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 打破认知
紫铜棒被仔细地刻上简化的螺旋纹路,竖立在铺好磁铁矿铜屑垫层的井底,呈三角排列。
这些都是杨睿用特制刻刀现场完成耳朵,动作流畅,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之后,回填砂石,覆盖石板。
整个过程,苏瑾的仪器数据依旧平稳,如同死水。
“哼,毫无反应。”
苏瑾低声对助手说,语气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蔑,“看来所谓的‘导引’,只是心理安慰罢了。”
杨睿仿佛没听见,他走到竖井旁,蹲下身,将手掌轻轻按在覆盖井口的冰凉石板上,闭目凝神片刻。
然后,他站起身,走到连接铜流井和地基坑的直线路径上,用脚步丈量着距离。
最终,在距离铜流井大约三分之一路程的位置,他停了下来,用脚点了点地面。
“在这里,”
他指向脚下,“向下挖半米,埋入这个。”
他递过去一个用油纸包好的小包。
里面是他根据铁盒分析报告,用能找到的最接近的材料按特定比例混合的“仿制厌胜粉”
。
“故弄玄虚。”
苏瑾忍不住嘲讽。
小包被埋下。
填土压实。
就在泥土完全覆盖的瞬间—— “嗡……”
一声极其轻微、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低沉嗡鸣,极其短暂地响起,随即消失。
声音轻微到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但苏瑾面前的监测屏幕,却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骤然掀起了波澜!
代表铜流井井口位置静磁场强度的曲线,猛地向上窜升了十几微特斯拉!
与此同时,连接铜流井与原能量核心路径上,特别是埋入“仿制厌胜粉”
的那个点,其磁场强度也同步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尖峰!
更关键的是,地基坑附近的磁场强度,在井口磁场飙升的同时,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但清晰可辨的下降波动!
次声波监测同样出现异动!
铜流井位置捕捉到的16-20Hz低频信号强度瞬间提高了近一倍,而陈启明房间内一直顽固存在的微弱“幽灵频率”
信号,则在同一时刻出现了显著的衰减!
这变化虽然幅度不算巨大,但方向性极其明确!
能量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沿着杨睿设定的路径,从旧核心向新铜流井方向发生了短暂的、清晰的涌动!
如同开闸放水时,水流瞬间涌向新的沟渠!
“这……这不可能!”
苏瑾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那几道同步跳动的曲线,脸上血色尽褪,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同步率……方向性……这……这不符合随机波动!”
她的助手也惊呆了,指着屏幕:“苏博士!
你看!
能量核心点在下降!
泄放点在上升!
路径点出现峰值!
这……这像……像能量在流动!”
陈伯钧虽然看不懂复杂的曲线,但从苏瑾和她助手剧变的脸色以及惊呼声中,也明白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情!
他激动地看向杨睿:“杨师傅!
这……这是成了?!”
杨睿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但眼神依旧凝重。
他走到苏瑾的电脑前,指着那几道已经开始缓慢回落、但路径和方向性痕迹依然清晰的曲线:“苏博士,数据不会骗人。
您看到了吗?
能量在响应我的引导。
虽然只是初步的、短暂的‘引流’,但这足以证明,我的思路——利用特定材料组合和空间布局,构建一条低阻力通道来引导和泄放这种复杂的复合物理场——是可行且有效的!”
苏瑾失魂落魄地跌坐回椅子,双手无意识地紧抓着桌沿,指节发白。
她引以为傲的科学世界观,再次被眼前这活生生的、被精密仪器记录下来的“风水导引”
现象狠狠撕裂!
她试图寻找解释:地磁扰动?
巧合?
仪器误差?
但所有数据的变化在时间上高度同步,在空间上呈现明确的方向性,并且与杨睿的施工节点严丝合缝!
这绝非巧合或误差能解释!
“为什么……”
她抬起头,看向杨睿,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不甘和一种前所未有的探究欲,“为什么那些粉末……那些铜棒的位置……能产生这种效果?
这背后的物理机制到底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需要共同研究的课题了,苏博士。”
杨睿的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丝真诚,“那位前辈风水师,用他的经验摸索出了方法。
我继承了他的思路,结合对‘厌胜物’的分析和现代材料,进行了复现和优化。
但其中的深层次原理——比如特定的合金比例、符纹几何形状是如何与地磁场、次声波产生相互作用的?
能量在土壤、金属、空气介质中是如何被引导和转化的?
这些,都需要借助您专业的物理学、材料学和环境工程学知识,去测量、建模、分析,才能最终揭开谜底。”
他伸出手,目光坦然地看向苏瑾:“承认未知并不可耻,苏博士。
科学不正是不断探索未知的过程吗?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绝佳的、活生生的样本。
与其对抗,不如合作?
用科学的方法,去解读和优化这门古老的技艺,让它不再是‘玄学’,而成为可量化、可复制、造福更多人的‘环境调控技术’?
这难道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吗?”
苏瑾看着杨睿伸出的手,又看看屏幕上那无法辩驳的数据轨迹,再看看陈伯钧充满希冀的眼神。
内心的骄傲与科学的求真精神激烈交战。
最终,她深吸一口气,没有去握杨睿的手,而是猛地站起来,走到监测仪器前,声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重启所有传感器!
提高采样频率!
记录所有原始数据!
小张,立刻联系院里,申请调用移动式大地电磁探测仪和三维次声波阵列!
我要知道这宅子底下能量场的精确三维分布模型!
还有,”
她终于转过头,目光复杂地看向杨睿,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妥协,“杨……师傅,我需要你那个铁盒和仿制粉末的详细成分报告,越精确越好!
另外,把你的‘导引符纹’图纸给我一份,我需要分析其几何拓扑结构与可能产生的场效应!”
她没有说“合作”
,但行动已经表明了一切。
她要用最尖端的技术,去解剖杨睿的“风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