待。

不得出了什么闪失与差池。

梁成明听此,顿时心安到了肚子里。

就差点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了。

果然还得是自家的皇帝。

以后的旧港国,只要大庆皇帝陛下允许,他回头就改名为大庆旧港县!

只不过。

还不等梁成明欣喜,庆皇那严肃的目光便看了过来。

“还有你们这些远在海外的汉民也是,应当好好的与当地人相处,莫要当了恶客,丢了汉家儿郎的颜面。”

虽然庆皇各打了‘五十大板’。

然而同样的板子,打得也是有轻有重。

这点,这群南洋诸王们未必能分辨的出来。

就连梁成道也诚惶诚恐,与瓜哇王一同叩拜在地。

庆皇见两人都怕了,这才点头。

“等回去后,你们用大庆文字,各自都拟定个折子,说明两地争端的起因,与现在的局面,以及对未来的诉求,交到朝廷手里。”

“到时朝廷自会派人,协商你两国关系,敲定合约,最后以此为界,你二人可服?”

瓜哇王与梁成明听此,又何尝敢再说什么。

“臣,愿意遵皇帝命!”

庆皇点了点头。

瓜哇国与旧港国的事儿,纷乱的没有头绪,庆皇也完全不清楚。

既如此,不如让两国国王,都写出起因以及诉求。

到时候再派遣,知晓瓜哇地的官员去协调两国之事,最后朝廷拍板,以此厘定。

那么对于这两个小邦来说,都是好事儿。

也是变相的。

提升了大庆朝堂的权威性。

所谓的万国来朝,完善的朝贡体系,看似给这群蛮夷们诸多好处。

然而实际上。

大庆朝堂之上,却拥有着完整的定价权!

就拿这爪哇来说,虽在遥远的南面,可使用的货币,却是中原产的铜钱。

有的甚至是千年前的铜钱,有的是几百年前的铜钱。

铜钱一物,当真流通了四方天下。

至于爪哇国朝贡的破象牙,金叶子,香料燕窝等物。

大庆朝廷说这些值几个钱。

那就值几个钱!

只要朝廷能给定下了价,那这其中的利润,何止十倍百倍?

总之。

都是这些番邦,用一些大庆看不上的‘破东西’,换我大庆陛下恩赐下去的好东西罢了。

大庆产的丝绸瓷器,那才是真正价比黄金的好东西。

有了这个话语权。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