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006章 双管齐下

仿佛为了印证杨睿的话,苏瑾助手面前的仪器突然又发出了几声轻微的“滴”

响。

屏幕上,代表静磁场和次声波能量的曲线,虽然仍远低于之前的峰值,但不再是一条平滑的基线,而是开始出现细微的、如同脉搏般的起伏波动!

尤其是次声波,在16-20Hz区间,那令人不安的“幽灵频率”

信号,又隐隐约约地浮现出来,虽然强度很低,却如同鬼魅般顽固!

苏瑾猛地抬头,看向仪器,脸色更加难看。

数据不会骗人!

异常并未根除!

“看到了吗?”

杨睿指着那微弱的波动,“这只是暂时的平静。

就像水库泄洪后,上游的水还在不断流下来。

只要这紊乱的能量源头还在,只要没有新的、有效的疏导和泄放途径,能量会重新积聚。

老夫人和二少爷的症状可能暂时缓解,但随时会复发,甚至可能因为能量的无序震荡而出现新的、更严重的状况!”

陈伯钧刚刚放下的心又猛地提了起来:“那……那怎么办?

杨师傅,您一定要救救陈家!

需要做什么,您尽管吩咐!”

“当务之急,是设计一个新的‘导引化泄’方案。”

杨睿目光扫视着被破坏得面目全非的后园和西厢,“必须重建一条能安全引导、分散、最终无害化泄放这股地下能量的‘新通道’。

这需要结合几个关键点:”

1.

定位新的‘泄煞口’:需要找到一个能容纳或转化这股能量的地方。

水是最好的选择,但原来的荷花池已被填埋。

需要勘察老宅附近是否有活水或者能安全深挖建造一个新水池的位置?

如果不行,大片的、根系深厚的树林也能吸收部分能量。

2.

设计新的‘导引路径’:利用建筑结构、特殊的导引材料,如埋设含特定金属成分的管道或地基石,甚至利用绿化带,在宅内构建一条从能量核心,大致在原老墙地基和地基坑交汇处下方,通往新泄煞口的无形通道。

3.

强化或替换‘阵眼’:这个铁盒,”

杨睿掂了掂手中的盒子,“锈蚀严重,内部结构可能已损坏。

我们需要评估它是否还能修复使用。

如果不能,就需要寻找或制作一个能产生类似约束和转化效果的替代物。

这需要了解它内部的合金配比和符纹原理。”

他看向铁盒锈死的盖子,眉头紧锁。

“哼,说得轻巧。”

苏瑾冰冷的声音插了进来。

她似乎从最初的震撼中恢复了一些,重新披上了专业和质疑的外衣。

“就算你蒙对了地下有东西,就算这东西凑巧能影响局部磁场,但重建什么‘导引路径’?

用管道?

用石头?

你怎么保证能精确引导你所谓的‘能量’?

这完全是天方夜谭!

科学上根本不存在这种定向引导复杂物理场的技术!”

她走到杨睿面前,指着那起伏的监测曲线:“现在异常场强度很低,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

最合理的方案是:第一,对这个铁盒进行全面的物理、化学和矿物学分析,研究其成分和可能的作用机制。

第二,在宅内关键区域,如病人卧室、活动区域,安装专业的主动式磁屏蔽装置和次声波吸收材料!

这才是科学、可靠、可验证的解决之道!

而不是去搞什么虚无缥缈的‘风水布局’!”

“苏博士,”

杨睿毫不退让,语气依旧沉稳,“您的方案是治标,而且是高成本、被动防御的治标!

安装屏蔽装置?

那就像在漏水的房子里到处放水盆接水!

水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出来,你只是暂时挡住了它不淋到人!

但房子地下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一旦屏蔽失效或者能量强度再次超过阈值,后果只会更严重!

而且,您能保证您的屏蔽装置能百分百覆盖所有房间,能完全消除16-20Hz这种穿透力极强的次声波吗?

老夫人听到的‘锣响’、二少爷听到的‘刮玻璃’声,根源在地下,不解决源头,光堵是堵不住的!”

他举起手中的罗盘,罗盘的指针在微弱波动的磁场中,又出现了轻微的、不规则的颤动:“风水布局的核心,是‘疏导’而非‘堵塞’。

是利用环境本身的力量去化解力量。

重建导引路径,不是天方夜谭。

特定的金属导体,如铜,对磁场有引导效应;特定的土壤结构和植被对次声波有吸收衰减作用;水流更是天然的‘能量泄放池’。

那位前辈百年前就能做到,我们结合现代材料科学和环境工程知识,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

这不仅仅是玄学,这是基于环境物理特性的高级应用生态工程学!”

“强词夺理!”

苏瑾被杨睿的“应用生态工程学”

噎了一下,但依旧坚持,“你如何量化?

如何建模?

如何保证效果?

你的‘导引路径’埋下去,万一没效果,或者引发其他问题怎么办?

我的方案至少是可测量、可验证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苏博士。”

杨睿目光炯炯,“我们可以做一个试点。

既然您坚持您的屏蔽方案,陈老板也急于保障家人安全,我提议:双管齐下!”

“哦?

怎么个双管齐下法?”

陈伯钧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

“第一,”

杨睿看向苏瑾,“在老夫人和二少爷的房间,以及宅内磁场、次声波残留较高的关键点,按照苏博士的方案,立刻安装最高标准的磁屏蔽和次声波吸收装置。

这是权宜之计,能最大限度保护人,赢得时间。”

“第二,”

他转向陈伯钧,语气坚定,“由我来设计新的导引化泄布局方案。

我需要您提供老宅最详细的建筑结构图,包括地下部分、周边地形水系图。

同时,我需要对这个铁盒进行非破坏性的检测,了解其内部结构和成分,作为设计新‘阵眼’或导引材料的参考。

方案设计好后,我会先选择一个风险最小、最容易验证效果的小型导引节点进行试点施工。

比如,在后园远离主宅的地方,挖一个小型渗水坑,埋入特定的导引材料,将其与旧能量源方向连接。

施工前后,请苏博士用她最精密的仪器,全程监测该节点附近以及整个宅院的磁场、次声波变化!”

他最后看向苏瑾,带着一丝挑战:“苏博士,敢不敢用您最信任的科学仪器,来验证我这‘天方夜谭’的方案是否有效?

如果试点节点的导引效果能被您的数据证实,那么我们就按此方案扩大施工,彻底解决隐患。

如果无效,我认输,后续全按您的屏蔽方案来,费用我承担一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